金庸的小說大多一看書名,就能猜出個大概,但《天龍八部》卻有些晦澀難懂,不過金庸還是在開篇的“釋名”中解釋了這書名是何意。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jīng)名詞,以象征一些現(xiàn)世人物?!?/p>
所以金庸寫了一個“眾生皆苦”的故事,哪怕是書中的三位主角,也都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段譽、虛竹劇照)
不過只要是讀過原著的人就會知道,這個故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jié)局,故事只發(fā)展到蕭峰自行了斷就畫上了句號,而段譽和虛竹的故事,卻并未完結(jié)。
一、沒有結(jié)局的故事
當(dāng)主角三兄弟擒下遼帝,繼而逼迫遼帝退兵之后,蕭峰自覺這威脅遼帝的舉動是以下犯上,于是便以斷箭自戕。
其實說來他是為天下蒼生而做出此舉,談何冒犯遼帝?但結(jié)合他失去了摯愛,又報不了殺母之仇,此時的他確實是沒了活下去的動力,金庸讓他的故事在此時結(jié)束,也說得過去。
但段譽和虛竹的故事卻不該結(jié)束,他們雖然也是正派之人,但他們卻沒有蕭峰那般將天下蒼生扛在肩上的責(zé)任感,那也無可厚非,他們都只是涉世未深的傻小子而已。
所以后來的段譽和虛竹會經(jīng)歷什么?
(虛竹劇照)
此時應(yīng)該結(jié)合金庸其他小說中的背景設(shè)定來分析。
多數(shù)人可能有所不知,金庸的第二次改書,也就是新修版中,金庸是把各部作品之間的世界觀打通了。
比如新修版《射雕英雄傳》中,黃蓉在那軒轅臺前就提到了蕭峰的英雄事跡。
說是:“黃蓉道:‘三位好意,極為感謝,且坐下共飲幾杯。想當(dāng)年丐幫喬峰喬幫主在聚賢莊獨戰(zhàn)群雄,又以降龍二十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眾魔頭望風(fēng)遠遁,雁門關(guān)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為盟,不敢南侵,真是何等英雄。’”
(黃蓉劇照)
所以在統(tǒng)一世界觀后,段譽和虛竹的一舉一動自然也會對后世武林造成影響。
后來的他們哪去了?
二、返老還童的虛竹
先看虛竹,當(dāng)年他與夢姑一同歸隱靈鷲宮,接著書中提到他代替蕭峰收了個丐幫少年為徒,將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傳給那少年之后,虛竹的故事就戛然而止了。
可后世武林中居然不見靈鷲宮這個組織,這是不合理的,當(dāng)年的靈鷲宮可謂強大至極,不僅有一幫強大的靈鷲宮女,還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以及星宿派舊部,這個龐大的組織怎么說沒就沒了?
只有一種解釋,虛竹遣散了這幫人。
至于理由,也不難猜測,書中無崖子是能夠憑借深厚的內(nèi)力續(xù)命,那虛竹擁有逍遙三老的內(nèi)力,他能活得比無崖子更久也不足為奇。
但夢姑卻只是個普通人,她終歸有壽終正寢的一天。
虛竹想要與夢姑永不分離,便鉆研起童姥當(dāng)年修煉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奈何虛竹能練成那神功,內(nèi)力不深的夢姑卻無法駕馭那神功,終歸是油盡燈枯而亡。
夢姑死后,虛竹也正好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做個和尚。
他娶了夢姑之后,也對虛竹說過:“色無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雖傷心,倒也沒想不開。我心里雖不開心,是因為終究做不成和尚。”
此刻他正好圓夢。
(段譽劇照)
而虛竹后來的經(jīng)歷也不難推測,《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翻開《九陽真經(jīng)》后,就引出了一位隱士高人:“見到真經(jīng)作者自述寫真經(jīng)的經(jīng)過。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教創(chuàng)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jīng)》,雖深佩真經(jīng)中所載武功精微奧妙,但一味崇揚“老子之學(xué)”,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經(jīng)》的行縫之中,以中文寫下了自己所創(chuàng)的‘九陽真經(jīng)’。”
什么高人能讓王重陽心甘情愿交出《九陰真經(jīng)》,還能再輕描淡寫間創(chuàng)出《九陽真經(jīng)》,除了虛竹,還能是誰?
如此虛竹的故事就完整了。
三、創(chuàng)立魔教的段譽
再看段譽,虛竹的故事得到了延續(xù),段譽的故事是否有跡可循?
后來登場于“雙雕”中的“南帝”段智興,也就是“南僧”一燈正是段譽的孫子。
不過段譽后來卻選擇了與義兄虛竹截然不同的一條路。
當(dāng)年他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有深厚的內(nèi)力續(xù)命,他的那幫妃子卻注定會年老色衰,乃至油盡燈枯。
他想到的就是以北冥神功來為愛妃們輸送內(nèi)力,然而他終歸是沒能完美的駕馭那神功。
后來的新修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提到吸星大法時,就說過這么一句:“我這門神功,始創(chuàng)者是北宋年間的‘逍遙派’,后來分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兩門。修習(xí)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爺初覺將別人畢生修習(xí)的功力吸了過來作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習(xí)。后來讀了逍遙派一位前輩高人的遺書,才明白了這門神功的至理。”
(任我行劇照)
他也提到了,段譽起初不愿研習(xí),后來才苦心鉆研,多半就是為了救自己的幾位妃子,奈何事與愿違,那北冥神功終被他誤練成吸星大法,反倒害了自己的幾位妃子,他受不了這打擊,終是出了家。
不過他也沒閑著,他創(chuàng)立日月神教,想用余生來懲奸除惡,是的,你沒看錯,日月神教最初可并非邪魔外道,黃鐘公等人與令狐沖提到他們加入日月神教的初衷時,也說是要行俠仗義,只因任我行、東方不敗作惡,那日月神教才成了武林群雄心中的魔教。
或許這才是段譽與虛竹的真正結(jié)局,如此一來,金庸各部作品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就更為緊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