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沒有父母托底,沒有外力幫助,凡事只能靠自己的大學生,千萬不要迷戀信息差,迷戀認知提升,因為沒有用。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認知太高不是啥好事,你會把一切東西給它合理化,很容易找到不做這件事情的借口。
天天看各種信息,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礙你做事的執(zhí)行力,導致你最后什么事情都沒做成。你最應該做的是把有限的注意力給拉回來,嘗試聚焦,聚焦在某一件事情上,聚焦在那一兩個決定你核心成敗的關鍵要素上。
為什么你在大學定的目標總是以失敗告終?就是因為我們做了太多不重要的小決策,從不聚焦。今天這個你聽完,我保證可以極大提高你做成事的概率,不再有執(zhí)行力的問題。
你看為什么有錢人都喜歡招秘書、請助理?難道是“有事秘書干,沒事干秘書”?不是吧?是因為他們都意識到時間和能量才是成事的關鍵。富人的邏輯并不是有錢了才請助理,而是因為請了助理才能騰出手來賺更多錢。
助理的核心價值在于幫他們處理那些不重要但耗神的日常決策,從而幫他們避免決策疲勞。沒錯,決策疲勞。你每做一個決定,無論多小,都在消耗你的意志力和精力。決策越多,意志力下滑就越明顯,人也更容易感到疲勞。
就比如你明明一天也沒干多少事,但回到寢室后還是累得不想動,就是因為你做的決策太多了。從早上吃什么,穿哪雙鞋,中午去哪個食堂,朋友圈要不要給他點贊,晚上去圖書館還是去打打球?
這么多小事加在一塊兒,就悄悄耗盡了你的大部分精力和能量,導致你在大事上反而沒有精力做高質量的決策。跟風考研考公,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壓根不適合,還錯過了校招和應屆生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搞得窮困潦倒。
就比如備考英語四六級這件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要背單詞,要刷真題,大家也是這么干的。然后呢?開始糾結:真題,我到底是買星火的還是華研的;背單詞,我到底是用百詞斬還是不背單詞;看網(wǎng)課,我到底是看劉曉燕還是新東方的?這些真的重要嗎?
接著咱們說解決方法,到底怎么做才能提升我們做成事的概率。
一、優(yōu)化你的信息源,打造自己的信息繭房。信息太多,只會分散你的注意力,阻礙你做事的執(zhí)行力。就比如你真打算考研,你一打開手機就刷到“學歷貶值,考研沒用了”,那這時候你還要不要繼續(xù)考研呢?所以最好取關所有娛樂類、八卦類、制造焦慮類的賬號和博主,他們只會影響你備考的狀態(tài)。只關注可以提升你能量、價值觀一致的、能帶來高質量信息的賬號,打造屬于你自己的信息繭房。
二、把不重要的小事給標準化、流程化,用習慣去駕馭它們,而不是用意志力。比如我就固定吃一個食堂,選三個喜歡的窗口,來回換口味就可以了。我剪視頻也是一樣的,音樂、特效、濾鏡、參數(shù)這些全部標準化,每次直接一鍵應用即可。如果你現(xiàn)在處于備考狀態(tài),那你首要任務就是通過考試,千萬不要在吃穿上浪費時間,衣服和食物固定幾個選項就行了。用習慣去駕馭它們,時間久了,你會對自己的生活有一種輕松的掌控感。
三、識別并全力解決主要矛盾。人生就那么一兩個主要矛盾,把它解決了,其他次要矛盾會自動一起消失,難道你沒發(fā)現(xiàn)嗎?比如你想職業(yè)就業(yè),那你的主要矛盾是刷實習,這個解決了,其他的什么績點低、沒拿過獎、不是黨員這種次要矛盾還重要嗎?直接一起消失了。
教員都說了,要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次要的甚至都可以不做,因為不做也對整件事情的成敗沒啥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