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氣
今年上海5月12日入夏,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足足158天!這是徐家匯站史上第二長的夏天,期間還有54個高溫日(1873年以來第二多),連10月6日中秋都熱到35℃,創(chuàng)了“最晚高溫”紀錄…
好消息是,冷空氣要來了!18-22日(周六到下周三)這波影響不小。
降溫:周六開始掉,周日最高僅21~22℃,周五白天還能感受29℃“秋老虎尾巴”,但周六早晨冷空氣一到,氣溫就開始往下滑,算下來最高溫能降6~8℃!周日到下周一早晨最低溫更是跌到18~19℃,預計周日至下周四,日平均氣溫連續(xù)5天低于22℃——咱們終于要邁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啦(19日有望達標)!
大風:陸地陣風6~7級,沿江沿海更猛。18-22日不僅降溫,風也得盯緊!陸地最大偏北陣風6~7級,沿江沿海、長江口區(qū)能到7~9級,洋山港區(qū)和沿海海面更要注意,陣風可能達9~10級,戶外晾東西、騎車都得小心。
降雨:周五夜到周六下午有雷雨,局部中大雨。冷空氣來前先“下點前奏”:17日夜間(周五夜)到18日下午(周六下午)會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方可能下中到大雨,出門記得帶傘。
這波是“真?換季”,早晚溫差一下子拉大,外套趕緊找出來,別等降溫了再慌著添衣哦!
每天一首古詩詞
《秋夜曲》
唐·王涯
桂魄初生秋露微,
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這兩日上海的氣韻,與王涯在《秋夜曲》中描繪的秋天相通:不張揚,不濃烈,只隨著暮色漫開、露水凝結(jié),慢慢融進人心。
詩的開篇便以精準筆觸捕捉初秋。“桂魄初生秋露微”中,“桂魄”代指初升的月亮,帶著朦朧清輝劃破暮色;“秋露微”則寫盡露水新凝的沁涼。緊接著“輕羅已薄未更衣”,輕薄羅衣已經(jīng)難抵夜寒,卻遲遲未換,并非不覺寒涼,而是心思早已游離于衣衫冷暖之外,這份不經(jīng)意的慵懶,好似人們對夏日的留戀與對秋日的試探。
后兩句則將秋景與心緒深度交融?!般y箏夜久殷勤弄”,秋夜?jié)u深,女子仍在專注彈奏,指尖的旋律,是排遣空寂的寄托,弦音里藏著說不盡的悵然。直到夜色濃稠,她依舊“心怯空房不忍歸”,那份對孤寂的畏懼,比秋露更添幾分寒涼。這份心緒與初秋的氛圍渾然天成,景與情互為映襯,含蓄又真切。
王涯此詩的高妙處在于,他從未直言思念,卻讓每一個意象都浸透著牽掛。秋露是思念的凝華,銀箏是心緒的物化,而那間不忍歸去的空房,盛放的正是滿室悵惘。這種情感書寫,比直白的抒情更具穿透力,仿佛水墨畫中的留白,給予讀者無限的回味空間。
每天一張AI海報
原標題:《【AI 詩象】上海歷史第二長夏結(jié)束!大風降溫直奔“氣象意義上的秋天”!》
欄目主編:秦嶺
視頻:可靈AI 腳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曉彤 曹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