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秋瑾的這句詞,說的可不只是自己,更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所有為了革命事業(yè)、為了祖國做出貢獻的女英雄們。
說到著名的女英烈,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可能都是“江姐”江竹筠。不得不說,“江姐”這個稱呼到了今天,似乎已經(jīng)成了女烈士們的代名詞,江竹筠的英勇事跡,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不過,其實那個年代還有許多與她一樣的女烈士們,她們同樣為國家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貢獻。
今天,咱們就一起看看這位楊漢秀烈士的事跡。
楊漢秀犧牲的時候,她的女兒李繼業(yè)才幾個月大,跟著養(yǎng)母長大。小學畢業(yè)那年,老師讓填 “是否烈屬”,李繼業(yè)填了“否”。老師把她叫到辦公室,輕聲說:“你媽媽是烈士,你該填‘是’?!?/strong>李繼業(yè)愣了,她從來不知道媽媽是誰,養(yǎng)母只說“媽媽去了很遠的地方”。
從那天起,李繼業(yè)就開始找媽媽。她問養(yǎng)母,問鄰居,只知道媽媽叫楊漢秀,是渣滓洞的烈士,可沒人知道媽媽的遺骨在哪。她去渣滓洞紀念館查資料,去重慶黨史辦問,都沒消息,楊漢秀是從渣滓洞被保釋后犧牲的,檔案里只有“失蹤”兩個字。
直到1975年夏天,重慶歌樂山金剛坡的一位老農(nóng)剛扛著鋤頭在地里翻土,原本他只想著開墾出來種點紅薯。誰知道一鋤頭下去,就“當”的一聲撞著硬東西,震得手發(fā)麻。扒開浮土,生銹的鐵環(huán)露出來,再往下挖,竟是一副套在白骨手腕上的手銬。
老農(nóng)嚇得腿一軟,鋤頭掉在地上,連滾帶爬往村里跑:“地里挖出死人骨頭了!還戴著手銬!”
村干部趕來一看,也慌了神,這地方離當年的渣滓洞不遠,解放后一直有人找烈士遺骨,難不成是哪位沒找到的烈士?趕緊往縣里報,一層層往上遞,最后重慶黨史辦的人來了,帶著法醫(yī)蹲在地里翻查。
白骨的頸椎骨斷了,指骨蜷得緊緊的,像是死前還在掙扎。法醫(yī)捏著骨頭嘆氣:“看年紀是30多歲的女性,死因是被勒死的,這肯定是當年被國民黨害了的同志?!?/strong>誰也沒想到,這具埋在黃土里幾十年的遺骨,就是楊漢秀。
接到重慶公安機關的電話之后,李繼業(yè)就去辨認遺骨。見到那副手銬時,她突然想起養(yǎng)母說過的話:“你媽媽戴過手銬,是個勇敢的人?!彼蛟诘锉で埃檬职情_泥土,摸到冰涼的白骨,眼淚止不住地流:“媽媽,我找了你這么多年,終于找到你了,我接你回家?!?/p>
1980年11月25日,重慶“一一?二七”烈士陵園舉行了楊漢秀的遺骨安葬儀式。
1912年,楊漢秀出生,她的家庭十分顯赫,伯父更是大軍閥楊森。按說楊漢秀該是個養(yǎng)在深閨、穿綾羅綢緞的大小姐,可她打小就跟別的姑娘不一樣,從小,她就想不明白,為啥窮人就要過得那么苦?
14歲那年,家里來了個特殊的客人:從蘇聯(lián)回來的朱德。那時候,朱德被派到楊森部隊當政治部主任,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朱德常跟楊森聊國家大事,楊漢秀總躲在門后聽,聽他說“要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就得反帝反封建”,聽他講外面的世界有多不一樣。
她忍不住跑出來,拉著朱德的衣角喊“朱伯伯”,問能不能教她認字。朱德見這小姑娘眼里有光,就給她帶《新青年》,教她念“德先生”“賽先生”。
這之后,楊漢秀就更“反?!?/strong>了。她開始讀進步書籍,學著書上說的“男女平等”。楊森見了總皺眉:“一個姑娘家,別學那些歪理邪說?!笨蓷顫h秀偏不聽,她心里已經(jīng)悄悄埋下了一顆種子:她不想當楊家的大小姐,她想做能幫老百姓的人。
22歲那年,楊家給楊漢秀安排了門親事。婚期定下來,紅嫁衣都做好了,楊漢秀卻犯了倔,說什么都不嫁。家里人罵她“不孝”,楊森更是拍桌子:“楊家的婚事,由不得你!”
新婚之夜,楊漢秀趁著沒人注意,換上早就藏好的男裝,翻出后墻,騎著家里的馬往碼頭跑。在那里,她見到了等她的趙致和,那是個家境貧寒的小學教員,也是個讀過新書的進步青年。兩人一路跑到上海,成了家,還想著攢錢出國留學。
可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抗日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上海亂成一團,出國留學的事泡了湯。更糟的是,趙致和得了重病,沒錢治,沒多久就去世了,留下楊漢秀和年幼的兒女。
看著懷里嗷嗷待哺的孩子,楊漢秀沒哭,她想起朱德伯伯說過的延安,那是革命的圣地,是能真正做事的地方。
1940年,楊漢秀把孩子托付給旁人,就揣著幾塊銀元、一張朱德的舊名片,踏上了去延安的路。這一路走了好幾個月,比她想的要難得多。終于到了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之后,楊漢秀見到了朱德。
看著對方,兩人都愣了:朱德看著眼前瘦得只剩骨架、頭發(fā)上沾著草屑的姑娘,認不出這是當年跟在他身后的“楊大小姐”;楊漢秀看著穿著軍裝的朱德,眼淚一下子掉下來:“朱伯伯,我終于到延安了!”
