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塊錢就能吃一頓營養(yǎng)熱乎的飯菜,吃完還能和老伙計們下棋、唱歌,這日子過得比蜜都甜!”近日,松溪縣松源街道東門社區(qū)長者食堂內(nèi)香氣氤氳,老人葉啟華端著剛打好的飯菜,坐在圓桌旁笑意盈盈地說。這個嵌入社區(qū)的“幸福食堂”,正以煙火氣與暖心事,讓老年群體的“養(yǎng)老”日子變成了“享老”時光。
東門社區(qū)作為松溪老城區(qū)的典型代表,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頗高,不少老人因子女在外務工、行動不便等原因,面臨“做飯難、吃飯愁”的困境。“以前自己做飯,炒一個菜要吃兩頓,菜涼了都懶得熱,去菜市場更是要費好大勁?!比~啟華的話道出了許多獨居老人的心聲。為破解這一民生難題,社區(qū)依托“嵌入式”養(yǎng)老服務中心建設長者食堂,通過政府補貼、專業(yè)機構(gòu)運營的模式,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務。
食堂內(nèi),寬敞明亮的就餐區(qū)擺放著圓形餐桌,墻面的健康飲食小貼士格外醒目,防滑地磚與扶手等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拔覀兠刻焯峁﹥扇潈伤匾粶恐芨率匙V,采用蒸、煮、燉的做法,做到少鹽少油,完全貼合老年人的飲食需求?!笔程秘撠熑肆螡榻B道,“老人辦理銀齡會員卡后,享受補貼只需6元就能就餐,面向大眾則定價10元,既保障公益性,也兼顧運營可持續(xù)性。食堂食材每日留存樣品、餐具高溫消毒,更讓老人們吃得放心?!?/p>
餐食之外,這里的“精神供給”同樣暖心。在多功能室內(nèi),幾位老人正切磋棋藝;健身室里,老人們在志愿者帶領下打著乒乓球;每周還有“銀杏樂齡學堂”的書法、快板等課程,讓食堂從“吃飯地”變成了“歡樂園”。
據(jù)了解,該食堂由縣民政和人社局引入蘇州久久春暉養(yǎng)老服務有限公司專業(yè)運營,組建持證上崗的助老員、護理員和心理咨詢師團隊,形成“助餐+助樂+助醫(yī)”三位一體服務模式?!拔覀儾粌H解決老人的吃飯問題,更要通過多元服務填補他們的精神空缺?!绷螡f,食堂的志愿者團隊中既有退休老人,也有年輕居民,大家用陪伴搭建起溫暖的“社區(qū)大家庭”。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探索長者食堂與養(yǎng)老服務相融合的運營模式,讓長者食堂造福更多有需求的群眾。”松溪縣民政和人社局副局長葉明表示。(供稿單位:松溪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陳帥松 徐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