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日報)
轉自:河北日報
秦皇島市撫寧區(qū)英山河村
智能管板栗 畝產翻兩番
10月2日,秦皇島市撫寧區(qū)英山河村栗農黃全書手捧豐收的板栗笑臉盈盈。 本報記者 孫也達攝
□本報記者 孫也達
“你看這地上落的栗子,多油潤?”10月2日,在秦皇島市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英山河村,栗農黃全書家的板栗樹下,落滿栗子,幾乎沒有了下腳的空地。看見記者后,他立刻分享豐收的喜悅。
黃全書家共有板栗樹200多畝,樹齡在20年左右。2015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專家們幫他換品種、剪枝、治蟲害,并在此建設科技示范基地。黃全書家的板栗畝產從不足50公斤增長到100多公斤。
2024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板栗研究中心與河北八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fā)了“板栗智能水肥控制系統(tǒng)”。黃全書主動拿出50畝板栗做實驗,當年畝產就增加到300多公斤。
據(jù)了解,新系統(tǒng)不用人工澆水、施肥,而是將井水和肥料在地邊的大罐中進行融合,然后通過多級管線連接一個個1.2毫米粗的針頭,針頭插進板栗樹主根,直接將水肥注入主根,實現(xiàn)遠程精準控制水肥靶向供給。
“這就像給板栗樹都插上輸液管,隨時注入營養(yǎng)液?!焙颖笨萍紟煼秾W院板栗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政說,每個針頭內都有傳感器,時刻監(jiān)測著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
“如何控制水量?”記者問。
“針頭中的傳感器讓水管中的水壓和樹內壓力保持相同,樹木只有缺水時才會吸水,不會導致水多爛根?!焙颖卑说罗r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鎖生說,這套系統(tǒng)輸水管線由主線、支線、毛細線三級組成,毛細線連接針頭。從主線到支線間有一個壓力調節(jié)閥,根據(jù)針頭中傳感器數(shù)據(jù)控制壓力的大小。
眼見2024年板栗增產明顯,今年張京政決定將實驗面積增加到100畝,另外100多畝作為對照組。今年初,趙鎖生帶領公司技術人員將系統(tǒng)主線延長,增加支線,擴大實驗面積到100畝。“這套系統(tǒng)的一個罐體最大能覆蓋500畝,覆蓋面積越大,畝均成本越低?!壁w鎖生說,系統(tǒng)設備能用10年到15年,以單套系統(tǒng)覆蓋300畝計算,系統(tǒng)建設費用分攤到每年每畝只有150元左右。
“對照組畝產還是以前的100多公斤,而實驗組這邊畝產達到了500公斤,畝產翻兩番?!秉S全書說,張京政通過去年的數(shù)據(jù)收集,在今年調整了水肥比例,讓板栗收成進一步提高。
“有了這系統(tǒng),我這100畝栗園每年僅澆水、施肥就能節(jié)省人工費、電費5萬多元,而且用的面積越大,畝均成本越低?!秉S全書說,今年板栗收購價每公斤約10元,一畝地就多收入400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