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資料來源:《太上感應篇》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佛經(jīng)記載與傳統(tǒng)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在民間祭祀中,燒香是最常見的禮儀。
可你是否注意到,老人們在上香時,總是慎之又慎地數(shù)著香的支數(shù)?
三支香恭恭敬敬地插入香爐,這似乎已成了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可若有人拿起五支香準備點燃,旁邊的老人必定會制止:"使不得,使不得!
上香只能三支,萬萬不可五支!"
這背后究竟有何玄機?為何偏偏是三支,不能是五支?
難道多燒兩支香,反而會得罪神明?
更讓人不解的是,同樣是奇數(shù),為何三支可以,五支卻不行?相傳這個秘密,最早是由土地公親口道出的。土地公作為最貼近百姓生活的神祇,掌管一方水土,見證了無數(shù)人間悲歡。他看著世人虔誠上香,有人因遵循規(guī)矩而得福,有人因無知犯忌而招禍,終于在一次機緣下,將這個流傳千年的玄機說了出來。
明朝正德年間,江南某縣新來了一位縣令,名叫張守仁。此人年少得志,二十八歲便中了進士,被派到這個富庶的縣城任職。張守仁雖然讀書多年,卻不信鬼神之說,認為那都是愚昧百姓的迷信。
上任第一天,按照慣例要去縣城的土地廟祭拜。師爺提醒他:"大人,祭拜土地公要上三支香,這是規(guī)矩。"
張守仁不以為然地笑道:"三支就三支,不過是個形式罷了。"說著,隨手抓了一把香,也不數(shù)有幾支,就要點燃。
師爺見狀,臉色大變,連忙攔?。?大人萬萬不可!這香必須是三支,多一支少一支都不行,尤其不能是五支!"
"為何?"張守仁皺眉問道。
師爺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反復強調(diào)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不可違背。張守仁雖然心中不屑,但初來乍到,也不好駁了師爺?shù)拿孀?,便依言只拿了三支香?/p>
祭拜完畢,張守仁回到縣衙,將此事拋在腦后。他一心撲在政務上,很快就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干,將縣城治理得井井有條??删驮谒先稳齻€月后,怪事發(fā)生了。
那天夜里,張守仁批閱公文到深夜,忽然感覺一陣困倦。他剛想回房休息,卻見窗外飄來一團霧氣。霧氣散去,一個矮小的老者出現(xiàn)在房中。這老者白須白發(fā),面容慈祥,手持一根龍頭拐杖,身穿土黃色長袍。
張守仁雖然不信鬼神,但也讀過不少志怪傳說,心中一驚:"你是何人?如何能入我房中?"
老者呵呵一笑:"本神正是本地土地,特來與張大人一敘。"
張守仁定了定神,索性坐下,問道:"既是土地公,不知有何指教?"
土地公在對面坐下,嘆了口氣道:"張大人治縣有方,本神甚是欣慰。只是前番你在廟中上香,雖聽師爺勸說用了三支,但心中卻不以為然,以為這不過是迷信之說。今日本神現(xiàn)身,便是要告訴你,這上香的講究,可不是迷信那么簡單。"
張守仁聽了,心中將信將疑:"土地公既然說這其中有講究,不妨明說,讓在下也長長見識。"
土地公點點頭,緩緩道來:"這上香之事,說來話長。你可知,為何要燒香?"
"這個......"張守仁想了想,"大概是表示恭敬吧?"
"不錯,但不全面。"土地公說,"燒香,一是表恭敬,二是通神明,三是修己身。這三樣,缺一不可。而香的支數(shù),正對應著這三重含義。"
張守仁來了興趣:"愿聞其詳。"
土地公捋著胡須道:"先說這三支香。三支香分別代表天、地、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點燃三支香,是告訴神明,我們敬畏上天,感恩大地,修正自身。這是對天地的敬畏,對神明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還有,三支香也代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點燃過去這支香,是懺悔自己以往的過錯;點燃現(xiàn)在這支香,是提醒自己當下要行善;點燃未來這支香,是發(fā)愿今后要更好。你看,這三支香,包含了一個人完整的時間觀念。"
張守仁聽得入神,不禁問道:"那為何不能是五支?五行金木水火土,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啊。"
土地公臉色一沉:"這正是我今日要說的重點。五支香,在神明看來,是大不敬!"
"為何?"
"因為五支香,在道家和民間信仰中,是專門用來祭奠亡者的。"土地公語氣變得嚴肅,"活人上香用三支,敬神用三支,但給逝去的人燒香,才用五支。你想想,若是拿著祭奠死人的規(guī)格去拜神,神明會作何感想?"
張守仁倒吸一口涼氣,他從未聽說過這個規(guī)矩。
土地公繼續(xù)說:"五這個數(shù)字,在陰陽學說中,屬于陰數(shù)之大成。一三五七九為陽數(shù),二四六八十為陰數(shù)。雖然五是奇數(shù),但它恰好處在中間,是陰陽交界之處,最容易招惹陰氣。用五支香,等于在召喚亡靈,這在祭祖時可以,但在祭神時絕不可行。"
"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土地公壓低聲音,"五支香,在古代還有一個說法,叫'五鬼運財'。這聽起來似乎是好事,但實際上是邪法。所謂五鬼,指的是瘟神、餓鬼、橫死鬼、游魂、野鬼。用五支香祭拜,就是在召喚這些鬼魂,想借他們的力量獲得不義之財??赡阆胂?,這樣得來的財富,能長久嗎?"
張守仁聽得冷汗直冒。他想起自己當初差點隨手拿了一把香,若真是五支,那后果不堪設想。
"除了五支,其他支數(shù)也有講究嗎?"張守仁問。
土地公點頭:"自然有。一支香,叫'一柱清香',多用于隨身佩戴或臨時禮拜;三支香,是正式祭拜的標準規(guī)格;九支香,是大禮,多用于重大節(jié)日或特殊法事,因為九是陽數(shù)之極。但無論如何,絕不能用五支,也不能用七支。"
"七支也不行?"
"七支香,更是大忌。"土地公嘆息道,"七與'去'諧音,在民間信仰中,七代表離別、分散。用七支香,等于告訴神明你要離開,不再祈求庇佑。"
張守仁恍然大悟,原來這小小的上香,竟有如此多的門道...
說到這里,土地公停頓了一下,看著張守仁,意味深長地說:"知道了三支香的含義和五支香的禁忌,還遠遠不夠。上香之時,還有三個關鍵要點,做對了,才能真正通達神明。很多人燒了一輩子香,卻從不知道這些,所以總覺得神明不靈驗,實際上是他們自己不懂規(guī)矩。"
張守仁連忙說:"還請土地公明示,張某定當銘記于心。"
土地公捋須沉吟,緩緩道:"這三個要點,第一個關乎心誠,第二個關乎時機。
第三個才是最關鍵的,它決定了你與神明之間的感應能否真正建立。"
正說到這里,窗外忽然傳來打更聲。
土地公看了看天色,說道:"時辰不早了,這三個要點,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福祉,容我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