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楊先生去惠州旅游,在一個小檔口點了一盤炒蟶子、一只螃蟹,吃完結賬時直接傻眼,兩個菜要661元!
更氣人的是,問價格的時候老板藏著掖著,等菜上桌吃完了才報數(shù),這不純純把人當“冤大頭”宰嗎?
這件事被曝光后,引起更多網友吐槽自己遇到的惠州宰客現(xiàn)象。
這些餐廳的底氣到底從哪兒來?今天就扒扒這出宰客鬧劇的貓膩。
問價時閉嘴,結賬時“亮劍”
惠州這事兒,從頭到尾都是精心設計的套路,游客一步步掉進老板挖的坑。
國慶前,楊先生特意選了惠州大亞灣霞涌的海鮮餐廳,因為網上的評價全都是新鮮又好吃,還有不少實惠的團購套餐。
所以當天一進門,楊先生就問能不能團套餐,可是老板卻說:“團購時間過了,單點吧,都是新鮮海貨,不貴的”。
楊先生雖然不太高興,但是秉持著中國人一味的“來都來了”,就坐下點菜了。
其實這店里挺奇怪的,沒有菜單,那自然也看不到價格,想吃什么都是老板手寫。
楊先生指著水箱里的螃蟹和蟶子問價,但老板卻不正面回答,而是說:“看你要多大的,稱完才知道”。
這時候楊先生還沒意識到,“稱完才知道”就是宰客的第一步。
而且,稱完了老板也不會通知你,等你看到的時候,都做熟上桌了。
所以,即使老板在后廚給你換了貨,你都不知道。
而且海鮮這東西活的和熟的重量也不一樣,你根本不能確定你吃的究竟是不是你選的那只。
話歸正題,沒過多久,蟶子和螃蟹就做好上桌了,這會兒楊先生再次詢問了價格。
可是老板卻還是含含糊糊的說,你先吃,吃完再算,保證公道。
這說的楊先生也不好意思再說什么了,而且這蟶子和螃蟹也不是多貴重的食材,就放心的大快朵頤起來。
楊先生吃得還挺開心,可結賬時賬單一遞過來,661元的數(shù)字差點把他嚇跳起來:“就兩個菜怎么這么貴?”
老板這才慢悠悠報出單價:“膏蟹188元一斤,你這只2.4斤,蟶子68元一斤,這一盤是3斤,再加6元茶位費,一分沒多收”。
楊先生當場就急眼了:“問價格的時候你咋不說?要知道這么貴我不可能動筷子!”
可老板嘴硬得很:“我以為你知道海鮮價,再說螃蟹進貨價都160元一斤,我還虧了呢”。
說完,老板就沒再理楊先生,這邊一吵吵,吸引了旁邊桌的注意。
對方詢問楊先生這兩道菜多少錢,楊先生只得苦笑著報了價,可沒想到這隔壁桌被宰的更狠!
三道菜,一千多!
楊先生也不想繼續(xù)和店家糾纏,就直接買單走人了,但是出門就發(fā)視頻說了自己的境遇,幫大家避雷。
而這個視頻也驚動了大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方直接派人查證,這時候更氣人的來了。
店鋪老板一口咬死自己早就說了海鮮的單價和重量,還說自己家都是明碼標價,而且自己賣的還比標價低呢,自己都虧錢。
不知道商家是怎么有臉說出這話的,還虧錢做買賣,你要是實在虧,你可以關門不干。
而且,如果你真是明碼標價,你這店估計早就黃了。
隨著視頻的傳播,關于該店的黑料也越來越多。
有個網友評論說,自己就去過這家店,當時問能不能用團購,結果老板說團購的吃的都是凍海鮮。
可是商家的評論區(qū)可不是這么說的,網友覺得店家不誠實就走了,當時店家的挽留話術也是“你可以單點,單點的新鮮”。
還好這個網友當時沒有留下,不然他也得被宰。
還有網友說,楊先生的這盤蟶子成本也就十塊,可店家卻敢買二百多,當?shù)乇仨殗啦椋?/p>
還有個廣東網友說惠州飯店就是廣東人他也坑,自己就被坑過。
隨著大家討論的越來越激烈,10月7日,事情也迎來了新的進展。
于10月6日晚,商家經調解,自愿給楊先生退了400塊錢,也算是給這件事情畫了個句話。
并且,大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也發(fā)文稱,鼓勵大家在遇到違法經營時撥打12345或者12315進行投訴。
而關于宰客,惠州可不是獨一份,所以大家務必要記好這兩個電話,關鍵時候方便維權!
全國都在宰
比如張家界的“土家園”飯店更囂張。
游客陳女士打車時,司機一個勁推薦這家店,說“本地人都去吃,便宜實惠”。
服務員上來就推薦娃娃魚和打鼓皮,說“兩個菜夠吃了”,等她起疑出去問價,才知道魚要258元一斤,最后結賬兩個菜844元。
后來官方通報才發(fā)現(xiàn),這飯店天天給出租車司機回扣,專門坑外地游客。
那有人就要問了,為啥沒人管呢,其實不是沒人管,而是商家特別會鉆空子。
首先就是套路隱蔽,像惠州老板那樣“問價不說,吃完再報”,或者像張家界那樣 “司機拉客拿回扣”,游客沒證據,維權難。
第二個是處罰太輕,很多地方都是“協(xié)調處理”就完事,像惠州這事兒退幾百塊錢就完事,老板轉頭還能接著宰。
第三個是有僥幸心理,覺得游客就來一次,宰完也不會再來,反正“一錘子買賣”。
可他們忘了,現(xiàn)在游客早就不是傻子了。
惠州這餐廳的差評一夜之間多了上百條,有人直接放話“這輩子不去霞涌吃海鮮”。
張家界“土家園”被通報后,直接停業(yè)關門,老板賠了夫人又折兵。
結語
現(xiàn)在的商戶以為游客都是傻子,錢好賺,以為“藏價格、玩套路”就能宰客。
卻忘了現(xiàn)在的游客越來越敢于維權,你敢宰我,我就敢曝光你,讓你生意做不下去。
希望那些想著宰客的老板都能明白,生意是做長久的,不是宰一次就能吃一輩子的。
你國慶遇到過“餐飲刺客”嗎?是怎么維權的?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
信息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發(fā)布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來源于網絡,我們尊重所有原創(chuàng)作者的權益,如有侵權、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即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