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幻影2000戰(zhàn)斗機,臺灣省稱其為“幻象戰(zhàn)機”,是法國達索公司在1975年開始研制的第三代戰(zhàn)機。
當時法國決定研發(fā)一款新戰(zhàn)機替換掉老式的幻影3和幻影F1,此時的世界各軍事強國正在從第二代戰(zhàn)機到第三代戰(zhàn)機過渡,當時對于三代機,就像之前我們對于六代機一樣,概念模糊,技術指標和路線不怎么明確。
就在這個環(huán)境下,第一架原型機在三年之后就首飛了,到了1983年,量產型號的幻影2000開始服役法國空軍。
這架飛機與當時的F16、F15、米格29等一系列飛機相比,走的是小而精路線。難能可貴的是,當時世界各國研制戰(zhàn)機,設計風格都喜歡參考美蘇,而法國卻走了自主設計之路。
幻影2000延續(xù)了早期幻影3相同的“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這是它最顯著的外形特征。在機體兩側,是帶中心半錐體的進氣口。這種設計,在超音速時阻力較小、結構重量輕、也節(jié)省了空間,制造工藝上比較簡單。不過也有缺點,在低速飛行時,例如起降性能相對傳統(tǒng)布局戰(zhàn)機要差一些,幻影2000的起飛滑跑距離比同類機型要遠。
為了改善性能,幻影2000應用了電傳操縱、放寬靜穩(wěn)定度和復合材料等先進技術。
它的機體尺寸不大,比我國的殲10還要小一些,機長14米出頭,機高5.2米,空重約為7.5噸,最大起飛重量可到17噸。動力上,幻影2000用的是一臺斯奈克瑪M53-P2加力渦扇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是法國自行研制的,最大推力約為9.5噸。比同為三代機的殲10C的發(fā)動機推力要小很多,但是考慮到它比殲10C早出生二三十年,這點倒是可以理解。
幻影2000在高空時速度最快可以達到2.2馬赫,在低空一般是進行亞音速巡航,速度1100公里/小時。唯一的缺點是它的戰(zhàn)斗半徑太短,只有700多公里,算得上是“機場保衛(wèi)者”。但是法國國土面積不大,相當于我國四川與重慶的總和,800多公里對法國人來說夠用,對世界上絕大數國家和地區(qū)來說,幻影2000也足夠用了。
與現(xiàn)在的陣風一樣,幻影2000也具備多任務性,配備兩門30mm機炮,腹部外加機翼,掛點總共有9個,這樣的小體型飛機已經很不錯了得,要知道我國的殲16才12個,掛點多也是它多任務性的體現(xiàn)。
可掛彈種主要包括“魔術”R550近距格斗導彈、“超530”中距攔截導彈,后期型號可以用“米卡”中程空對空導彈,具備發(fā)射后不管能力。在對地攻擊時,有AS 30激光制導空地導彈、SCALP-EG防區(qū)外巡航導彈等精確制導武器,它甚至可以掛載“火箭巢”,用來殺傷地面裝甲目標還有步兵。
幻影2000的雷達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是非常落后的,早期版本用的是RDM多普勒雷達,高空時探測距離對5平方米的目標有110公里,這是很弱的,為什么這么講?殲10C的雷達反射在2平方米以下,估計摸到50公里距離。幻影2000的早期版本都發(fā)現(xiàn)不了,后期改進版的雷達性能提升了一些,具備多目標追蹤與空地模式切換能力,并擁有下視和下射功能,可同時跟蹤8個目標,探測距離130公里。
幻影2000在20年前還屬于先進戰(zhàn)機,以前很多人最喜歡把它拎出來和我國的殲10作比較。實際上,即便是殲10的初代版本,也要比幻影2000強。
為什么和非要和殲10做比較?
幻影2000問世以后,法國就往全世界推銷,總共賣出了600多架,我國的臺灣省在1992年與法國達索公司簽訂協(xié)議,以非常高的價格購買了60架,當時花了很多錢。
2021年,一名灣灣的幻影2000飛行員喊話大陸,“想擊敗幻象?不好意思,你只能靠幻想” !很多軍迷表示被氣笑了,2021年我國殲20已經服役,更不用說還有殲16、殲10C,這人是怎么敢口出狂言的?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名飛行員后來開著幻影2000出事了。
殲10C未來如果真的與幻影2000碰面,不知道能打出什么樣的戰(zhàn)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