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人家老公,一個月交給老婆多少錢?”
“你怎么不看看網(wǎng)上那些情侶,人家紀念日怎么就知道買禮物請吃飯,你怎么什么都沒有?”
“你根本不如xx的老婆,她又照顧孩子又上班的,還能抽空化妝打扮的,你怎么不學一學?”
這些話語,看似扎心,實則卻是某些夫妻或者情侶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他們總是下意識將自己的期待值拉滿,認為伴侶應當是一個“六邊形戰(zhàn)士”:
既要長相不差身材優(yōu)越,又要事業(yè)有成能夠賺錢;既要性格溫柔待人和善,又要家務精通孝敬父母。
這簡直是要求“仙女仙男”下凡,而有這些要求的人卻顯然沒有考慮過,自己配不配得上這樣的“全能伴侶”呢?
如果你如今正處于一段類似的“高標準嚴要求”的關系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關系會讓你越來越疲憊。
在婚姻中,伴侶再優(yōu)秀、再好看、再令人心動,也遠遠不如找一個對你的期待值比較低的伴侶。
你不用一直追趕另一半的高期待值,對方也會將情緒價值和成就感送到你的眼前。
一、期望落差
中國人的一生可謂是“被比較的一生”,小時候家長讓我們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工作中領導讓我們多看看別的優(yōu)秀員工。
結婚了伴侶還要讓我們多學學別人家的老婆/老公。
可是,設定目標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努力完成目標,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拿目標當“許愿清單”。
這個月賺五千塊錢,下個月就敢讓自己努努力賺五萬。
當我們對于伴侶抱有較高的期待值,希望對方事業(yè)成功、做人有道德、情緒穩(wěn)定、能干家務等等的時候。
你其實無形之中就為兩個人都套上了枷鎖。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位媽媽沒辦法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兼顧美容和鍛煉;
一位爸爸也不能在經常加班出差賺錢之余兼顧家庭和情緒價值。
就算很多人已經非常優(yōu)秀了,可是只要另一半的期待值一直在往上漲,他們就一直無法滿足,甚至產生失望、怨恨等等負面情緒。
心理學將這樣的狀態(tài)稱之為“期望落差”,也即個體感知到的現(xiàn)實和理想狀態(tài)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越大,個體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就會越多。
他們的邏輯在于:你這個月能賺五千,下個月努努力就能賺七千;下個月能賺七千,說明再努力一點可以到一萬;
按照這個不斷拔高的期待值來說,再“努努力”,說不定還能沖一沖福布斯排行榜。
其實,這樣的期望本質上就是人性的貪念,只要永遠學不會滿足,他們的沉重期望就會永遠壓在伴侶的身上。
與此同時,他們的期望也不會指向自己,自己不愿意努力,反而時時刻刻鞭策別人,這不就是“雙標”嗎?
如果你有一個期待值比較低的伴侶,那么ta對你就不會有那么多“應該怎樣”的要求。
你不用一直追趕,一直滿足對方的大胃口,一直“被評判”,無法證明自己。
你的每一個小成就,都會成為對方口中值得夸贊的長處,你會更容易感受到被認可、被滿足,這段關系也才算得上是真正有價值。
二、對伴侶的接納
你是否真正明白“愛情”的意義?
真正的愛情,不是對自己的伴侶要求這、要求那,讓伴侶匹配自己的需求,關注自己的情緒。
而是需要你對伴侶無條件包容、接納,你需要接受著這個人本來的樣子、所有的優(yōu)點和缺點。
換句話說,不是因為你的伴侶做了什么,而是因為ta本身是誰。
這就像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提出的“無條件積極關注”一樣,一個人被認可、被賦予價值,并不因為任何的附加條件。
僅僅因為ta是一個人,我們就應該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放在伴侶身上更是如此,在婚姻中最穩(wěn)固的基石是“安全感”。
只有我們對伴侶無條件關注、無條件接納,才能夠讓伴侶切實感覺到自己“正在被愛”,從而產生安全感。
如果你不理解這是什么概念,那么就將你的伴侶想象成一個小孩子。
小孩子今天吃飯很香,值得表揚;小孩子很乖不鬧人,值得鼓勵;小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你,同樣是個進步。
這樣的低期待值,不會為伴侶帶來任何的壓力,那么伴侶反而能夠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中去努力、去為了維持這樣幸福的生活而做出優(yōu)異表現(xiàn)。
三、最重要的是適配
很多人并不明白,十全十美的人或許存在,但不會為了我們普通人而存在。
所以,我們尋找伴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最需要對方的哪一個特質,并且可以為了這個特質忽視其他的一切?
比如,某人是“顏控”,那么ta最需要的就是長得好看的伴侶,只要看到漂亮的容顏,就可以忽略掉其他的一切。
又或許,某人需要伴侶能夠有責任心,那么ta就只在意自己伴侶能否分擔家庭責任,而不在意長相、家境等等。
如果你是非常有錢的富二代,那么你可以選擇那些能提供給你情緒價值的人。
如果你是喜歡追尋自由生活、熱愛藝術的人,那你就需要一個能懂你、能尊重你愛好的人。
這就是適配的重要性,你依據(jù)你的要求去尋找符合的對象,兩個人性格相似、層次合適、價值觀也吻合,各方面都能滿足。
自然而然對另一半的期待值就降低了。
所以,當我們將目光放在自己的伴侶身上時,與其過多關注對方是否優(yōu)秀到符合你的期待,不如關注:
“我們的性格是相互包容還是相互沖突?”
“我們的價值觀是否一致?”
“我們在面對壓力和問題時,是否能彼此理解、共同成長?”
真正讓一段關系走得更加長遠的,從來都是兩個人在一起時能不能感覺到安全、溫暖、被理解、被接納。
選對的人,永遠比督促“錯的人”更加重要。
-The End - 作者-專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