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炸了。
不是因為誰又發(fā)布了新手機,也不是AI又搞出什么驚天突破,而是咱們悄悄甩出一張“王炸”:稀土出口管制升級。
時間是10月9日,新規(guī)落地,干脆利落。
以后,凡是含0.1%以上中國原產(chǎn)稀土成分的產(chǎn)品,想出口?先申請許可。特別是涉及芯片研發(fā)生產(chǎn)的,一個案子一個審,別想走捷徑。人道主義用途可以豁免,但事后也得報備,別想鉆空子。
這規(guī)定聽著像技術條款,實則是一記重拳,直接砸在某些國家的下巴上。
更狠的是,日本和韓國立馬坐不住了,火速聯(lián)手“求情”,想?yún)f(xié)商通融一下。結果?門兒都沒有,直接被拒。咱不談判,不妥協(xié),不講情面。規(guī)矩立在這兒,愛要不要。
為啥這么硬氣?因為這次,咱們動的是真正的“工業(yè)維生素”:稀土。
你可能覺得,稀土不就是土嘛,能有多金貴?錯!稀土不是“土”,是高科技產(chǎn)業(yè)的命脈。從手機屏幕到電動車電機,從導彈制導到風力發(fā)電機,哪個離得開它?尤其在芯片領域,稀土更是“隱形大佬”。比如芯片里的磁存儲單元、光電模塊、高精度傳感器,全靠稀土元素撐著性能天花板。越是先進制程,對材料要求越變態(tài),稀土就越關鍵。
說白了,沒有高品質(zhì)稀土,高端芯片就是空中樓閣。
可過去幾十年,咱們干了啥?
挖出來,賤賣給別人,人家拿去做成高價芯片、精密武器,再反過來卡咱們脖子。咱們賣的是資源,人家賺的是技術溢價,還擺出一副“施舍”的嘴臉。
現(xiàn)在,不玩了。
這次新規(guī)最狠的一點,是連“擦邊球”都不讓打。以前有些企業(yè)把稀土加工成半成品,換個馬甲就出口,鉆政策空子?,F(xiàn)在?只要含0.1%中國原產(chǎn)稀土,哪怕你是“國際組裝”,也得過咱們這關。等于告訴全世界:這東西,根在中國,就得聽中國的規(guī)矩。
日韓急眼,一點都不奇怪。它們在存儲芯片、半導體材料上確實有底子,但這些年,基本是美國的“跟班小弟”。
美國一揮手,它們就跟著制裁咱們,禁售設備、限制合作、封鎖技術。結果自己轉頭又想買咱們的稀土造芯片,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咱們這次說“不”,就是告訴他們:你們選邊站隊的時候,可沒想著“中立”;現(xiàn)在想談合作?門朝哪開都忘了?
這不是報復,是反制。不是情緒化,是戰(zhàn)略清醒。
有網(wǎng)友說得直白:“早該這么干了!稀土是咱們的‘槍’,不能總被人拿去打自己?!?/p>
還有人調(diào)侃:“以前是‘世界工廠’,現(xiàn)在是‘世界礦主+技術裁判’?!备腥撕霸捵咚椒肿樱骸罢l敢偷運稀土,就按‘資敵罪’辦!”雖是氣話,但也說明民意所向:資源不能白白送人,得為國所用。
對國內(nèi)科技圈來說,這波操作簡直是“及時雨”。過去搞芯片研發(fā),材料受限,成本高,還受制于人?,F(xiàn)在,國家把最關鍵的資源攥在手里,優(yōu)先保障國內(nèi)需求。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科研單位、芯片廠可以大膽投入,不用擔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主創(chuàng)新,終于有了底氣。
更重要的是,這步棋打破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標邏輯。西方天天搞技術封鎖、出口管制,輪到咱們管點資源,就說“不公平”“破壞供應鏈”?呵,你們能卡脖子,我們就不能握咽喉?
說到底,這場“稀土風暴”不只是資源戰(zhàn),更是話語權之戰(zhàn)。它傳遞一個信號:中國不再被動接招,而是主動出牌。你可以封鎖我十年,我就讓你十年買不到關鍵材料。你能用芯片打壓我,我就能用稀土反制你。
未來,全球科技競爭,拼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全產(chǎn)業(yè)鏈的掌控力。而稀土,正是咱們手中那張不可替代的王牌。
所以,別再問“為啥這么狠”。因為溫柔換不來尊重,妥協(xié)換不來進步。這一次,咱們終于學會了——用實力說話,用規(guī)則反擊,用資源捍衛(wèi)尊嚴。
0.1%,不多,但足以改變世界格局。這一拳,打得漂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