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河南省招待所的劉主任,像往常一樣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午后時分,準備小憩一下的他看到當天的《人民日報》,就隨手翻了翻,可就在這時,報紙上的尋人啟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報紙上的照片,竟然和自己身邊的清潔工長得一模一樣,可報紙上說他是特等功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1953年9月的一個下午,河南省的一家招待所內(nèi),客人來來往往,工作人員忙碌著清掃、接待,但這并未影響到劉主任。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內(nèi),劉主任坐在床邊,準備小憩片刻,可是,在他倚靠在床頭的那一刻,目光卻無意中掃到了桌上的《人民日報》。
他伸手拿起報紙,隨意翻看了幾頁。在經(jīng)過幾則普通的新聞報道后,劉主任的目光被一則尋人啟事吸引。
那是一則關(guān)于志愿軍英雄的尋人啟事,文章中提到,有一名曾在朝鮮戰(zhàn)場上立下特等功的士兵,現(xiàn)如今下落不明,部隊急切尋找他的下落。
此時,劉主任正欲翻頁,卻突然愣住了,報紙上照片中的年輕戰(zhàn)士,讓劉主任感到一絲熟悉感。
他不禁仔細凝視著照片,腦海里不斷回憶著各種可能的面孔,但就是想不起來。
這時,報紙上那行文字映入眼簾:
“26軍政委李耀文,現(xiàn)尋找在朝鮮戰(zhàn)場立下特等戰(zhàn)功的失蹤戰(zhàn)士——雷保森。”
雷保森……劉主任低聲念著這個名字,心中猛地一震。
他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一張熟悉的面孔,但那并不是這篇報紙上年輕戰(zhàn)士的照片,而是招待所院子里那個總是默默無聞、日復一日打掃的清潔工——老雷
老雷是招待所的清潔工,平日里總是低著頭,沉默寡言,劉主任記得老雷曾在某次閑談中提到過自己的名字,就叫雷保森。
招待所的清潔工竟然和部隊正在尋找的志愿軍英雄同名同姓,這是巧合嗎?
可是報紙上的照片也有幾分眼熟,劉主任仔細看了看照片,發(fā)現(xiàn)報紙上那名戰(zhàn)士雖然眉眼之間更顯英俊,但確實和老雷有相似之處。
這不禁讓劉主任心生疑問:難道這位在自己眼前無聲掃地的清潔工,真的是那位在朝鮮戰(zhàn)場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
如果真的是他,他怎么會來到這里,成為一名普通的清潔工?
劉主任立刻決定要弄清楚這個謎團,他放下報紙,心情激動,沖出房門,直接走向院子的走廊。
烈日下,院子里的老雷正默默掃地,劉主任走到他面前時,輕聲招呼:
“老雷,稍微休息一下,我們聊會兒?!?/p>
老雷抬頭看了看,似乎有些詫異,但還是點了點頭,將掃帚放在一邊。
兩人并排走進了劉主任的辦公室,劉主任倒了杯茶,遞給了老雷。
“老雷,你以前當過兵嗎?”劉主任輕聲問道。
老雷似乎愣了一下,低頭沉默了片刻,隨即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是的,當過一段時間的兵?!?/p>
劉主任心中的疑慮依然未解,決心繼續(xù)追問:
“雷保森,那個失蹤的英雄,你有沒有聽說過?”
老雷的眼中閃過一絲驚愕,他的神色瞬間變得凝重,沉默了一會兒,終于低聲說道:
“他們要找的雷保森,確實是我。”
劉主任心中的猜測已經(jīng)證實,眼前這個看似平凡的清潔工,正是那位英雄——雷保森。
可他曾經(jīng)是戰(zhàn)場上的英雄,又是怎么來到這個招待所當了不起眼的清潔工的呢?
劉主任辦公室里,老雷緩緩開口,開始講述著自己的過去。
老雷原本姓李,家里窮,父母都是農(nóng)民,靠給地主干活掙錢糊口,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為了反抗地主的欺壓,就帶著家人逃到了河南上蔡。
因為生活所迫,他的兩個姐姐給人當了童養(yǎng)媳,父母也在他5歲那年先后去世,從那以后他就只能沿街乞討為生。
6歲那年,經(jīng)過別人介紹,他給一個姓雷的男人當了義子,從此他也就改姓雷了。
但雷家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他十幾歲就開始給地主當長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一個解放軍偵察員,他看雷保森很有氣力,就勸他去參軍。
就這樣,雷保森在這位偵察員的介紹下,加入了山東的地方武裝,1948年,他所在的地方武裝接受改編,他也成了解放軍的一員。
加入解放軍后,雷保森成了一名機槍手,先后參加了很多場戰(zhàn)役,在淮海戰(zhàn)役中還立了二等功。
1950年,雷保森隨部隊進入朝鮮,成為志愿軍的一員,擔任26軍9連4班班長。
1951年,他參與了七峰山戰(zhàn)役,七峰山是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高地,美軍的機械化部隊正在向此進發(fā),企圖通過這條道路進攻我軍陣地。
雷保森帶領(lǐng)著僅有九人的班組,奉命堅守299高地。
面對敵人的重兵壓境,他帶領(lǐng)戰(zhàn)士們利用地形優(yōu)勢,在斷崖處挖掘了月牙形戰(zhàn)壕,布置了隱蔽的陣地。
3月27日,美軍的機械化部隊終于如約而至,雷保森和戰(zhàn)友們在敵軍進入伏擊范圍后,毫不猶豫地展開了攻擊。
他們的火箭彈準確打中了敵軍的第一輛坦克,隨后,雷保森和戰(zhàn)士們使用手榴彈摧毀了敵人的其他裝甲車輛。
這一戰(zhàn)贏得非常漂亮,雷保森因此被記特等功一次,可就在第二天,他和戰(zhàn)友們就遭到了敵軍的報復。
第二天,當其他部隊開始轉(zhuǎn)移時,雷保森所在的連隊奉命留守阻擊,但美軍的攻擊太過猛烈,戰(zhàn)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直到最后,雷保森帶領(lǐng)的4班只剩下他和另一名戰(zhàn)士,在掩護戰(zhàn)友滑下山坡后,他為了不當俘虜,跳下懸崖。
跳崖后,雷保森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被山下的朝鮮人民救起,送到了醫(yī)院,不久后回到國內(nèi)進行治療。
但他的連長卻以為他已經(jīng)犧牲了,于是就上報了他陣亡的消息,還給他開了追悼會。
但后來29軍政委李耀文將軍為雷保森記功時,發(fā)現(xiàn)戰(zhàn)后收拾戰(zhàn)場時沒找到他的尸首,覺得他還有生還的可能,就決定登報尋找他。
而此時的雷保森,回國之后,沒能及時聯(lián)系上部隊,再加上身上有很多傷,就決定回到老家休養(yǎng),還找了個招待所清潔工的工作維持生計。
直到1953年,26軍政委李耀文尋找雷保森的尋人啟事登在了報紙上。
招待所的劉主任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每天默默無聞的清潔工竟然是特等功臣。
不久之后,劉主任向上級報告了雷保森的身份,部隊迅速做出反應(yīng),派人前往招待所接他回部隊。
雷保森回到了曾經(jīng)的部隊,接受了屬于自己的榮譽,還受到了毛主席和彭老總的接見。
雷保森的事跡不僅展現(xiàn)了個人的英勇,也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無數(shù)默默奉獻的英雄們的共同精神。
在戰(zhàn)火中,他們或許沒有留下名字,但他們的奮斗和犧牲,卻為國家贏得了尊嚴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