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我國便對54個國家實施了144小時免簽入境政策,而今年6月又新增了沙特、阿曼等4個海灣國家。
光是今年第一季度,來華的免簽老外就達到65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不止。
可萬萬沒想到,老外們在回國后竟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戒斷反應(yīng)”——茶不思飯不想,紛紛吐槽簡直比失戀還難受....
要知道,去年我國推出免簽政策之后,網(wǎng)上并不是一邊倒的支持聲,甚至還有不少網(wǎng)友認為,這個政策會害了中國。
那么,這些老外到底在中國經(jīng)歷了什么?
老外的中國體驗太顛覆
只要老外一來中國,幾乎都會被“圈粉”,這種顛覆感藏在吃喝拉撒的每一處。
先說吃的,絕對是“第一殺器”。
西安的肉夾饃讓老外走三步啃一個,直呼“碳水天堂名不虛傳”;四川火鍋更神,法國游客從“怕辣到哭”變成“無辣不歡”,還說“川菜是全宇宙最好吃的菜”。
廣州早茶店里,老外熟練用筷子夾蝦餃,揚州蟹黃湯包燙得咧嘴還舍不得松口,哈爾濱冬天的酸菜粉條更是暖到他們心坎里。
韓國游客最夸張,在上海自助餐廳狂炫水果,畢竟本國水果太貴,網(wǎng)友都笑“游客覺得賺,老板也覺得賺”。
不僅如此,中餐的魅力遠不止于單一城市的特色小吃,更在于其體系化的味覺藝術(shù)與創(chuàng)造力。
中國的八大菜系可不是蓋的,川菜的麻辣鮮香、粵菜的清鮮爽口、蘇菜的清甜雅致,足足涵蓋8種基礎(chǔ)味覺,這和西餐常見的“硬面包+生魚片+少量蔬菜”的簡單搭配形成鮮明對比。
更讓老外驚嘆的是食材的“百變魔法”——就拿普通的土豆來說,能變成東北的燉土豆、四川的酸辣土豆絲、貴州的臘肉炒土豆,光是有據(jù)可查的做法就不下10種。
而“火候與鍋氣”更是中餐的靈魂,就像宮保雞丁,必須經(jīng)過猛火快炒,才能炒出外皮微焦、內(nèi)里嫩滑的口感,辣味、甜味、醬香層層遞進,每一口都有新滋味。
更絕的是“大桌共餐”的氛圍,老外說從這才懂“和氣生財”的意思。
味蕾被征服的同時,老外來華后感受最深的,還有那種滲透在日常里的“零壓力安全感”。
有外國博主做實驗,把筆記本電腦放商場休息區(qū)2小時,回來居然原封不動,他直呼“在本國早沒了”。
晚上出門壓馬路,能看到孩子在街頭玩耍,這場景在歐美怕槍擊、在中東怕扒竊,根本見不到。
到處都有攝像頭,大家又愛用手機支付,盜竊暴力犯罪很少,難怪中東游客說“在中國睡覺都踏實”。
如果說安全是“基本盤”,那中國的基建和生活便利度,就堪稱讓老外“大開眼界”的“加分項”,不少人直言“像活在未來世界”。
CR450高鐵試驗時速450公里,外國網(wǎng)友驚嘆“1小時能跑完整個韓國”,關(guān)鍵還特穩(wěn),硬幣都能立住,上海到蘇州半小時才4美元,比英國同距離60美元的慢火車劃算太多。
掃碼支付更不用說,買水、打車、吃飯都不用帶現(xiàn)金,外賣30分鐘送到家,共享單車解決最后一公里,老外都覺得“像活在未來”。
購物退稅也成了“加分項”。
意大利游客在上海國金中心買奢侈品,聽說機場掃碼就能退稅,當場折回去補買兩個錢包,吐槽“在意大利要填5張表,排隊2小時,錢還可能卡銀行,中國這是神仙服務(wù)”。
10%左右的退稅比例直接退到支付寶,誰能不愛?。?/p>
可能有人會問,怎么突然這么多老外來華?
免簽政策
其實早幾年先對54個國家開放144小時過境免簽,結(jié)果老外紛紛喊“時間不夠逛吃”,后來干脆延長到240小時,也就是10天,還擴大了能去的區(qū)域。
今年更是大招不斷:6月份新增了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四個海灣國家,30天內(nèi)旅游、出差、探親都能免簽,試用期一年。
9月15號又對俄羅斯實行免簽,這下徹底把入境熱情點燃了。
截至9月中旬,我國已經(jīng)對47個國家單方面免簽,和29個國家互免簽證,過境免簽也覆蓋到55國,停留時長統(tǒng)一給足10天。
說起來2024年剛推政策時,還有網(wǎng)友擔心“會不會有風險”,結(jié)果數(shù)據(jù)一出來全放心了。2025年第一季度,單方面免簽入境就有198.8萬人次,同比漲了260%,過境免簽更是直接翻了三倍。
前八個月免簽入境的老外都1589萬人次了,占了入境總?cè)藬?shù)的62.1%,這熱度簡直擋不??!
但這場熱度一過,第一批已經(jīng)回國的老外反而有些不自在,甚至還有點戒斷反應(yīng),集體“患了思華病”。
嚴重的戒斷反應(yīng)
美食戒斷絕對是重災(zāi)區(qū)。
美國游客回國后對著漢堡薯條發(fā)呆,說“找不到生命意義,滿腦子都是火鍋”;德國工程師來華一個月胖18斤,回去后天天和同事?lián)寔砣A出差的名額。
有個留英學生凌晨下飛機,直奔街頭雞蛋餅攤,做一個吃一個,老板看他狼吞虎咽,直接免了第四個餅的錢。
小朋友更可愛,英國娃回國后拒絕吃本地面條,哭著要“中國面面”;俄羅斯小男孩臨走前啃著肉包流淚,說“這是最后一口中國味道了”。
所以老外行李箱里全是老干媽、火鍋底料,連拌黃瓜的調(diào)料都塞,就怕回國吃不到。
安全戒斷也挺折磨人。中東游客回國后,聽到街頭防扒警告、夜間警報聲就失眠,說“像神經(jīng)衰弱”。
有老外坦言“在中國能讓孩子獨自買冰棍,回國后每走一步都要防盜竊,心臟快受不了”,這反差誰頂?shù)米“ ?/p>
便利度的落差更讓人抓狂。習慣了中國高鐵,回國坐慢火車覺得“浪費生命”。
用慣了掃碼支付,拿到現(xiàn)金都不知道怎么找零;享受過流暢網(wǎng)絡(luò),再用本國卡頓的網(wǎng),直呼“像回到10年前”。
結(jié)語
那些帶著火鍋底料回國的行李箱,那些深夜街頭的安全感,那些“5秒通關(guān)”的便利,都是最生動的“中國名片”。
未來當免簽覆蓋更多國家,當“國際舒適區(qū)”的目標實現(xiàn),或許會有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免責聲明:本文發(fā)布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我們尊重所有原創(chuàng)作者的權(quán)益,如有侵權(quán)、信息有誤或其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即修改或刪除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