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5 萬古巴軍隊抵達俄羅斯,已有 40 人戰(zhàn)死的消息,最近被美國《福布斯》援引國會文件捅了出來,這事兒不光暴露了俄烏戰(zhàn)爭的新動向,更藏著俄羅斯一筆打得極精的算盤。要知道,古巴軍隊這一來,直接超過了朝鮮,成了俄羅斯境內規(guī)模最大的第三國軍隊,俄烏戰(zhàn)爭也徹底從地區(qū)沖突往針對烏克蘭的大規(guī)模代理戰(zhàn)方向滑了。
2025 年 8 月,古巴軍隊的調動行動引發(fā)國際關注。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發(fā)布的公告,首批古巴軍人于 8 月 12 日抵達俄羅斯伏爾加格勒軍事基地,此后一個月內,累計 2.5 萬古巴軍隊分 12 批次完成部署,涉及陸軍、防空部隊及后勤支援力量。
這些軍人多來自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的精銳部隊,平均年齡 28 歲,其中 30% 擁有實戰(zhàn)經驗,主要配備 AK-12 突擊步槍、“石勒喀河” 自行高炮等俄制裝備,部分防空單元還攜帶了 “針 - S” 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tǒng)。
調動過程采用 “軍事運輸 + 民用航線” 結合的方式:俄羅斯空天軍出動 28 架伊爾 - 76MD-90A 軍用運輸機,承擔重型裝備與主力部隊的運輸任務,單次可搭載 120 名士兵及配套武器。
同時租用古巴航空、俄羅斯國際航空的 15 架民用客機,負責后勤人員與輕裝部隊的轉運。為保障運輸安全,俄羅斯空天軍在里海上空部署了蘇 - 35S 戰(zhàn)斗機進行護航,避免途經區(qū)域可能出現的空中攔截風險。
古巴官方對此次軍事部署的表述為 “深化與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合作,參與聯合反恐訓練”,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古巴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沖突中提供支持的直接回應。
此前 2024 年,俄羅斯向古巴交付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 12 輛 T-72B3 主戰(zhàn)坦克、6 套 “山毛櫸 - M2” 防空系統(tǒng),雙方還簽署了為期 5 年的軍事合作協(xié)議,涉及人員培訓、聯合演習等多個領域。此次 2.5 萬軍隊赴俄,被視為協(xié)議框架下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兵力調動。
古巴軍隊抵達俄羅斯后,并未直接參與烏克蘭前線作戰(zhàn),而是先在伏爾加格勒基地接受為期兩周的適應性訓練,內容包括冬季作戰(zhàn)戰(zhàn)術、俄式裝備操作規(guī)范及戰(zhàn)場醫(yī)療急救等。
9 月 5 日,首批經過訓練的古巴部隊被部署至俄羅斯西部的布良斯克州,負責守衛(wèi)靠近烏克蘭邊境的鐵路樞紐與軍火庫,這一區(qū)域此前多次遭到烏克蘭無人機與滲透部隊的襲擊。
9 月 12 日,布良斯克州的古巴駐軍首次遭遇實戰(zhàn)。當天凌晨,烏克蘭特種部隊約 50 人滲透至該州的科諾托普鐵路站,試圖破壞俄軍運往頓巴斯前線的彈藥列車。
負責守衛(wèi)任務的 120 名古巴軍人迅速展開反擊,雙方在鐵路沿線展開持續(xù) 3 小時的交火,最終烏克蘭特種部隊撤離,古巴軍隊則有 7 人陣亡、12 人受傷,這是古巴軍人赴俄后首次出現戰(zhàn)斗傷亡。
此后一個月內,類似的邊境沖突共發(fā)生 6 次,累計造成 40 名古巴軍人戰(zhàn)死,112 人受傷,陣亡士兵中包括 2 名連長級軍官,主要傷亡原因是烏克蘭無人機襲擊與狙擊步槍精準打擊。
俄羅斯國防部為陣亡古巴軍人舉行了追悼儀式,伏爾加格勒軍事基地專門設立紀念碑,刻有所有陣亡者的姓名與軍銜。
古巴政府則在哈瓦那革命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國防部長阿爾瓦雷斯在致辭中稱 “這些士兵為維護地區(qū)和平獻出生命,古巴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的貢獻”,同時宣布向陣亡士兵家屬發(fā)放每人 5 萬美元的撫恤金,并承諾解決其子女教育與就業(yè)問題。
