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允許我以吳石將軍臨刑前留下的絕筆詩,和他最后被押赴刑場之前,對東海小組最后說的兩段話,作為開頭。
“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對我翁。”
“想不到我們東海小組第一次全體集合是在這兒,告訴大家一個消息,舟山群島,解放了?!?/p>
“戰(zhàn)友們,能夠跟你們并肩作戰(zhàn),一起赴死,是我的榮幸?!?/p>
何為信仰,何為英雄?《沉默的榮耀》這部諜戰(zhàn)大劇,可以說完美地演繹了出來,讓人震撼感動。
看完《沉默的榮耀》39集大結局后,我也是感慨萬千,無語凝噎。
雖然,歷史早就劇透了結局:因為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的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面對敵人的酷刑折磨,始終錚錚鐵骨,用生命詮釋了“信仰”二字的重量。
但當結局真正到來,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可以說,這部劇在我心中帶來的感動,要比今年任何一部國產劇還要多。諜戰(zhàn)劇的榮光,也終于被這部劇找了回來。
作為首部聚焦新中國成立前后臺灣隱蔽戰(zhàn)線斗爭的諜戰(zhàn)大劇,《沉默的榮耀》不僅以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為原型,將1949至1950年間臺灣隱蔽戰(zhàn)線的生死暗戰(zhàn)搬上熒幕,而且劇中人物九成以上都是真名真姓,90%劇情有檔案背書,為觀眾還原了一段波瀾壯闊卻鮮為人知的諜戰(zhàn)史詩。
劇集自開播以來熱度飆升,收視峰值頻頻破4,超高的收視,正是觀眾對這部劇的高度認可。
而在劇集之外,許多市民含淚祭奠吳石將軍。墓前鮮花寄托無盡哀思,有市民淚灑現(xiàn)場說:明知赴死,你仍義無反顧,山河不會忘記,感謝您為祖國統(tǒng)一作出的奉獻。
看完大結局,再回望之前的劇情,更理解何為信仰之重。
當歷史已足夠震撼,任何戲劇的虛構都是多余,還原歷史,就是最好的呈現(xiàn)。
1:關于大結局
《沉默的榮耀》最后一集,被押赴刑場前,吳石將軍告訴戰(zhàn)友們舟山解放的消息,然后淡然轉身,對著聶曦、朱楓、陳寶倉露出一個微笑。
便從容離去。
這個時候,我卻回憶閃現(xiàn),想起了吳石決意奔赴臺灣的場景!
當時友人勸他不要去,吳石卻說: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人生無怨無悔的事兒,不多。
時間其實并沒過去多久,可高山雪水,東流到海,英雄此去,再無歸期。
雖然結局早已被歷史寫定,但《沉默的榮耀》并沒有放棄結局的懸念,兩大反轉,帶觀眾一步步抵達,那個令人心痛的結局。
第一個:一場吞金
寧愿吞金自盡也不吐露半個字的,正是朱楓。
讓我們回溯一下,谷正文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完成對朱楓的抓捕。
第一個被打開的口子,是陳澤民。
谷正文從陳澤民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他有老婆孩子,大范圍搜捕之下,將人帶到陳澤民眼前,之前寧死不說的陳澤民,最終還是開了口。
第二個口子,就是蔡孝乾。
雖然參加過長征、具有一定諜戰(zhàn)經(jīng)驗的蔡孝乾,在谷正文眼皮底下跑了。
可已經(jīng)躲到山里的他,卻過不慣清貧的生活,跑到城里吃牛排,結果被谷正文再次抓住。
而通過蔡孝乾留下的一本書上的電話號碼。
谷正文鎖定了朱楓養(yǎng)女家的電話,接著通過對朱楓養(yǎng)女和女婿的一番旁敲側擊,這個老狐貍已經(jīng)確定,朱楓就是我們的人。
接下來,就是抓捕。
此時的朱楓,卻在舟山管控和暴雨天氣之下,被困在舟山,這個離家只有咫尺之遙的地方。
雖然在黎晴接應下,朱楓逃出了敵人在醫(yī)院的包圍圈,可還是被谷正文親自帶人死死咬住。
生死關頭,朱楓將情報托付給黎晴,從容被捕。
雖然落在谷正文手里,可朱楓拒絕說出一個字。
她試過打碎燈泡用碎片自盡,可燈泡早被罩住。于是她平靜地把金首飾一塊塊咽了下去。
雖然被救回,但這樣的舉動令谷正文都被震撼,他此刻才明白,這個女子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賣自己同志的。
第二個:一場背叛
但另一邊,可就不一樣了。
根本不用谷正文用刑,在敵人面前驚慌失措的蔡孝乾就乖乖說出了一切。
當谷正文指著他筆記本上三個字問他時,他竟厚顏無恥地說:這都是我的猜想啊,如果我講的不對,谷組長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這三個字,就是谷正文夢寐以求想要看到的——“吳次長”。
隨著吳石最終暴露,整部劇最后的三大懸疑點也該全部揭開了。
懸疑一:吳石將軍如何傳遞最后的情報?