在延安,楊漢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我不要姓楊了,”她對朱德說,“楊家是軍閥,我要做人民的兵,哪怕是無名英雄也行?!?/strong>朱德想了想,說:“那就叫‘吳銘’吧,口天吳,金字旁的銘,記住自己的初心?!?/p> 此后,延安多了個叫“吳銘”的女戰(zhàn)士。她在女子大學讀書,在魯藝學美術,跟男戰(zhàn)士一樣背行囊急行軍,腳磨出血泡也不喊累。1942年3月,她終于實現(xiàn)了愿望: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6年,楊漢秀接到了新任務:回重慶做地下工作,利用她“楊森侄女”的身份,統(tǒng)戰(zhàn)上層人士,給游擊隊送物資。臨走前,朱德跟她談話:“回去后要小心,楊森是老狐貍,你既是他的侄女,也是他的敵人?!?/p> 回到重慶,楊漢秀又成了“楊大小姐”,可沒人知道,這位“大小姐”會悄悄把家里的田產(chǎn)賣掉,把錢換成槍支、藥品,裝在轎子里,送到華鎣山游擊隊手里。 她還在渠縣蓋了個大院子,說是給家里人住,其實是地下黨的聯(lián)絡點,白天有人來“打牌”“聊天”,晚上就開會、傳遞情報。 可特務早就盯上她了,1947年5月,楊漢秀第一次被捕,關在成都的監(jiān)獄里。特務想從她嘴里套話,用鞭子抽、用辣椒水灌,她一句話不說,還跟看守喊:“我是楊森的侄女,你們敢動我?”特務沒證據(jù),楊森的姨太太又出面說情,沒幾天就把她放了。 1948年,黨內(nèi)出了叛徒,楊漢秀第2次被捕,這次被關進了渣滓洞。在女牢里,她還是“特殊”的,總有人給她送罐頭、衣服,那是楊森的人怕她受委屈??蓷顫h秀從不自己留,罐頭分給難友,衣服給穿得薄的同志。 1949年4月,楊漢秀得了重病,咳嗽得直吐血。楊森不知道是念及親情,還是怕她死在牢里惹麻煩,把她保釋出來,軟禁在醫(yī)院的高級病房里。有次楊森來看她,試探著問:“聽說共產(chǎn)黨不要老人,以后他們會不會殺我?”楊漢秀趕緊說:“朱伯伯還念著你,說你們當年一起打過英國軍艦,要是你能脫離蔣介石,跟共產(chǎn)黨合作,老百姓會記得你的好?!?br/>
可楊森聽完,臉色一沉,沒再說話,轉(zhuǎn)身就走了,他早就鐵了心跟著蔣介石。
1949年9月2日,重慶城里突然起了大火,“九二火災”燒了18個小時,近萬人死傷,房子燒得只剩架子。老百姓哭著逃,特務卻拿著槍在街頭抓人,隨便指個人就說是“共產(chǎn)黨縱火犯”,拉到街邊就槍斃。
楊漢秀躺在醫(yī)院里,聽護士說外面的情況,急得要下床。她知道這火不對勁。火災前,楊森剛向商會勒索了金條;消防車來了,卻沒水滅火,說是“要給蔣介石檢閱洗街道,把水放干了”。
她撐著病體,找到楊森的公館,推開門就喊:“大伯!這火是你們放的!是想栽贓給共產(chǎn)黨!你這是在害老百姓!”
楊森正在屋里發(fā)脾氣,被她這么一罵,氣得臉都青了。那時候,蔣介石就在重慶,楊森正愁沒法交差,楊漢秀的話正好撞在槍口上,他既要給蔣介石一個“交代”,又要除掉這個“家族叛徒”,當即就下了殺心。
9月17日深夜,雨下得很大,幾個特務闖進醫(yī)院,把楊漢秀架上小轎車。車子往歌樂山開,楊漢秀知道自己要出事,卻沒怕,對著特務喊:“你們殺了我,共產(chǎn)黨會替我報仇,老百姓會記得你們的罪!”
到了金剛坡的破碉堡前,特務拿出繩子套在她脖子上。37歲的楊漢秀拼盡全力掙扎,指甲摳進碉堡的墻里,留下幾道深深的劃痕,還咬掉了一個特務的一塊肉??伤K究抵不過幾個男人的力氣,繩子越收越緊,最后沒了呼吸。
特務把她的尸體扔進碉堡,隨便埋了點土,就開車走了,那時候,距離重慶解放,只剩58天。
直到1975年,這位楊漢秀烈士的遺骨才終于被找到,一直到了今天,她還和當年渣滓洞的難友們安葬在一起。每一位像她一樣的革命烈士,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