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場總監(jiān),深耕母嬰行業(yè)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時和13歲的兒子“糖球”斗智斗勇。育兒和教育的路上,咱們一起切磋吧~
幾天前,我回到家,看到我那67歲的媽在衛(wèi)生間賣力地搓洗衣服。
我問她:“媽,干啥呢?”
“洗衣服啊。”
“不是有洗衣機嗎?”我忍不住追問。
她特別自然地回了一句:“沒事兒,就這幾件,用不著洗衣機,我順手洗了!”
說著,她開始更賣力地搓洗衣物。我心里已經(jīng)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不自覺的拔高了音調(diào):
“前幾天不是還腰疼呢!放著洗衣機不用非要自己洗!”
“沒事兒沒事兒,我這就順帶手的事兒,幾下子就洗完了?!?/p>
“臟的衣服你嫌洗衣機洗不干凈,這不太臟的衣服也不舍得讓洗衣機洗是為啥呢?就是為了省那幾個電錢是嗎?”
我越說越生氣,又氣急敗壞地開始“算賬”:“你洗這么半天衣服,最多也就省下兩毛錢電費!兩毛!你自己掂量掂量,你的這點勞動力值不值?”
直到我把“省下兩毛”的賬單甩出來,她才同意用洗衣機洗。
圖源:《都挺好》
站在一旁的糖球一臉擔(dān)憂地看著我,我也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控了,嘆了一口氣對他說:“你去寫作業(yè)吧。”然后靠著門,整個人泄了氣。
這不是第一次了??梢哉f,我媽“有福不享、沒苦硬吃”的操作,貫穿了我對她的所有記憶。
01
我媽是那種你叫她“歇歇吧”,她反而更來勁的人。
夏天舍不得開空調(diào),非要在屋里汗流浹背地扇扇子,說開空調(diào)太費電。冬天還沒給暖氣那幾天,手腳冰涼也不舍得開開空調(diào)暖風(fēng),還是怕花錢。
生小病不肯去醫(yī)院,非要硬扛著,等拖成大毛病了才急吼吼地上醫(yī)院,最后賠了身體又賠了錢包。
出門旅游,不舍得在外面吃飯,說“不餓”,但我知道她就是想省那一頓幾十塊錢。
給她買了水果,她永遠是從爛的開始吃,吃著吃著好的也爛了,最后吃了一堆爛水果。
剩菜更不用說了,我給她科普了無數(shù)次剩菜的危害,她嘴上答應(yīng)了,轉(zhuǎn)頭又把昨天吃剩的菜放進自己碗里,說:“我自己吃,你們不用吃?!卑盐覛獾醚腊W癢。
你說她窮嗎?真不是。
我爸媽操勞了一輩子,不說大富大貴,至少倆人都有退休金。何況,現(xiàn)在跟我一起生活,我每月都給他們生活費,所有費用都我和糖球爸出。
但她好像從來不覺得自己過上了好日子,始終像在準備迎接一場突然的“苦日子”回潮。
有一陣子,網(wǎng)上有個視頻特別火,說的是兩個老太太——
穿紅衣服的這個老太太在大太陽底下?lián)炝?0斤麥子,中暑住了半個月院,40斤小麥的價格遠遠抵不上住院費。
另一個穿花衣服的老太太不顧子女勸阻,非得下地干活,兒女最后只好專門請假回家?guī)兔?,花?000的路費,一共收了800斤麥子、100斤蠶豆,賺的錢連子女的交通費都不夠。
我看完視頻,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我媽。
真的是有福絕對不享,沒苦非要硬吃,把好日子硬過成苦日子??蓱z了我們做兒女的奮斗這么多年,想著孝順爹媽讓他們過上好生活,卻一次次被他們氣得胸口疼。
02
我以為只有我媽是這樣,后來發(fā)現(xiàn),“吃苦父母”還真不是個例。
在社交媒體上,我看到很多網(wǎng)友的吐槽,和我家?guī)缀跻荒R粯印?/p>
比如吃剩菜這件事,好像是老一輩父母的通病。
還有些老人,什么東西都舍不得扔,得“廢物利用”一下,“褲衩子”都不放過……
這位,為了省電費不開空調(diào),屬于我媽的“同款”了
還有堅持手洗羽絨服,結(jié)果把衣服洗壞的
非要自己干活直接累病,花了兩萬支架費的。
為了省電做飯不開燈,在家里搞“黃金礦工”的
樁樁件件,讀起來甚至都有些好笑,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爹媽真是這樣,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你說他們“太節(jié)儉”,他們說你“不會過日子”;你說“現(xiàn)在過得起好日子”,他們反問你:“那你小時候怎么長大的?”
