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朱拉尼麾下的大軍在敘利亞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在極短的時間里,就成功擊敗有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前總統(tǒng)阿薩德,并順利成為了大馬士革的主人。而在朱拉尼入主敘利亞之后,敘利亞很快與西方尤其是美國改善了關(guān)系,再加上俄羅斯至今還一直庇護著阿薩德,這使得朱拉尼與莫斯科的關(guān)系一直并不是很好,不過,目前來看,這一情況很有可能會有所改變。
根據(jù)相關(guān)媒體的公開消息,敘利亞現(xiàn)任領(lǐng)導(dǎo)人沙拉(朱拉尼)將于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會晤俄總統(tǒng)普京。這是沙拉自去年推翻阿薩德以來首次訪問俄羅斯。敘利亞新當局與俄羅斯之間展開高層級外交互動,這對于至今依然接受莫斯科庇護的阿薩德而言,絕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么既然如此,朱拉尼為何急于與俄羅斯改善關(guān)系呢?俄羅斯又為何會同意朱拉尼訪俄呢?
其實,目前俄羅斯與敘利亞新當局之間,還是存在不少利益共通點的,雙方確實也有“談”的基礎(chǔ)。首先來說,俄羅斯最希望的,還是能夠保住自己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在阿薩德逃往俄羅斯,敘利亞一夜變天之后,敘利亞當?shù)匾廊挥卸碥姶嬖冢碥娫跀⑽鞑康乃枅D斯海軍基地和赫邁米姆空軍基地目前依然得到了保留。
對于俄羅斯而言,這兩處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在中東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有這兩個軍事基地在,那么俄羅斯就依然還是中東的重要玩家,俄方還可以憑借駐敘基地輻射非洲,眺望南歐。而俄方要想保住基地,就只能與朱拉尼談。
而朱拉尼其實也有求于普京。在敘利亞變天之際,以色列加強了對敘利亞的軍事干涉,以軍不僅多次對敘利亞發(fā)動空襲,而且還擴大了在敘利亞西南部被占領(lǐng)土的范圍。此外,以色列還大力扶持在敘利亞南部的德魯茲人,并企圖使得德魯茲人在敘南部蘇韋達省、德拉省等地圈地自萌,對抗朱拉尼。因此,朱拉尼也希望俄羅斯能夠支持敘利亞反對以色列的軍事干涉。
在外交上,朱拉尼自封“敘利亞總統(tǒng)”之后,承認其合法性的國家寥寥無幾。而俄羅斯作為五常大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擁有一定的影響力。若是俄羅斯能夠承認朱拉尼的合法性,這對朱拉尼而言的意義顯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俄羅斯承認阿富汗塔利班之后,朱拉尼顯然是有些眼紅的。
當然了,朱拉尼對俄羅斯也是有要求的,有消息人士稱,在訪問俄羅斯期間,沙拉將正式要求俄方移交敘利亞前總統(tǒng)阿薩德。據(jù)報道,在敘利亞新當局上臺后,朱拉尼多次表示要追究阿薩德家族的“罪惡統(tǒng)治”,今年9月底,大馬士革法院還對阿薩德發(fā)出了缺席通緝令,計劃通過國際刑警組織追捕他,將其引渡回敘利亞境內(nèi)“接受正義裁決”。不過,阿薩德至今為止還依然受到俄羅斯的庇護,這顯然也讓朱拉尼寢食難安。
若是俄羅斯與朱拉尼之間的互動日漸頻繁,雙方之間的合作逐步建立之后,阿薩德顯然會迎來大麻煩。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也不會輕易交出阿薩德。俄新社10月14日報道,當?shù)貢r間周一,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目前阿薩德一家人的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他們在莫斯科安全生活”。很顯然,俄羅斯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那就是要“力?!卑⑺_德。
其實,俄羅斯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態(tài)度,也是情有可原的。在俄烏沖突之后,俄羅斯的主要精力和資源都不得不被投放在烏克蘭,這對俄羅斯的全球盟友體系是巨大的沖擊。不少原本與俄羅斯關(guān)系不錯的勢力都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并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危機感。俄羅斯力保阿薩德,其實就是在彰顯自己的態(tài)度。若是有朝一日阿薩德被出賣,那么俄羅斯的一眾盟友想必也都會看在眼里,因此,俄羅斯為了保障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信譽,大概率還是會極力保障阿薩德及其家人的安全。
阿薩德其實也很“聰明”,近期有消息稱,阿薩德目前正在莫斯科的公寓里沉迷電子游戲,這可能就是阿薩德的一種“自我污名化”的手段,阿薩德很有可能是希望以此告訴朱拉尼,自己并無爭奪權(quán)力的心思。
如今敘利亞經(jīng)濟殘破,安全形勢依舊脆弱,國家重建、糧食援助、能源供應(yīng)乃至外交承認,都離不開俄羅斯的支持。朱拉尼其實也不敢過于得罪莫斯科,因此,在阿薩德的移交問題上,俄羅斯堅持己見的概率其實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