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在埃及塞得港附近跟土耳其商船相撞的巨響,至今還在發(fā)酵。最近特朗普登艦講話的照片里,細心人發(fā)現(xiàn)航母右舷三號升降機后方被一面巨幅旗幟遮得嚴嚴實實——那正是8個月前碰撞留下的傷痕,居然壓根沒修,只在外層刷了層新漆糊弄事。這波“遮丑式維護”把美國網(wǎng)友惹炸了鍋,更戳破了美軍裝備保養(yǎng)的深層亂象。
先說說這起撞船事故本身。當時碰撞造成航母外層高強度鋼板大面積凹陷撕裂,舷窗碎了一片,護欄斷成幾截,艦體框架都有點變形,好在核反應堆、彈射器這些核心部件沒受影響,也算不幸中的萬幸。美國海軍當時拍著胸脯說要去希臘維修,結果最后灰溜溜開回本土,卻把修船的事拖成了“爛尾工程”。
為啥8個月還沒修好?表面看是“沒時間修”,實則是美國造船業(yè)和軍方維護體系全出了問題。全美國能修核動力航母的只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一家,這家廠既要造新的“福特”級航母,又要給老的“尼米茲”級做中期大修,船塢早就排到明年去了,“杜魯門”號這種“非緊急維修”根本排不上號。更要命的是,造船業(yè)缺人缺料:熟練焊工、結構工程師缺口超30%,維修用的特種鋼材得從日韓進口,光采購就得等四五個月。
更諷刺的是,美軍最近被曝的“拆東墻補西墻”亂象,可能早成了常態(tài)。美國政府問責局剛發(fā)的報告顯示,F(xiàn)/A-18戰(zhàn)機的維護人員要從停飛飛機上拆電纜,“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得挪用同類潛艇的零件,根源就是軍火商攥著技術數(shù)據(jù)卡脖子。像F-35的核心數(shù)據(jù)全在洛克希德?馬丁手里,美軍想自己造個零件都沒圖紙,只能求著供應商?!岸鹏旈T”號說不定也面臨類似困境,哪怕想修,關鍵材料或零件可能早被挪去救急其他裝備了。
軍方的迷之操作更讓人心寒。為了維持“全球存在”的架子,美軍把維修資源全砸給了頻繁部署的艦艇,“杜魯門”號這種“非戰(zhàn)斗損傷”直接被排在優(yōu)先級末尾。加上經(jīng)費分配歪了樓,近萬億軍費大多進了軍火商口袋,真正用在維護上的沒幾個錢,自然沒人愿意管這種“小事”。
用旗幟遮傷痕的操作,就像給生銹的機器刷漆,看著光鮮卻掩不住內(nèi)里的腐朽。從造船業(yè)衰落、人才斷層,到軍火商壟斷數(shù)據(jù)、軍費被利益集團瓜分,“杜魯門”號的破洞早不是一塊鋼板能補的。當美軍忙著用旗幟維護“強大假象”時,或許該明白:真正的軍事力量從不是靠遮丑撐起來的,體系的窟窿不補,再高的軍費也填不滿衰敗的大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