圖源:《都挺好》
講真的,我們這些做子女的,最怕就是他們把身體搞壞了,還得說是在為家庭“奉獻”。
父母這樣的 “奉獻”,只會讓我們焦慮、心疼、無力、愧疚。
03
很多時候,我會在氣頭上對我媽感到很無語,甚至想過“她愛吃苦是她自作自受!”
但每次冷靜下來,我又會告訴自己,盡量理解一下媽媽吧。
畢竟,我的媽媽的前半生,過得非常辛苦。
她不僅僅是從物質(zhì)貧瘠的時代走過來的,她還是從“情感貧瘠”的童年里走過來的。
圖源:unsplash
我媽媽小時候,家里并不幸福。她剛出生我姥姥就和出軌的姥爺離婚了,把我媽留給農(nóng)村的太姥姥(我媽的姥姥)照顧。我姥姥獨自去城市闖蕩,后來又再婚生娃,直到我媽快上初中才把她接到城市生活,目的是讓她幫忙照看后面生的“弟弟妹妹”,這之前我媽跟我姥姥沒見過幾面。
可想而知,我姥姥并不喜歡這個女兒,甚至可以說是“恨厭”。她把對我姥爺?shù)暮薅技幼⒃谖覌屔砩稀?/p>
而我媽,除了負責(zé)做全家人的飯、洗衣、收拾家還要照顧弟弟妹妹。
高中沒上完就讓她輟學(xué)去工廠上班,掙錢貼補家用。
她的童年最熟悉的就是冷落,忽視,是“你要干活”“你要掙錢”“好吃的都給弟弟妹妹”“你就是個害人精”。
甚至在我出生后,我媽媽坐月子期間,我姥姥第一次登門就是來要生活費的。沒有一句關(guān)心,上來就是要錢。我媽一邊虛弱地坐在病床上,一邊小聲解釋:“剛生完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能不能晚點……”
結(jié)果,換來的是我姥姥對她的辱罵。
這些事情,我媽媽后來跟我講到時,只是輕輕嘆了口氣。
但我知道,那些年她積累下來的委屈,是沒有出口的。
她不是不想過好日子,是她從小到大,從來沒有人教過她“自己也值得被好好對待”。
她吃剩菜,是因為從小都是吃剩菜;
她拼命節(jié)省,是因為她早已習(xí)慣“留著給別人”;
她舍不得買新衣服,是因為她從來都是穿別人的舊衣;
她明明身體不好,卻總說“我不疼”“我還能干”,因為她太習(xí)慣忍耐,習(xí)慣了“自己不重要”。
說到底,我媽媽不知道如何愛自己 。
她不是非要吃苦,她只是從來沒學(xué)會怎么去享福。
我那操勞了一生的老母親
我看著她很心疼。
但是對她好,她又一直拒絕,所以我只能用適合我媽媽的方式讓她“享福”。
比如買的好吃的給她,和她說:“我不喜歡吃這個,你要是不吃,我就都扔了?!蔽覌寢屵@時就會忍不住接過來,說著:“那我吃了吧,要不多浪費。”
雖然還是別扭了點兒,但是她也吃得很開心。
比如糖球給她分享好吃的,她不要,我就會說:“孩子分享給你的東西你不要,非要把孩子養(yǎng)成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才滿意嗎?”
她便會不再推辭,把東西接下來。
糖球和姥姥
再比如,我給她買的衣服總會說很便宜,幾十塊錢,退貨還需要運費,運費很貴,她就會收下。
還要多夸她,我常和糖球說:“姥姥做的飯可太好吃了!”
她聽到這些,會笑一笑,有一種努力被認可的快樂。
我不知道要多久,我的媽媽才能慢慢學(xué)會享受人生。
但我知道,我會一直陪著她,用我的方式對她好。
就像她曾經(jīng)帶我長大一樣。
她吃過太多苦了,這一生真的該好好過了。
而我,也在努力讓自己從“抓狂的女兒”,慢慢成為一個“更理解媽媽的人”。
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一代和父母之間的“愛的接力”吧。
你可能還喜歡讀
原創(chuàng)不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多多點贊、在看、轉(zhuǎn)發(fā)支持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