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全球軍事觀察領域因美國軍事專家威廉·施萊佛的一則預測,在當時一經發(fā)布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震動,其論斷也迅速成為國際戰(zhàn)略界熱議焦點。
這位前國防部分析師在社交媒體平臺發(fā)布長文,基于對北約與中俄軍事能力的量化對比,得出一個驚人結論:若雙方爆發(fā)全面常規(guī)戰(zhàn)爭,北約將在10年內因裝備耗盡、生產斷檔和戰(zhàn)略失衡陷入“去軍事化”困境。
施萊佛的分析先從最實在的彈藥說起,這玩意兒可是打仗的“硬通貨”,沒它再先進的武器也是擺設。他團隊追蹤了北約成員國的軍工產能后發(fā)現,現在北約手里的現役導彈庫存,真要是打高強度戰(zhàn)爭,頂多撐30天就見底了。
就拿美國的“戰(zhàn)斧”巡航導彈來說,2024年一整年才造了不到500枚,可中國同類導彈的年產量早就突破2000枚了,光這一項產能就差了4倍多。
更要命的是北約的供應鏈,跟個“組裝廠”似的,零件來自全世界各地,其中70%的稀土材料得從中國買,40%的微電子芯片靠臺積電這些亞洲企業(yè)供應。
要知道,稀土是造導彈、雷達的關鍵東西,連穿甲彈、夜視鏡這些裝備都離不開一種叫“銻”的礦物,而美國幾乎全靠從中國進口這種礦物,自己國內早就沒礦可采了。真到了沖突的時候,這些供應鏈隨便斷一處,導彈生產線就得停工。
反觀中俄這邊,早就把產能和供應鏈攥在自己手里了。中國建了地下化的導彈生產基地,2025年東風系列導彈的年產量比2020年翻了3倍還多;俄羅斯把“伊斯坎德爾-M”導彈生產線改造成軍民融合模式,現在每周能穩(wěn)定造出48枚。這一對比就很明顯了:北約打光庫存就沒后續(xù)了,中俄卻能源源不斷地造新彈,耗都能把北約耗垮。
光有彈藥堆頭還不夠,現代戰(zhàn)爭拼的是“協(xié)同作戰(zhàn)”,能不能把武器的威力擰成一股繩,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施萊佛特別點出,中俄的軍事合作早就不是“各打各的”,而是形成了體系化的聯動能力,這在2025年“北部聯合-2025”演習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次演習中,中俄第一次實現了“戰(zhàn)略預警-目標分配-火力協(xié)同”的全鏈條打通。中國的天鏈衛(wèi)星系統(tǒng)負責實時傳送目標數據,相當于給武器裝上了“千里眼”;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tǒng)精準定位,確保打擊不跑偏。
兩國聯合指揮部坐在一塊兒,同步完成了32個批次的打擊任務規(guī)劃,這套流程走下來,在反艦作戰(zhàn)里簡直是“一擊致命”的招術。其實這也不是偶然,中俄從2012年就開始搞“海上聯合”演習,2025年8月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練了聯合防空、反潛這些硬科目,合作早就成了常態(tài)。
這種體系化配合,北約現在根本拿不出來。北約雖然有32個成員國,現役軍人超300萬,2025年還有23個國家把GDP的2%砸在國防上,但成員國各自有小算盤,武器裝備的型號、通信系統(tǒng)都不統(tǒng)一。
真到了戰(zhàn)場上,你用你的雷達,我用我的導彈,數據傳不起來,目標分不明白,就算人多裝備多,也只能是“一盤散沙”。
施萊佛在分析里著重提了??疹I域,說這是北約最快“掉鏈子”的地方。就拿美國海軍的航母來說,表面上有11艘,看著挺唬人,可實際上能隨時拉出去部署的只有5艘。
而且每艘航母得配70架艦載機才能形成作戰(zhàn)群,就算勉強湊齊,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體系早就織成了完整的“殺傷鏈”,航母在哪兒都能被盯上。
更讓北約頭疼的是無人作戰(zhàn)體系的沖擊。中國的“攻擊-11”和“彩虹-7”無人機組成打擊群,一次出動的成本只有有人戰(zhàn)機的1/8,既能偵察又能打擊,還不怕人員傷亡。北約雖然也在搞無人機,但產能和成本都沒優(yōu)勢,真打起來,光是無人機的消耗就能讓他們吃不消。
說到底,現代戰(zhàn)爭拼的還是工業(yè)生產能力,這正是北約的“老毛病”。中國造船業(yè)2024年造了370萬噸民用船的同時,還交付了23艘軍用艦艇,其中包括2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和4艘055型驅逐艦。
可北約這邊,別說造新艦了,就算裝備打壞了都沒錢修——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算過一筆賬,重建戰(zhàn)損裝備得花1.2萬億美元,這比美國2025年的國防預算還多30%。
施萊佛的預測不是危言聳聽,畢竟北約現在面臨的是“彈藥不夠、協(xié)同不行、工業(yè)跟不上”的三重困境。要是真跟中俄爆發(fā)沖突,前30天靠庫存撐著,之后產能跟不上、供應鏈斷了、裝備修不起,10年內被“去軍事化”,還真不是沒可能。
參考資料:美國專家:在與俄中發(fā)生戰(zhàn)爭的情況下北約在10年將被去軍事化》——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