盡管朱楓被抓之后,吞金自盡,根本撬不開她的嘴,可蔡孝乾的招供還是讓他找到突破口。
下一步,就是再次使用他一貫的齷齪伎倆:從人情入手。
他故意帶著被搶救回來的朱楓和吳石同坐一部電梯,向他展露朱楓的樣子,逼吳石露出破綻。還派人盯死了吳石的家。
但吳石卻正利用這點,完成了最后的舟山群島相關情報傳遞。
他故意制造出和家人一起離開的假象,吸引谷正文人馬的注意。
接著和聶曦兵分兩路,一個利用國防部的自有電臺發(fā)報,一個用值班電臺發(fā)報。
最終聶曦在最后一刻被谷正文的人抓捕,
吳石親自完成了最后的舟山情報傳遞。
而老杜和黎晴則帶著具體的情報,從海上直奔我方。谷正文手下翁連旺緊追在后。
最終老杜為掩護帶著情報的黎晴,與翁連旺同歸于盡。
而身中數(shù)槍的黎晴最終扮作漁婦,身中數(shù)槍之下,將情報送到我方。
蔣介石則在權衡利弊之下,最終不再往舟山增兵,不久,舟山解放。
但東海小組,已全部落入敵手。
懸疑二:吳石為何承認自己是“東?!??
雖然被捕,但吳石面對谷正文和毛人鳳的輪番詢問,滴水不漏,對方根本找不到他半分破綻。
無可奈何的谷正文,再次施展他最拿手的齷齪伎倆,他拿出聶曦的手書,和陳寶倉將軍,威脅吳石。
最后吳石淡然一笑,慷慨說出:沒錯,我就是東海。
至此,結局再難反轉。
懸疑三:英雄們如何慷慨走向結局?
雖然結局既定,但劇集補上了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
當王碧奎最后一次去獄中探視吳石,看著給他帶去的鳳梨酥都被特務捏碎,痛哭流涕時,吳石隔著柵欄淡淡地說:夫人,可能沒有下次了。
聶曦則對妻子說:這么多年,讓你受了不少委屈。忘了我吧。
朱楓卻告訴獄卒:自己不是養(yǎng)女親媽。最后時刻,她還想的是怎么保護養(yǎng)女。
故事最后,蔣經(jīng)國親自勸降吳石將軍,表示只要他發(fā)表通電,“黨國依然有你一席之地?!?/p>
吳石卻淡淡一笑,慷慨赴死。
臨刑前,陳寶倉將軍對吳石說:同年同月同日死,快哉。
在蔡孝乾的叛變之下,我臺灣工委下屬組織被全部破壞,造成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在內的一千余人犧牲。
于是乎,《沉默的榮耀》最令人不敢看,又不得不看的大結局,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悠悠大地上,王碧奎獨自坐在家中臺階上。想等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而身中數(shù)槍的黎晴活了下來,她告訴護士,自己叫林晴。
這段劇情一出來,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覺,我當真是感慨萬千,對于劇名《沉默的榮耀》,以及吳石將軍那句絕筆詩,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2:關于《沉默的榮耀》
初看《沉默的榮耀》,我一開始只以為是一部普通諜戰(zhàn)大劇,這兩年看過的諜戰(zhàn)劇不少,總覺得后續(xù)產出的劇集,再也復制不了《潛伏》那樣的成功了。
沒想到,這部《沉默的榮耀》做到了。
劇集最大的難題,就是“結局已知”,核心懸念已經(jīng)不存在了,怎么拍呢?
沒想到,主創(chuàng)另辟蹊徑,讓觀眾跳出“猜反轉”的套路,聚焦的是英雄“向死而生”的選擇,而這比任何戲劇化情節(jié)都更具沖擊力。
整部劇看似如潛行深海,娓娓道來,并沒有過度追求反轉,但每一次波瀾都是點睛之筆。尤其是看完幾集之后,你就會真正入戲,越看越上癮,越看越想看。
這一方面是因為,整部劇看下來,劇情節(jié)奏緊湊,從不拖泥帶水。幾個關鍵的沖突節(jié)點,也是渲染得驚心動魄。
可以說吳石以及東海小組與谷正文的博弈,堪稱國產諜戰(zhàn)智謀的又一次巔峰呈現(xiàn)。
但更關鍵的,是我越看越想了解:吳石為什么做出這樣的人生選擇?
