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就是這樣,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其樂融融,一到成年尤其是上了年紀,誰還會像小時候那樣圍著家人打轉(zhuǎn)。
不少人發(fā)現(xiàn),自己跟家人的聯(lián)系變少了,聚會也懶得參加,甚至微信都寥寥幾句。
這種冷淡和疏遠,不是悲哀,其實恰好是成熟開始登場的標(biāo)志。
別被電視劇騙了,真正成熟的人,反而主動“切割”與家人的情感依賴,日子越過越清醒。
01
不再事事依賴父母,性格變得獨立
小時候,遇到點什么事,第一個就找爸媽商量,摔個跤都會哭著找家里人評理。
等走入社會,也許為房貸車貸奔波,更可能為職場瑣事發(fā)愁,慢慢的,不愿意什么都拿回家說了。
很多熟人早就習(xí)慣,遇到難題咬咬牙自己解決,實在不行,先上網(wǎng)搜一遍。
你要說這是無情,其實是現(xiàn)實太冷。
人人都越來越明白,家人給不了答案,你的壓力只能自己扛。
察覺到疏遠,正說明你撞上了“成熟”這道墻。
02
人情淡了,不過是看透了血緣里的算計
咱中國人最喜歡講“家和萬事興”,但真到成年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家里并不是永遠靠得住的港灣。
那些親戚走動,很多時候不過是為了互相借點力。
有個我認識的姐姐,到了四十歲,過年過節(jié)親戚一次都不回來,問她為啥,她說早看透了——大家就是講場面,真遇到事,各家各的算盤,沒人愿意為你多出一點力氣。
成熟的人,看清這種“塑料親情”,自然也不會再把家人捧得太高。
聚少離多,反倒更自在,沒什么可憐的。
03
主動篩選關(guān)系,把精力留給重要的人
人走到一定年齡,才明白精力是有限的。
與其周旋在雞毛蒜皮的親情里,不如安安心心和外圈的朋友喝杯茶,或者和孩子、另一半共度時光。
有個朋友,白天在單位忙,晚上回家就想關(guān)燈歇會兒,爸媽電話多了還覺得煩。
其實并不是沒感情,只是明白哪些人真正值得為之付出。
朋友之間有話直說,家庭成員反倒變成了定期問候的對象。
先篩掉影響自己心情的家人,成熟就是從“不必討好”開始的。
結(jié)語
許多人總擔(dān)心,與家人疏遠是不是混得太差,生活過得太冷清。
其實,成熟只是從“遠離家人”開始的。
你不需要人人都陪著你熱鬧,也無需每個親戚都成你人生里的主角。
能做到不必依賴、不必討好、不必維系,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一屋子的冷淡,未必是失敗,反而說明你認清了人生的真相。
能安排好自己的心情,不被不懂你的人情綁架,這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