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參觀扶溝大程書院的時候,看到一幅扶溝歷代名人的漢白玉淺浮雕群像。里面有何巖、何出圖和何出光等先賢的形象,但是,卻沒有何岑的雕像。這位為保衛(wèi)扶溝立下大功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啊。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柘城人師尚詔率眾叛亂。他們一路攻破歸德(商丘)、鹿邑、太康,兵鋒直指扶溝境內(nèi)。當時,時年39歲的舉人何岑,并未任官職。他深謀遠慮,給縣令錢仕呈上城守四十七冊。但是,縣令不懂軍事,而且對賊軍將臨漫不經(jīng)心。等到賊軍兵臨城下,何岑拉他到城上觀察敵軍形勢時,他嚇得面如土色,想棄城逃走。
何岑對縣令曉以大義,勸他和城中百姓齊心合力抗擊賊軍。何岑像個臨危不亂的大將一樣,指揮若定。在謝廉、聶稔、劉力等一眾勇士的全力協(xié)助下,殺死叛軍兩名首領。賊人軍心大亂,連夜?jié)⑻印_@場扶溝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保護了城內(nèi)數(shù)萬百姓免遭屠戮。何岑立下了大功。
過了兩年,扶溝舉人關紳寫下《癸丑保障記》,來記述這件驚心動魄的扶溝保衛(wèi)戰(zhàn)。文中刻畫出了何岑愛境保民、足智多謀的生動鮮明的英雄形象。
這篇文章被刻入紀念碑中,讓這一英雄事跡永世流傳。這通碑高287厘米,寬87厘米,原立于縣城文廟西側(cè)保障祠內(nèi)。1962年,這通碑被棄置在老縣高中操場。再過4年,被砸爛后作為籃球架壓石。2005年,被埋在老縣高中實驗樓下。
五百多年過去了,有人早就把和幾萬百姓性命攸關的扶溝保衛(wèi)戰(zhàn)忘掉了。指揮這場戰(zhàn)斗的何岑,更是少有人知曉。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每一個扶溝人,都要永遠銘記扶溝保衛(wèi)戰(zhàn)的英雄—何岑的名字。
參考資料:《扶溝文史》二十四輯。圖片也來自本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