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里,總有人靠著精致的臉蛋一夜爆紅,好像高顏值就是“敲門金磚”。
可偏偏有這么一個人,出身藝術(shù)世家,從小學(xué)習(xí)的演戲?qū)嵙?,卻因長相被導(dǎo)演一次次拒之門外。
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被顏值“拖累”的演員,2008年徹底打了個翻身仗,從此一炮而紅。
她究竟是誰?熬過了多少苦才等到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01藝術(shù)世家的“丑小鴨”
薩日娜的起點,放到現(xiàn)在來看,那就是被前途的光明照得睡不著覺。
別人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她是出生即羅馬。
父親是一位話劇演員,還曾是斯琴高娃的啟蒙老師,母親是編劇,夫妻倆也一直在劇團里工作。
薩日娜從小就跟著父母在劇團里,坐在臺下看著父母和同事們排練。
耳濡目染的,她也對表演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是當過演員都知道里面的辛苦。
起初父母還不同意她走表演這條路,但是薩日娜骨子里對表演的熱愛一直在堅持,時至今日也是如此。
懷揣著表演夢,薩日娜順利地考上了上海戲劇學(xué)院,與高曙光、郭冬臨成了同班同學(xué)。
當時的校園里,俊男靚女一撈一大把,薩日娜在人群中并不起眼。
連她自己都說,自己的外形條件有限,以至于畢業(yè)之后很久都沒有戲拍。
剛畢業(yè)的薩日娜被分配到大同的礦務(wù)局上班,從基層女工做起。
每日和工友的近距離接觸,也讓薩日娜為日后塑造普通工人形象打下基礎(chǔ)。
可原本拿劇本演戲的手如今卻纏起了銅線,這讓薩日娜有點心有不甘。
基層鍛煉結(jié)束,薩日娜立馬收拾行李回北京,想以演員的身份準備大干一場。
可沒想到現(xiàn)實給了他一記重擊。
當她拿著簡歷到處跑劇組、試戲,結(jié)果卻不盡人意。
拒絕的理由基本上就是“顏值不行”。
出身藝術(shù)世家、科班畢業(yè)的實力派,竟然因為“顏值”被一次次拒之門外。
這感覺,就像一個廚藝頂尖的大廚,因為長得胖,連廚房都不讓進,別提多憋屈了。
02“啃夫”6年
屢屢受挫,讓薩日娜的信心跌入谷底。
最艱難的時候,有6年時間沒有戲約,在人才濟濟的背景,沒有工作,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
被現(xiàn)實壓垮的薩日娜,不得不做起其他的工作。
做過文秘、當過報幕員,還曾跟隨侯耀華走南闖北的演小品......
后來,這段經(jīng)歷被媒體僅用6個字概括“在家啃夫6年”,可這其中的溫情,也只有他們夫妻二人知道。
薩日娜的丈夫是她在上戲的同班同學(xué)潘軍,也是她低谷期最堅實的依靠。
面對妻子屢屢受挫,潘軍沒有一句怨言,他扛起了養(yǎng)家的責任,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和信心支撐著這個小家。
因為他始終堅信,他的妻子總有出頭之日。
就連薩日娜自己都想放棄的時候,是潘軍站出來全力支持,不斷地鼓勵她。
因為他知道,薩日娜只是還沒等到合適的角色。
從他們二人之間看到的是面對困境,“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可貴精神。
是夫妻二人在風雨同舟中,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與守護。
潘軍的支持,成了薩日娜在漫長寒冬里最溫暖的一束光,讓她有勇氣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繼續(xù)堅守對表演的初心。
03《闖關(guān)東》演技封神,紅遍全國
生活就是這樣,你只要不撒手,它遲早得給你回響。
1995年,那是薩日娜畢業(yè)的第六年,她終于等到了那個獨屬于她的角色。
短篇電視劇《牛玉琴的樹》讓她一戰(zhàn)成名,這部由薩日娜主演的電視劇獲得飛天獎短篇電視劇一等獎。
但是表面的光鮮也有著演員對自我要求的嚴苛。
為塑造好“治沙英雄”牛玉琴這一農(nóng)村婦女的形象,薩日娜直接跑到荒野沙漠,和人物原型
同吃同住,體驗生活,把自己徹徹底底曬成了西北婦女的樣子。
初次飾演“母親”角色的她,找到了自己的戲路——那些扎根于土地,充滿生命力的女性角色。
從此她成了“母親專業(yè)戶”。
薩日娜的表演下,盡管都是母親的角色,但都各不相同。
《母親是條河》中,她是堅韌不拔,剛毅勤勞的周翠;
《人世間》里,她是任勞任怨,善解人意的李素華;
《孔雀東南飛》里,她又是端莊雍容,頗明事理的劉母;
她演活了不同背景下的母親。
可真正讓她紅遍全國的,走上事業(yè)巔峰的,就是2008年的央視開年大劇——《闖關(guān)東》。
看到《闖關(guān)東》劇本中對“文他娘”的描述:銀盆大臉,粗壯的手指,巨大的屁股擠過去......
薩日娜沒有對這樣描述產(chǎn)生抵觸心理,反而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的母親角色。
果然結(jié)果也沒讓我們失望。
薩日娜塑造的“文他娘”成了國產(chǎn)劇里“母親”角色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她不是完美的,她有潑辣的一面,也有深明大義的時候;她心疼孩子,也能在家族存亡的關(guān)頭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
《闖關(guān)東》的爆火,是薩日娜真正意義上的高光。
憑借“文他娘”這一角色,橫掃了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的獎項。
實現(xiàn)了“一劇三獎”的壯舉。
從無戲可拍到最佳女主角,這條路,她走了近20年。
04她的成功,治好了誰的“容貌焦慮”
回看薩日娜的逆襲之路,她沒有為了迎合時代對女性的審美而去do臉,而是選擇一條“笨路”,堅守自己的底線,然后去打磨演技。
在今天這個“容貌焦慮吃人”的時代,多少人在追求“白幼瘦”的模板里迷失自我?
仿佛美麗有了統(tǒng)一答案。
但薩日娜的故事告訴我們:美麗沒有天花板,自卑才是無底洞。
真正的美麗不是你臉上的黃金比例,而是你對自己價值的絕對認同。
當下,一些閃閃發(fā)光的女性也在一步一步走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聲音。
商界宗馥莉,不靠父親的光環(huán),甘愿從基層做起,用實打?qū)嵉某煽冊谀行灾鲗?dǎo)的商業(yè)世界里闖出一片天;體育界孫穎莎用冠軍證明,實力才是最美的顏值。
她們的成功,都在傳遞一個共同的信號:時代的天平,越來越傾向那些能親手打破劇本,憑實力站穩(wěn)腳跟的女星。
結(jié)語:
她用經(jīng)歷詮釋了:最好的成功,是找到屬于自己的角色,并把它演到極致。
你是否也曾因為不被看好而陷入低谷?又是否等到了那個證明自己的機會?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故事。
部分資料參考:
內(nèi)蒙古廣播電視臺|從內(nèi)蒙古走出的“媽媽專業(yè)戶”——薩日娜
新浪娛樂|薩日娜十年磨一劍 獲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
澎湃新聞|專訪|薩日娜:真誠是最好的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