隨著古巴軍隊完成部署并積累實戰(zhàn)經驗,俄軍開始策劃一項針對烏克蘭后方的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代號 “北極星”。
根據俄羅斯《消息報》獲取的部分行動方案,該行動的核心目標是切斷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 - 捷爾諾波爾補給線,這條線路是北約向烏克蘭輸送武器裝備的主要通道,每月約有 800 輛軍車、30 列火車通過此處,運送坦克、裝甲車、炮彈等物資。
行動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0 月 1 日 - 10 月 7 日),由古巴防空部隊負責加強布良斯克州、庫爾斯克州的防空力量,部署 “針 - S” 便攜式防空導彈與 “石勒喀河” 自行高炮,構建低空防空網,防止烏克蘭無人機對俄軍集結地的偵察。
第二階段(10 月 8 日 - 10 月 12 日),俄軍出動 2 個坦克旅、1 個摩步旅,在古巴后勤部隊的支援下,向烏克蘭北部的切爾尼戈夫州發(fā)起佯攻,吸引烏軍主力部隊注意力。
第三階段(10 月 13 日 - 10 月 20 日),由 1.2 萬古巴軍隊與俄羅斯 “瓦格納” 集團的 5000 人組成聯合突擊群,從白俄羅斯南部進入烏克蘭,快速穿插至利沃夫 - 捷爾諾波爾補給線的關鍵節(jié)點,炸毀鐵路橋梁與公路隧道,同時摧毀沿途的烏軍軍火庫與物資中轉站。
為保障行動順利實施,俄羅斯已向白俄羅斯輸送了 300 輛 T-90M 主戰(zhàn)坦克、80 門 “龍卷風” 火箭炮,同時在白俄羅斯明斯克機場部署了 6 架蘇 - 57 隱身戰(zhàn)斗機,用于奪取制空權。
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已公開表示 “支持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允許俄軍借道白俄羅斯領土”,為 “北極星” 行動提供了地理便利。
此外,俄軍還動用了 “獵戶座” 無人機對烏克蘭西部補給線進行持續(xù)偵察,累計飛行時長超過 1200 小時,獲取了詳細的地形數據與烏軍布防信息。
俄軍策劃的 “北極星” 行動及古巴軍隊的參與,引發(fā)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分歧。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記者會上警告 “俄羅斯與古巴的軍事合作可能加劇地區(qū)沖突,北約將加強對東歐成員國的軍事部署”,同時宣布向波蘭、羅馬尼亞增派 2000 名士兵及 12 架 F-35 戰(zhàn)斗機,以 “應對可能的安全威脅”。
美國國防部則發(fā)布聲明,稱 “將向烏克蘭提供額外 1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 100 輛‘斯特瑞克’裝甲車、500 枚‘標槍’反坦克導彈”,試圖幫助烏克蘭加強西部防線。
古巴的軍事行動也遭到部分拉美國家的批評。墨西哥外交部發(fā)表聲明,呼吁 “古巴保持中立,避免卷入國際沖突”,巴西、阿根廷等國則表示 “擔憂拉美地區(qū)的軍事穩(wěn)定受到影響”。
但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古巴盟友明確支持其行動,委內瑞拉總統(tǒng)馬杜羅還宣布 “將向古巴提供 5000 噸糧食與 2000 萬美元人道主義援助,支持古巴的國防建設”。
從戰(zhàn)場態(tài)勢看,“北極星” 行動若順利實施,將嚴重影響烏克蘭的后勤補給能力,可能迫使烏軍從東部前線抽調兵力回防西部,從而緩解俄軍在頓巴斯地區(qū)的作戰(zhàn)壓力。
有軍事分析師指出,古巴軍隊的參與不僅為俄軍補充了兵力,還為其提供了 “非俄羅斯籍作戰(zhàn)力量”,可減少俄羅斯本土的人員傷亡壓力,這種 “國際兵力協(xié)作” 模式可能成為俄軍后續(xù)行動的重要參考。
不過,行動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烏克蘭已加強西部邊境的防御,北約是否會直接介入、白俄羅斯的配合程度等因素,都將影響行動最終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