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紅海中,成立不足三年的方程豹品牌的發(fā)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樣本:它用一年多的時間,上演了一場從月銷量不足兩千到突破兩萬的“絕地逆襲”。今年9月方程豹銷量為24,121輛,環(huán)比增長48.3%,同比增長344.9%,首次月銷量突破2萬輛。
從最初主打小眾硬派越野賽道的默默無聞,到如今多款車型躋身細分市場前列,回看方程豹品牌發(fā)展背后,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生存邏輯: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方程豹用“三次轉型”來詮釋新品牌是如何“活下去”的。
第一次是用價格換取生存空間
2023年11月,方程豹首款車型豹5(參數(shù)丨圖片)以28.98萬元-35.28萬元的售價區(qū)間入市,攜比亞迪自研的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與云輦-P智能系統(tǒng),試圖在硬派越野市場開辟新格局。然而現(xiàn)實很快給這個新品牌上了一課:先于其三年布局的坦克系列已形成用戶沉淀,坦克300不到20萬元的起售價更是形成了明顯的價格壁壘。
豹5上市后銷量始終在低位徘徊,除首月達到5203臺外,多數(shù)月份銷量僅維持在2000多臺,生存壓力肉眼可見。面對開局不利的困境,方程豹在2024年7月果斷按下“價格重置鍵”,宣布豹5全系降價5萬元,售價區(qū)間降至23.98萬元-30.28萬元。
這一決策瞬間引發(fā)市場震蕩:一方面,降價直接擴大了豹5的受眾人群,迅速激活了潛在需求,讓豹5訂單量提升;另一方面,也因與此前“價格穩(wěn)定”的承諾形成反差,引發(fā)部分老車主的不滿。
這場充滿爭議的降價,本質(zhì)上是方程豹的“生存突圍戰(zhàn)”。降價不一定能活,但不降價一定就是死。對于新品牌而言,沒有銷量支撐,品牌口碑無從談起。與其在保持調(diào)性中緩慢被消耗,不如以短期口碑代價換取長期生存可能。
事實證明,這次“斷臂求生”為方程豹贏得了關鍵的喘息之機。降價后的豹5逐漸穩(wěn)定在月銷4000-5000臺的水平,為品牌后續(xù)發(fā)展筑牢了基本盤。以生存優(yōu)先,成為方程豹進化之路的起點。
第二次進化是開放合作補短板
2024年,方程豹又做出了一個出乎行業(yè)意料的決策:在旗艦車型豹8上搭載華為ADS 3.0高階智駕系統(tǒng),成為比亞迪旗下唯一與華為開展智駕合作的車型。
為什么會出乎意料呢?因為這一選擇打破了外界對“自研車企拒絕外部技術”的固有認知——畢竟比亞迪與吉利等自研能力較強的車企一樣,始終以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為發(fā)展基石。
但方程豹的考量有著清晰的現(xiàn)實邏輯:硬派越野場景對智駕的需求具有特殊性,需要兼顧復雜地形識別與車身姿態(tài)控制,而華為在高階智駕領域的技術積累與數(shù)據(jù)沉淀,能幫助豹8快速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
更深刻的是,這次合作為方程豹構建了“自主+合作”的雙重技術路徑。方程豹并未因合作放棄自研,而是通過與華為的聯(lián)合開發(fā),既借助華為的流量與技術快速破圈,又為內(nèi)部智能技術研發(fā)提供了參照與競爭壓力,“兩條腿走”更穩(wěn)。
這是一種不執(zhí)念于“技術潔癖”的開放心態(tài),也讓方程豹在智能賽道上補齊短板,實現(xiàn)了“彎道加速”。
第三次進化是打破小眾市場局限
硬派越野賽道本身的小眾屬性,注定了單一產(chǎn)品線難以支撐品牌的持續(xù)成長。方程豹在站穩(wěn)腳跟后迅速意識到:想要真正“活下去”,就必須跳出小眾圈層,在主流市場尋找增量空間。2025年,鈦系列的推出標志著方程豹完成了從“小眾玩家”到“大眾競爭者”的關鍵蛻變。
4月上市的鈦3以13.38萬元的起售價,直接切入15-20萬級主流純電SUV市場,徹底打破了方程豹“高端越野”的刻板印象。這款定位“城市通勤+周末輕越野”的車型,精準擊中了Z世代的核心需求:既保留了方盒子的個性化設計,又通過純電動力系統(tǒng)降低了使用成本,也迅速成為年輕消費群體中的“科技潮品”。9月鈦3銷量達到8900多臺,穩(wěn)定躋身細分市場前三。
9月份鈦7的到來,則進一步完善了產(chǎn)品矩陣,以30萬元以內(nèi)的價格,填補了豹5與豹8之間的主流市場空白。方盒子造型,但更偏向家庭用車,打破越野和家庭的“二元對立”。這款車型上市僅用半個多月就實現(xiàn)8000多臺銷量,在產(chǎn)能受限的情況下仍拿下方盒子車型排行榜第二名,展現(xiàn)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從豹系列的硬派越野到鈦系列的主流通勤,方程豹通過“高低搭配”的產(chǎn)品布局,將用戶群體從越野愛好者擴展至都市青年、家庭用戶等更廣闊的圈層,也讓方盒子車逐漸走向主流市場。
水滴汽車認為,方盒子造型的車在未來是最有機會成為一個新的主流細分市場。因為電動化革命解決了其能耗和空間局限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方程豹的三次轉型,看似路徑不同,實則遵循著一致的生存邏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靈活應變破局。
方程豹的故事遠未結束,但其三次轉型也為中國汽車品牌提供了寶貴啟示:活下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而生存。
在行業(yè)洗牌加速的今天,沒有哪個品牌能夠依靠單一定位或技術路線一勞永逸。方程豹的務實與靈活,也展現(xiàn)了新一代中國汽車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始終正確,而在于快速求變,積極調(diào)整的能力。
在新能源叢林法則中,活下去才是勇敢者的游戲。方程豹正在證明自己就是那個“勇敢者”。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