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哥倫比亞波哥大的安共體外長理事會會議室里,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四國代表一致舉手,通過了中國成為觀察員國的決議。這件事的背后,特朗普政府對拉美的關稅政策反倒幫了中國的大忙。
安共體跟美國打交道幾十年,一直是“原料供應加低關稅”的模式,哪怕特朗普今年3月突然宣布加征銅、鋰等產(chǎn)品關稅,四國最初還抱著“配合美國友岸外包,總能換點好處”的想法。
可接下來的幾個月,現(xiàn)實接連給了他們打擊:7月美國對拉美有效關稅飆到新高,民生援助直接砍了三成多,秘魯一家銅礦企業(yè)訂單掉了近三成,工人被迫裁員,到了10月初,美國聯(lián)邦政府突然停擺,原本承諾的礦區(qū)基建資金直接“打水漂”——拉美國家這才看清,美國要的是“聽話的原料庫”,不是能一起發(fā)展的伙伴,依賴美國的路已經(jīng)走不通了。
這時候中國能成為“靠譜選項”,從來不是“運氣好”。
早在1999年,中國就和安共體建立了磋商機制,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長期對接;2019年后,合作從“你賣資源我買”的點對點買賣,升級成了“區(qū)域協(xié)同”——比如幫秘魯修通礦區(qū)到港口的公路,解決鋰礦運輸難題;給厄瓜多爾提供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技術,讓當?shù)乜Х榷鼓苜u更高價。
駐哥倫比亞使館臨時代辦張立平提到的“五大務實工程”,每一項都不是空口號,而是已經(jīng)落地的項目,這種“說一件干一件”的作風,比美國的“關稅威脅加空頭承諾”實在太多。
成為觀察員國后,合作的價值比表面看到的更實在。根據(jù)會后發(fā)布的合作備忘錄,雙方不只是要便利商貿(mào),還要聯(lián)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畢竟拉美礦產(chǎn)走私問題嚴重,中國的經(jīng)驗能幫他們守住資源收益;還要推動人員流動便利化,讓拉美農(nóng)民能來中國學種植技術,中國企業(yè)能更順暢地去當?shù)赝顿Y。
委內(nèi)瑞拉《奧里諾科郵報》評論得很準:中國給的是“不附加條件的合作方案”,拉美不用被迫選邊站,既能保住對美出口,又能打開中國市場,還能完善自己的產(chǎn)業(yè)鏈,這是“雙贏”,不是“依附”。
美國后來喊著“中國要重塑拉美秩序”,其實是沒看懂趨勢。安共體四國在表決后都提到,選擇中國,是因為中國能解決他們的“真問題”:要一體化,中國就推區(qū)域協(xié)同;缺基建,中國就給技術和投資;怕被卡脖子,中國就承諾“平等合作”。反觀美國,一邊加稅,一邊停擺,連自己的事都顧不好,怎么可能幫拉美發(fā)展?
從1999年建立磋商機制,到2025年全票入群,中國走了26年。但真正打動拉美的,不是時間長,而是每次合作都踩在他們的需求上。這不是誰“做嫁衣”的故事,而是當一方只想索取、一方愿意共建時,合作的天平自然會向務實的一方傾斜——未來只會有更多這樣的選擇,因為每個國家都清楚,能帶來實實在在發(fā)展的合作,才是真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