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四川宜賓李莊古鎮(zhèn)月映荷池邊。
一場生死救援本該是假期里的溫暖注腳,白衣小伙縱身躍入池中,將溺水的漢服姑娘托上岸,自己卻沒留下姓名。
可誰也沒想到,視頻傳到網(wǎng)上后,掌聲沒來,先到的是“手放哪了”的惡意揣測。
更讓人揪心的是,這并非孤例,那些救人反被坑的往事,正悄悄改變著身邊人的選擇。
10月5日下午2點多,李莊古鎮(zhèn)月亮田景區(qū)的映月巷橋下,雨剛停不久,臨水的路面還沾著濕滑的青苔。
一位穿漢服的姑娘跟著旅拍店攝影師取景,為了找個能拍出“荷池映月”的角度,她一邊盯著相機屏幕,一邊往后退。
沒等攝影師喊停,腳下突然一滑,姑娘整個人失去平衡,“撲通”掉進了月映荷池。
她不會游泳,一落水就慌了神,雙手在水里亂揮,身體像秤砣似的往下沉,頭好幾次被池水沒過,嗆得說不出話。
岸邊的同伴急得尖叫,有人把雨傘伸過去想拉一把,可距離太遠,傘柄根本夠不著。
這時候,一個穿白衣的小伙擠了過來,沒多猶豫,把手機和錢包塞給身邊人后,脫了鞋就跳進池里。
池水比看著深,到小伙腰腹位置,1米5左右的深度對不會游泳的人來說,已是生死線。
小伙游到姑娘身邊,從后方托住她的腋下,把人往水面上舉,這是水上救援的標(biāo)準(zhǔn)動作,既能避免被溺水者拖拽,又能保證對方呼吸。
岸邊的景區(qū)工作人員也趕來了,手里拿著救生桿,還有人扔了個救生圈過來。
小伙先把救生圈套在姑娘身上,再推著她往岸邊挪,最后和岸上的人一起把姑娘拉了上來。
姑娘除了衣服濕透、受了驚嚇,沒別的傷,攝影師趕緊把她帶回店里換衣服。
白衣小伙看她沒事,默默穿上鞋就走了,沒人知道他叫什么。
可當(dāng)這段視頻被傳到網(wǎng)上,評論區(qū)里卻冒出了刺耳的聲音,那男的手是不是放太近了?、借著救人占便宜吧?
這份苛責(zé),比秋日的池水更涼。
其實,在那些陰陽怪氣的評論之外,李莊荷池邊的救援現(xiàn)場,藏著更多普通人的善意,只是這些細節(jié)沒被鏡頭刻意捕捉。
姑娘剛落水時,一個穿黑色短袖的大哥最先沖過來,脫了外套就想往下跳,卻被身邊的同伴拉住了。
后來才有知情人說,大哥根本不會游泳,同伴攔著他,是怕他下去不僅救不了人,自己還得陷進去。
這不是冷漠,是理性的善意,總比盲目下水添亂強。
大哥沒下去,卻沒走遠。
他在岸邊找了把最長的雨傘,舉著往池子里遞,直到看見景區(qū)工作人員遞來救生桿,確認(rèn)姑娘有救了,才放下雨傘。
還有個穿黑衣的大叔,注意到岸邊有個穿裙子的小姐姐蹲在地上拉人,姿勢不穩(wěn),特意走過去扶了她一把,怕她摔進池里。
更讓人暖心的是周圍的游客。
有人掏出手機不是為了拍“熱鬧”,而是打120,確認(rèn)姑娘沒事后才掛掉,還有些人想上前幫忙,又怕擠亂了救援節(jié)奏,干脆站在后面,默默給救援的人讓位置。
這些沒被鏡頭記錄的細節(jié),才是現(xiàn)場的主流,可網(wǎng)絡(luò)上,人們更愿意討論“手放哪了”,卻忘了這些默默的援手,才是世間最該有的樣子。
如果只盯著那幾句惡意評論,很容易忘了,大多數(shù)人面對危難時,還是愿意伸把手的。
可偏偏是那少數(shù)的“挑刺者”,讓這份善意顯得格外脆弱。
李莊小伙遭遇的質(zhì)疑,不是第一次發(fā)生。
過往那些“救人反被坑”的事,像一根刺扎在很多人心里,讓原本想伸手的人,悄悄收回了手。
2024年5月廣東惠州,釣魚的王哥正盯著魚竿。
水里的魚力氣很大,看動靜至少有幾十斤,這對經(jīng)?!翱哲姟钡乃麃碚f,是天大的驚喜。
可沒等他把魚拉上來,就聽見不遠處有人喊救命,兩個女生在岸邊拍照時,被突然漲起的海浪卷進了海里,同行的一男一女去救,也被浪沖走了。
王哥沒多想,把魚竿一扔就跳進海里。
海浪又急又大,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四個人推到岸邊。
事后,王哥還發(fā)了條視頻慶祝,說魚沒釣到,救了四條命,值了??蓻]過幾天,他就笑不出來了、
被救的三個女生不僅不承認(rèn)他救了人,還在網(wǎng)上說他“想蹭熱度”。
就連一開始感謝他的男生,也突然反口,稱是海浪把他們“沖”上岸的,跟他沒關(guān)系,甚至要告王哥夸大其詞。
最后,查清了真相,后者的所作所為是真事。
可王哥說,從那以后,再看見有人落水,他第一反應(yīng)不是跳下去,而是先想想會不會被賴上。
更讓人揪心的是8月的東莞。
一位女司機開車時,因為雨天路滑,車子沖破護欄掉進了河里,她反應(yīng)快,第一時間打開了車門,扶著車身等救援。
可在她苦苦支撐的15分鐘里,岸邊路過的人不少,有人拍照,有人議論,卻沒人敢下去,最后車子帶著女司機一起沉入了河底。
誠然這里面有水急的因素。
可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大家不是被各種“農(nóng)夫與蛇”的案例給弄怕了,又怎會沒有一個人上前救援呢?
當(dāng)救人要先算風(fēng)險賬,當(dāng)善意可能換來倒打一耙,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少管閑事”。
可這樣的冷漠,不是天生的,是被一次次寒心的事逼出來的。
你怎樣對待救人者,就會有多少人愿意成為下一個救人者。
給救人者一份感謝,就是給更多人一份“敢救”的勇氣。給救人者一份惡意,就是給更多人一份“不救”的理由。
當(dāng)普通人不隨意苛責(zé),當(dāng)平臺不縱容謠言,當(dāng)部門能保駕護航,救人者才不會在伸手前猶豫,危難中的人也不會在等待中絕望。
李莊古鎮(zhèn)的白衣小伙,或許永遠不會知道網(wǎng)上那些惡意的評論,他只是做了自己覺得該做的事。
可那些評論,會被更多人看到。
可能是下次遇到落水者時,猶豫要不要跳下去的人,可能是看到別人遇險時,糾結(jié)要不要幫忙的人。
這世上沒有天生的冷漠,只有被寒透了的善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