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刷到過那個新疆大爺把富貴竹塞進魚缸的視頻嗎?
我跟著學,一周沒換水,魚沒死,水還清了,那一刻我懷疑以前白交了智商稅。
別急著買過濾桶,先搞清楚富貴竹的根。
它在水里會冒出一層白毛毛,不是發(fā)霉,是根毛在拼命吃魚的屎尿——氨氮、亞硝酸鹽,這兩樣毒得能團滅一缸魚。
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去年測過,42%的氨氮被它吸走,相當于給魚缸裝了半套生化過濾,關鍵還免費。
我試過,把三根富貴竹插進養(yǎng)孔雀魚的方缸,兩周后水質試紙從危險黃變成安全綠,魚尾巴炸得像扇子。
原來我們拼命堆濾材、買硝化細菌,其實一棵植物就能頂半邊天,這誰想得到?
大爺火得不冤。
烏魯木齊文旅局干脆把他家做成打卡點,游客排隊進門,左手拍照右手下單,同款“竹魚共生”缸電商月銷兩千套,25到40歲白領搶著要——打工人的辦公桌太需要這種“活著但不麻煩”的綠意。
廠家更雞賊,直接加自動補水和LED補光,把懶人經(jīng)濟玩到極致。
你以為這就完了?
硬核玩家把硝化細菌、黑殼蝦、小精靈魚全塞進去,富貴竹壽命從8個月拉到兩年,缸里自成江湖。
我圍觀過一個UP主直播,他缸里蝦吃魚屎,魚啃根毛,竹吸氨氮,一整年沒換水,只補蒸發(fā)掉的水,彈幕全在刷“這不就是打工人的理想公司嗎?
省水才是隱藏彩蛋。
一個中型缸一年少換1.2噸水,聽起來不多,可全國要是有一百萬個這樣的缸,省下的水夠灌滿兩個西湖。
環(huán)保這事,有時候不是靠喊口號,而是靠退休大爺隨手一插。
想抄作業(yè)?
聽句勸:別用大魚,孔雀魚、燈科魚尺寸小,屎少,竹根吃得過來;水溫22-26℃,太低根爛,太高葉黃;兩周滴一次微量元素,別手抖倒半瓶,富貴竹不是豬,吃不了那么多。
我第一回就把整瓶營養(yǎng)液懟進去,結果綠藻大爆發(fā),缸壁像刷了綠漆,魚在里面迷路。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已經(jīng)盯上大爺,準備拉他一起建微型生態(tài)實驗室,研究陸生植物水培到底能走多遠。
抖音話題播放量3.8億次,12種新玩法天天更新,有人甚至把薄荷、草莓也塞進水里,鬼知道下一步會不會出現(xiàn)水下辣椒炒肉。
我算看明白了,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這句老話得改改:養(yǎng)魚先養(yǎng)根。
一根富貴竹戳進去,過濾、造景、療愈全齊活,錢包和魚一起松口氣。
下次誰再勸你買千元濾筒,直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少花冤枉錢,魚還活得比從前滋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