看到最后,我與其說是被那段歷史吸引,不如說是被吳石和朱楓身上的那種精神深深震撼。
吳石早已為解放戰(zhàn)爭勝利做出重要貢獻,朱楓本可以去上海和親人團聚,但為了早日止戰(zhàn),他們都選擇了一條荊棘之路。
而觀眾也隨著他們,一步步走向歷史已經(jīng)寫定的結局。
結局雖定,但劇集把他們從深海潛伏,到與敵人斗智斗勇,再到慷慨就義,所走的每一步都細膩真實的展現(xiàn)了出來。
該劇的絕大多數(shù)劇情,展現(xiàn)的都是“沉默的深?!?,而到了大結局,在眼看烈士們經(jīng)歷的無數(shù)勇毅與犧牲后,觀眾才深深理解,何為沉默的榮耀。
雖然,這段劇情不過1集,但卻成功點題,將之前所有的劇情鋪墊,徹底升華。
結局音樂響起來的一瞬間,我難掩悲傷,無語凝噎,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一時間,各種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在腦海中翻涌。經(jīng)典諜戰(zhàn)劇,一定能讓觀眾瞬間共情,《沉默的榮耀》做到了。
3:關于演員演技
除了精彩劇情,《沉默的榮耀》中演員的表現(xiàn)也堪稱頂級。
最受關注的,絕對是男主于和偉。
于和偉飾演的吳石,將“隱忍”二字刻進了骨子里。
決意赴臺時,輕吐出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輕的像風中嘆息,重若泰山不移。
后來的表演,于和偉完美演繹了何為沉默之重。
就算戰(zhàn)友在眼前犧牲,他也只能不喊不哭,只慢慢低下頭,因為他沒有悲傷的權利,雖然沉默隱忍,觀眾卻能感受到人物內心的驚濤駭浪。
最洶涌的悲傷,恰恰是無聲的。
縱觀全劇,吳石將軍總共笑了三次。
一次是赴臺之前,和友人說出決定后,他吟唱起臺灣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啊,回中原”,字字句句,都是對故土的眷戀。
另外兩次,就是慷慨赴死之前,對同志們的微笑。
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從赴死的從容到信仰的堅定,再到對同志們的致敬,于和偉這一笑如驚濤拍岸,太絕了。
而除了于和偉,劇中還有2位演員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吳越
吳越塑造的朱楓,越接近結尾,越令人破防。
塑造這位女英雄,吳越同樣采取了大音稀聲的演繹方法。
從頭到尾,都是用細節(jié),演出人物的內心。
當落入敵手,決意吞金自盡,雖然手本能害怕的發(fā)抖,卻淡然從容,將金首飾一點點吞下,此刻,信仰,化作可感可知的具象力量。
第二位:余皚磊
余皚磊的表演,賦予了谷正文這個真實的惡魔,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力量。
無論任何時候,他永遠站在某個角落面無表情地觀察。
而每當他面露笑容,我都緊張地心臟停跳,因為那就是他自認為手到擒來之時。
他就像隱藏在黑暗中窺視著東海小組行動的毒蛇一樣,那么安靜,又讓人毛骨悚然。
除此外,還有張晞臨飾演的毛人鳳,傅程鵬飾演的周至柔,他們的表演也為劇增添不少色彩。
4、事實證明,還原歷史,就是對英雄諜戰(zhàn)傳奇最好的呈現(xiàn)
最后說說諜戰(zhàn)劇。
眾所周知,諜戰(zhàn)劇曾是一張國劇王牌。
尤其是余則成為主角的《潛伏》,更是擦亮諜戰(zhàn)劇的金字招牌。
不過這幾年,國產諜戰(zhàn)劇再難重現(xiàn)諜戰(zhàn)劇巔峰。
直到這部《沉默的榮耀》。
劇集不再將敘述重心放在獵奇反轉上,而是將鏡頭對準真實歷史中真實人物的命運變化,讓劇集講諜戰(zhàn)更講信仰。
從故事一開始,所有觀眾都已經(jīng)知道了故事的結局,甚至結局到來前,就已經(jīng)感到巨大的悲傷,但正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段讓人扼腕的歷史。
才更讓吳石和東海小組烈士們壯烈犧牲的結局,具有無可比擬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是一部主角“沒有主角光環(huán)“的諜戰(zhàn)劇,但英雄的偉大,正在于他們在暗夜深海的諜戰(zhàn)日常中,至死堅守了信仰。
在故事的開頭望向必然犧牲的結局,觀眾從來不是在看一出諜戰(zhàn)爽劇,甚至不是在追一個結局,而是看英雄為何以及如何,坦然奔赴這個結局。
歷史書上的一句話,就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
導演楊亞洲說: 真正的英雄主義,往往誕生于‘無人知曉的沉默’。 我們拍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中的光。
看完大結局,再回首吳石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這份決絕,既讓我們無比動容,又更加難以釋懷。
歷史無從改寫,但真正的諜戰(zhàn)大劇,能讓觀眾讀懂“英雄”二字的重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