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田晨旭)11日,北京綿延數(shù)日的降雨終于畫上了句點。這場降雨不僅是常年10月上旬少見的“綿長”降雨,更帶來了大幅降溫。不少網(wǎng)友表示,“國慶前還是短袖配短褲,國慶后立馬上秋褲”,一場秋雨讓北方也感受到了南方冬天的“濕冷攻擊”。
這場雨下了多久?北京市氣象臺介紹,本輪降雨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雨勢平緩。8日4時至11日5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88.1毫米,城區(qū)平均104.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xiàn)在大興敬賢家園站,為178.5毫米。整個降雨過程超過70小時,全市平均降雨量大,是1951年來10月上旬最大的一場雨,排在歷史同期首位。此外,在20個國家氣象站中,除了北邊3個高山站以外,其余各站的降水量均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圖為10月10日夜間,降雨中的一條北京街道。新華社記者 田晨旭 攝
隨降雨而來的,是突如其來的降溫。10月1日,北京最高氣溫達30攝氏度,而8日至10日,最高氣溫迅速跌至10余攝氏度。其中9日北京南郊觀象臺站的日最高氣溫僅10.6攝氏度,成為1951年建站以來10月上旬北京日最高氣溫的最低值。氣象部門介紹,迅速降低的氣溫,又逢供暖季尚未到來,再疊加陰雨濕氣,造就了寒意十足的體感。
與北京同樣遭遇超長秋雨的還有不少北方地區(qū)。中國天氣網(wǎng)10日發(fā)布文章稱,10月以來,北方多地秋雨連連,陜西中南部和華北南部、黃淮等地大部地區(qū)累計雨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1日至9日,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青海、甘肅等地共67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降雨量打破當?shù)?0月單日降雨紀錄。
10月9日,在天津市西青區(qū),市民冒雨前行。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此次天氣過程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天氣網(wǎng)氣象分析師唐曉靜介紹,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且位置偏北,同時北方冷空氣活躍,并與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暖濕氣流頻繁交匯,導致西北地區(qū)東部至華北等地出現(xiàn)同期少見的降雨。
接下來的天氣會如何發(fā)展?氣象部門預測,下周中后期北京還會出現(xiàn)降雨、降溫過程,天氣多變,氣溫波動也較為頻繁,提醒公眾及時關注最新天氣變化,外出適宜穿著夾衣類服裝,并記得帶上雨具。
另據(jù)中央氣象臺11日發(fā)布的中期天氣預報,未來10天,西北地區(qū)東南部、黃淮、四川盆地、貴州北部、云南等地降雨日數(shù)多、累計雨量大,較強降雨時段在11日至12日、14日和16日至19日,陜西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暴雨或大暴雨,需關注持續(xù)陰雨引發(fā)的次生災害及對秋收秋種的不利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