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江西“西大門”萍鄉(xiāng)已秋意初顯。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人民法院五陂人民法庭7月份成功執(zhí)結的涉及40余戶群眾房產交付權益的金融糾紛,寒露節(jié)氣前夕,迎來關鍵進展,墊資施工方正式進場復工,40余戶購房者期盼已久的新房終于指日可待。歷時三年,五陂法庭審判執(zhí)行團隊也總算松了一口氣。
2022年年初,開發(fā)商悅庭(化名)房地產有限公司以在建工程抵押向銀行貸款2600萬元,后因資金鏈斷裂陷入絕境。銀行為挽回損失,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zhí)行。
作為江西省首家金融審判法庭,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人民法院五陂人民法庭的承辦法官經過審查后發(fā)現,該案中存在著多重的矛盾交織,樓盤主體完工卻因附屬工程滯后無法交付,施工方被拖欠工程款;開發(fā)商因其他投資欠款導致樓盤被多輪查封,約5億元的債務總額遠超在建工程3億元的評估價值。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項目里有40多位購房人的預購的商品房。銀行面對多方壓力,急切要求啟動拍賣程序,甚至已聯系好出價遠低于市場價的意向買家。
五陂法庭承辦法官認為,如果簡單、機械地對在建工程進行打折拍賣,不僅難以實現債權平衡,還可能因為開發(fā)商消極配合導致樓盤爛尾,讓購房人交房期待落空,施工方大額墊資回本無望。
為盤活資產,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五陂法庭承辦法官選擇主動破局,積極與破產團隊溝通協調,將案件從執(zhí)行程序轉入破產程序,探索“執(zhí)轉破+繼續(xù)履行”組合方案。
最終,案件終于迎來轉機,施工方在破產程序中繼續(xù)墊資完善工程,政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解決權屬登記問題,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各方利益,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出品:張守增 周翔
監(jiān)制:何江 劉嵐
策劃:曉雪 宋曉俐
文案|制作:宋曉俐 胥立鑫
參與制作:曾紅桃 湯敏 尹天蘭
海報設計:梁楠
中國法院網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人民法院
聯合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