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假期間家長為了完成孩子的作業(yè),選擇帶著綠豆一起出遠門,
在這期間,綠豆經(jīng)歷了發(fā)芽長葉,最后一天完成作業(yè),豆芽變成了豆芽菜。
我感嘆這屆綠豆幸福的同時,也由衷欽佩這些有耐心的家長,
即便在出遠門兒的情況下,也不耽誤孩子寫觀察日記,這份用心著實令人贊嘆。
回想去年去往朋友家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們家里的綠豆苗長得好旺盛,朋友笑著說,這是語文老師讓他們寫觀察日記,所以才弄的。
這次看視頻才得知,寫觀察日記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標配”。
相對來說,我們?nèi)昙壍募倨谥灰髮懸黄沼?,還是比較簡單的。
不過,我還是鼓勵孩子們多觀察生活,增加生活體驗。
一來長見識,我們家孩子自幼在城市里長大,很多生活經(jīng)驗都比較缺乏,比如說,
水稻和大米有什么區(qū)別?麥子長什么樣兒?蔬菜是從哪里長出來的?雞鴨也不分......,
為此,我時常在各個館里折騰,帶他去過菜地,也特別珍惜每一次回老家的機會,
二來方便寫作文,因為作文的難點在于細節(jié)描寫,有的孩子總是寫不出來,而觀察日記正好可以近距離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必老師讓學生寫觀察日記的目的也是這個。
孩子也不容易抑郁,這些事就是無用之用,或許對學習沒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但是能夠涵養(yǎng)孩子的情趣,在學習之余,也可以解解壓。
我不認為"孩子就一定要好好學習,其余的都不重要。"
平時帶孩子外出游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描述自己看到的,而不是泛泛的看。
“你看,向日葵的花心兒還有黑色的,有的花瓣還是粉色的呢?你摸一摸這個葉子和莖?!?/p>
“媽媽,你看晚霞好漂亮,好像赤壁之戰(zhàn)里的場景啊,有的士兵掉水里了。媽媽,云朵的顏色這會兒變淡了?!?/p>
我們還養(yǎng)了小金魚,從開始的很多條,到現(xiàn)在只剩下一條,小朋友每天都辛勤的給魚兒換水、喂食,忙得不亦樂乎。
有的時候他就興奮的跑過來說,小魚一看到他就仰著嘴巴mia mia mia,好像在討食呢。
我在陽臺上種了好幾撥兒發(fā)芽的土豆,我們共同見證了土豆的葉子破土而出,
逐漸長高,綻放白花,葉子枯萎之后,土里面又結(jié)了些許小土豆的過程。
種了幾個月的牽牛花也剛從陽臺上撤下,我們也見證了一粒種子從發(fā)芽、爬藤到開花結(jié)果的全過程。
那花是紫色的,白色的,那藤蔓都快爬到陽臺的頂上去了...
the end
三年級的小朋友們,有沒有被老師布置日記周記的作業(yè),如果有,來看下這篇文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