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jié)了半個月的電摩選品,最終在春風(fēng)動力旗下的極核AE4 Pro MAX MY25面前落了筆——倒不是沒對比過九號N90C、小牛UQi+這些熱門款,而是當(dāng)看到“3.5KW峰值電機+雙通道ABS”的配置表,再對照不到7000元的首發(fā)價時,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提車一周,從拆箱到日常通勤,這款“機甲風(fēng)小鋼炮”帶來的驚喜,遠比參數(shù)表上的數(shù)字更具體。
第一次在門店見到實車,就被它的“戰(zhàn)甲范兒”戳中審美。騎士(參數(shù)丨圖片)黑的車身泛著細膩的啞光質(zhì)感,戰(zhàn)甲式前臉搭配爆甲拼裝前翼,不像傳統(tǒng)電摩那樣圓潤,反而帶著點燃油街車的凌厲;御風(fēng)滑翔式尾翼壓低了車身視覺重心。
停在小區(qū)樓下時,好幾戶鄰居都湊過來問“這車得一萬多吧”。打開座桶的瞬間更驚喜,31L的空間輕松塞進我的全盔+充電器,甚至還能余出位置放折疊傘和購物袋,比之前試駕的小牛UQi+多出近10L,日常通勤帶東西再也不用掛在車把上晃蕩。
真正的驚喜在騎上之后。3.5KW的峰值電機比想象中更“有勁”,綠燈起步時輕擰油門,0-50km/h的加速感很線性,不會像有些電摩那樣突然竄出去,卻能輕松超過路邊大部分燃油踏板;上周晚高峰在環(huán)城路超一輛貨車,深擰油門時動力隨叫隨到,超車過程干凈利落,完全沒有小功率電摩的“力不從心”。
續(xù)航也沒讓人失望,我每天通勤往返30km,開經(jīng)濟模式能跑三天,儀表盤上的電量顯示很精準,不會出現(xiàn)“突然掉電”的情況;周末用3C快充補電,3小時就能充到80%,比之前騎的老電摩省了一半時間。
最讓我安心的還是它的安全配置。作為同價位里少有的標配雙通道ABS的車型,上周雨天通勤時幫了大忙——過路口時前車突然剎車,我下意識捏緊剎車,ABS的介入很平順,沒有出現(xiàn)輪胎抱死的打滑感,車身穩(wěn)穩(wěn)停在安全距離內(nèi);后來特意找了段空曠的彎道試了試,Q235鋼的雙肩圍欄車架很扎實,壓彎時車身側(cè)傾控制得很好,配合12寸正新寬胎的抓地力,傾角到35°也沒覺得飄,這種“踏實感”是之前試駕的幾款電摩都沒有的。
智能化交互也得夸一夸。6.2英寸的TFT全彩儀表亮度夠高,大太陽下也能看清導(dǎo)航投屏;獨創(chuàng)的PS5電競級雙搖桿按鍵很順手,我把“開啟座桶”設(shè)成了快捷功能,雙擊就能彈開,不用再彎腰找鑰匙孔;NFC卡片、手機藍牙、密碼三種解鎖方式,再也不怕忘帶鑰匙——上周早上急著出門,手機沒電了,用NFC卡片貼一下就啟動,比朋友的小?!暗仁謾C開機”方便多了。
算下來,首發(fā)優(yōu)惠后6939元的價格,能買到摩托級的車架、3.5KW電機和雙通道ABS,還要啥自行車?如果你的預(yù)算在7000左右,想要一款既能應(yīng)對日常通勤,又能偶爾體驗操控樂趣的電摩,極核AE4 Pro MAX MY25真的可以閉眼入——至少這一周的通勤里,每次擰油門時的暢快,和停車時路人的回頭率,都讓我覺得這錢花得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