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出門摸了摸車把,涼得一激靈 —— 這才驚覺,寒露將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路邊的野草尖上,露水確實比白露時更重,摸上去帶著實打?qū)嵉暮狻?/p>
老輩人早早就念叨開了:“寒露吃 5 寶,秋冬無病擾”,這口口相傳的 “5 寶”,藏著中國人最實在的節(jié)氣智慧。
第一寶當(dāng)屬黑芝麻。
老祖宗早有定論 “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寒露一到,空氣里的水分像被抽走似的,嘴唇干、頭發(fā)枯是常事。
黑芝麻這東西最是貼心,《本草綱目》里說它 “服之百日,能除一切痼疾”,雖有些夸張,但它油潤的性子確實貼合秋燥。
講究的人家會自己做黑芝麻丸,把炒得噴香的黑芝麻混上紅棗核桃碎,用蜂蜜揉成小球,揣在兜里當(dāng)零食,嚼著香還潤得舒服。
順帶說句,白芝麻適合榨油調(diào)味,黑芝麻更合時令,這點老輩人從不錯亂。
第二寶是正當(dāng)時的母蟹。
“寒露發(fā)腳,霜降捉著,西風(fēng)響,蟹腳癢”,這時候的母蟹最是豐腴,蟹膏凝得厚實,咬開一口滿是鮮甜。
江浙一帶的老饕都知道,寒露吃蟹得挑 “團臍”,就是肚子圓圓的母蟹。
清蒸最能顯其本味,出鍋后蘸點姜醋,既解了涼性又提鮮。
不過螃蟹嬌貴,一定要吃活的,蟹鰓、蟹腸這些部位得清理干凈,脾胃弱的人淺嘗輒止,圖個時令滋味就好。
第三寶要數(shù)烏雞。
南方人家寒露必?zé)跻诲?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4%B9%8C%E9%B8%A1%E6%B1%A4">烏雞湯。
此時的烏雞正是長肉的時候,肉質(zhì)緊實不柴,燉出來的湯金黃透亮。懂行的會加幾朵羊肚菌,鮮味直接翻個倍,不用太多調(diào)料,撒點鹽就鮮掉眉毛。
老輩人說 “寒露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其實是因為烏雞性子溫潤,剛好應(yīng)對初寒,喝完整個人都暖烘烘的,比穿件厚外套還舒坦。
第四寶是剛上市的枸杞。
寒露前后的枸杞顆顆飽滿,像紅寶石似的。古人講究用枸杞泡水喝,現(xiàn)在更方便,抓一把扔保溫杯里,加兩顆冰糖,燜十分鐘就是杯甜潤的好茶。
不過枸杞嬌貴,泡過的茶得當(dāng)天喝完,隔夜就失了風(fēng)味。
北方人還愛把枸杞撒進粥里,和小米、山藥一起熬,入口綿糯,秋燥的火氣都能壓下去幾分。
第五寶是不起眼的黑豆。
“秋冬養(yǎng)陰”,黑豆正是養(yǎng)陰的好手。早上用黑豆打杯五黑豆?jié){,加把黑芝麻、幾顆桑葚,口感醇厚還頂飽。
李時珍說黑豆 “可長肌膚,益顏色”,其實它最實在的好處是應(yīng)季,
秋天吃了渾身利落。南方人也愛用黑豆燉排骨,豆子燉得粉面,湯汁帶著豆香,配著米飯能吃兩大碗。
這 “5 寶” 說到底,都是跟著節(jié)氣走的吃食。
黑芝麻潤秋燥,母蟹嘗秋鮮,烏雞暖初寒,枸杞滋津液,黑豆養(yǎng)根基,
老輩人的講究從來不是空穴來風(fēng)。
寒露是深秋的信差,提醒我們該添衣,更該好好吃飯。
明天寒露,不妨去菜市場轉(zhuǎn)轉(zhuǎn),挑幾樣 “寶” 回家。
畢竟順應(yīng)時節(jié)的吃食,才是最養(yǎng)人的滋味。
你家寒露必吃哪樣?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