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這天,歌手李行亮的長文和大S律師的微博,把一樁沉寂一年的綜藝爭議重新拉回公眾視野。
前者撕開網暴傷口,曬出24小時被惡意舉報的截圖;后者直擊要害:“麥琳沒犯任何法,不該承受無休止的懲罰”。這場橫跨一年的輿論風暴,終于在受害者的反擊和旁觀者的仗義執(zhí)言中,露出了最真實的模樣。
事情得從去年的《再見愛人4》說起。李行亮夫婦答應熟人導演邀約時,壓根沒預料到生活會就此失控。那時麥琳已經做了十來年家庭主婦,用大S律師的話說,她 “與社會嚴重脫節(jié),集自卑、敏感、脆弱于一身”。
面對節(jié)目里一眾顏值名氣兼具的嘉賓,這個想證明自己的女人用力過猛了 —— 她在鏡頭前暴露的矛盾與笨拙,被剪成了 “洋相百出” 的片段,成了網友口中的 “小丑”。
節(jié)目播完,道歉的麥琳沒等來理解,卻遭遇了鋪天蓋地的網暴。有人冒充他們的親友編造謠言,有人P出惡意圖片詛咒,更離譜的是,網暴很快從線上蔓延到線下。
李行亮的演出邀約剛公布,就會收到統(tǒng)一話術的舉報,連國慶期間一場與他無關的演唱會,都因無端舉報被騷擾。這些人甚至建群分享 “舉報教程”,細化到該打哪個電話、用什么語氣,每成功搞黃一個工作,還會總結經驗。
一年下來,李行亮的工作幾乎停擺,只剩一場好友邀請的演出能上臺;麥琳的抖音評論區(qū)藏滿辱罵,連他們的孩子都成了攻擊目標,被貼上惡毒標簽。無數個夜晚,夫妻倆坐在沙發(fā)上絕望落淚,卻因簽了保密協(xié)議沒法及時澄清,只能看著謠言發(fā)酵。
李行亮后來用“災后重建” 形容生活:他放下工作承擔家務,麥琳則逼著自己走出家庭,從零開始做自媒體。
沒人想到,那個在節(jié)目里“搞砸工作” 的家庭主婦,真的在廢墟上站了起來。如今的麥琳練出了好身材,學跳舞、做直播,抖音賬號攢下96.4萬粉絲,單場直播觀看量能到889萬。
她再也不用 “各種暗示著要包”,反而在工作里找到了比奢侈品更扎實的價值感。就像大S律師說的,這才是《再見愛人》該有的意義:看見不堪,然后幫助人重生。
可重生的代價太大了。當麥琳在鏡頭前笑著分享生活,當李行亮在籌備新專輯傳遞力量,網暴的黑手仍沒松開。
直到10月13日,李行亮終于不再沉默,工作室同步發(fā)布維權聲明,引用《民法典》第1024條索要公道,律師已經收集好證據準備起訴。幾小時后,大S律師的發(fā)聲更像一劑強心針:“法律講究行為與責任相當,她承受的早已超標”。
這場維權戰(zhàn)里,藏著太多普通人的困境。網暴者躲在匿名賬號后“按鍵傷人”,受害者卻要花大量時間金錢取證;綜藝為熱度放大矛盾,保密協(xié)議又捆住當事人的嘴。但好在有微光透進來:最高法已明確受害者取證難時公安可協(xié)助,李行亮夫婦的反抗也讓更多人看到網暴的危害。
現在再看麥琳的故事,最動人的不是逆襲成“網紅”,而是她終于不用靠任何人證明價值。就像李行亮歌里唱的,他們盼著 “凍僵的往事化作春水流向黎明”。而這場遲到的維權,或許就是那道破冰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