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卡圖書
為 您 加 油
八月十五月正圓
中秋月餅香又甜
值此中秋佳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
綠卡圖書祝大家中秋快樂
花好月圓 共度中秋
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是鐫刻在中華兒女文化基因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為農歷八月十五。此時秋意正濃,恰是三秋過半,“中秋”之名便由此而來。在這個滿是詩意的節(jié)日里,人們可以于庭院中仰望明月,看銀輝灑落,感受那一份獨屬于中秋的寧靜與皎潔;可以翻開古籍,誦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經典詩詞,在平仄韻律間品味古人對團圓的憧憬、對時光的感懷;可以和家人圍坐一桌,擺上月餅、石榴、桂花糕,在歡聲笑語里共享天倫之樂。
中秋·習俗
祭月(拜月)
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qū),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祭月作為中秋節(jié)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xù)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態(tài)。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敝星锶紵糁灼湟?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
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jié)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fā)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中秋節(jié)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月光皎皎,情意綿綿
相思無盡,千里嬋娟
愿您闔家幸福
中秋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