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雖然每次結束一場市集活動我都會說:“好累??!今年不參加了。”但是下一次市集機會來臨,我又會興奮地期待與讀者朋友們面對面分享一本好書的時刻。
我去年一共參加了六場市集,四場在室內(nèi),兩場是室外的免費市集。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1月在桂林參加的“加油!書店”生活美學市集,市集第二天我還發(fā)朋友圈說:“桂林的文化氛圍太好咯!是值得熱血點播一首數(shù)碼寶貝的程度?!睆幕顒訄鏊接鲆姷淖x者,跟以往都太不一樣了。
桂林的這場市集被安排在漓江沿岸的濱江路,可以欣賞波光粼粼的漓江,也可以步行前往有名的象鼻山。市集的人流量非常大,并且晚上人更多,因為附近居民會在晚飯后沿著漓江散步,順便逛逛市集,買買書。
或許是桂林的宜居,大家對自然的感受更真切?又或是在風景中更能共鳴關于自然的文字?當給讀者介紹《三行集》時,我說:“這本詩集的緣起是張新穎老師的朋友送給他一本小冊子,但是本子很小,一頁只能寫三四行,于是張老師開始寫這樣的三行詩。我讀這些詩的時候好像跟他一起經(jīng)歷了四季的變換,也進入涼爽的夏日晚間,看向自然,聽到自然的聲音。”拿起這本書的讀者在翻了幾頁之后,幾乎都會馬上理解這本書的好。也是考慮到了“自然”這一點,我們帶了更多“藝文志·詩”“藝文志·生活”“藝文志·小說”“藝文志·心聲”系列的圖書。
很多讀者會好奇圖書背后的故事,我也很喜歡分享。比如《離岸的花園》,詩人迪亞娜·貝列西有一段十分深刻的記憶,小時候的一個清晨,媽媽把她叫醒,帶她到屋后,說“我想讓你看看春天是什么模樣”,而在漓江邊上,周圍的綠色和新鮮的空氣似乎讓這個故事的魔力也增強了。聽了這個故事,讀者朋友們馬上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她會把“花園”作為自己的重要意象之一,也能更多感受詩中不同形態(tài)的愛。
不少讀者翻了詩歌目錄之后還會好奇地問我:“為什么里面有一首詩叫《讀一首李清照》?”于是,我會分享詩人的又一個故事:貝列西從小就非常想來中國,也在成長過程中讀了很多翻譯成西語的李白、杜甫、王維的詩,而直到她77歲才因為這本詩集第一次來到中國。這本詩集收錄了她自己非常喜愛、想讓中國讀者讀到的50首詩歌,她曾經(jīng)閱讀翻譯成西語的李清照、老子,并寫成她自己的西語詩篇,而現(xiàn)在《讀一首李清照》《無言之教》又從西語被翻譯成中文,返回中文世界。這好像是一個圓滿地連接了中國與阿根廷的詩歌故事,有一位讀者說這個故事讓她感動得起雞皮疙瘩。
另一些讀者則在選書的過程中回應了圖書本身的緣分。比如一對朋友來買書,分別選中了相隔兩個月出版的《遲湖》和《走仔》,而兩位作者是曾經(jīng)的師生,現(xiàn)在也是在同一個學校工作的同事;還有一位阿姨給朋友的女兒買了《在中間》,寄托自己的美好祝福。
這樣的插曲還有很多。比如有不少讀者朋友每天都會來逛一逛。有一位年輕讀者第一天來到攤位,對文藝社的圖書如數(shù)家珍;第二天購買了《遲湖》,說回去調(diào)研了一下覺得這本新書不錯;第三天則反饋已經(jīng)看了一些,覺得確實好;還有一對行動不太方便的叔叔阿姨每天晚上都會來集市挑選圖書。
我也在市集見到了更多年長的讀者,大部分是很松弛地來飯后散步,然后巧遇市集。一位阿姨看到《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的書名就紅了眼眶;另一位阿姨邊用手機打牌邊迅速下單購買了《墓志銘圖書館》;一位老爺爺一本本認真翻閱最后帶走了《走仔》……另一個令人矚目的情況是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逛,小朋友們不吵不鬧,像在圖書館或是書店,安安靜靜地翻閱圖書,然后挑選自己喜歡的書。我記得有個小男孩翻了所有的詩集,最后帶走了《山中》。桂林這場市集的優(yōu)點還在于人流量雖然特別大,但不至于擁擠,所以讀者可以慢慢安心翻閱選書。
一個巧合是,桂林也是我特別喜歡的綜藝《新西游記》第三季的拍攝地,所以我還帶了節(jié)目的吉祥物“神妙漢”跟我一起擺攤。集市上,有一些讀者朋友認出了它并開心地合影,讓我也感染了這份快樂。
借著這篇回憶桂林市集的文章,我又想了想為什么那一次擺攤讓我印象如此深刻?大概還是因為美麗的自然,但是這還得仰仗好天氣。11月的上海已經(jīng)很冷了,但是在桂林那幾天還能穿短袖,而且是大晴天,市集結束的第二天才開始降溫。之前也有一些戶外市集的經(jīng)歷,不過不太巧的是,遇到了下雨甚至暴雨的情況,戶外的市集活動很需要一些“剛剛好”的因素。
而對我來說,“剛剛好”的是去桂林擺攤之前的一段日子里我也有一些低落 ,而去市集,跟讀者朋友們分享書的故事,看到讀者眼里興奮的光,看到他們對書的喜愛與理解,還有認真挑選的模樣……我被治愈了,也重新喚起自己為什么要做編輯這份工作的初心。
從桂林回到上海的晚上我又發(fā)了一次朋友圈,寫道:“像通關了十二個神廟,從女神像獲得兩顆心和一段精力值,或許可以再次說,我想在這行唱很久很久。去感受起伏,去享受一件件小手工?!?/p>
桂林那一場市集珍貴的地方或許在于,它讓我在低落迷茫的時候,再次看見書的力量——它讓我們彼此識別、彼此理解,為共鳴而擊掌而歡呼雀躍。而人們在漓江邊散步、興之所至地翻開一本書,像是可以珍藏在我記憶里的珍貴切片,我們可以在日常中擁抱自然、擁抱文字。圖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被晚風吹拂、被月光照亮。
原標題:《去圖書市集擺攤好累啊,但是戒不了!》
欄目主編:陸梅 文字編輯:袁歡
來源:作者:葉夢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