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敵?還是救國?” 在1950年,一個國民黨中將被槍決前,親手判他死刑的法官,竟偷偷給他兒子交學費、送遺物,還用紅筆在判決書上畫了三道線。
這位法官叫劉詠堯,他就是劉若英的爺爺,而這位中將叫吳石,國民黨陸軍中將,位高權重,卻在暗地里把臺灣的軍事布防圖交給了共產黨,他的道理非常簡單,他想替人民做事,在吳石將軍心里,我黨才是百姓真正的伙伴,才是真正替百姓謀福利。
而那個親手宣讀死刑判決的人,后來卻默默照顧吳石的家人,幾十年如一日,連包裹都不敢署名。你說,這到底是演戲,還是真情?是背叛信仰,還是堅守良知?我只能說一句,每個人所在的位置不一樣,所做之事也會不同,有些事情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做,因為后果太嚴重。
故事得從1950年春天說起,那時的臺灣剛戒嚴不久,空氣中都飄著緊張,可正是在這危急之時,革命同志也在行動。當時吳石被捕的消息一出,整個軍政圈都炸了鍋。為啥?因為他不是普通軍官,而是掌握全臺防務命脈的“活地圖”。更關鍵的是,證據(jù)確鑿,他確實把港口布防、兵力部署這些絕密情報,悄悄遞給了中共地下組織。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案子根本不用審,直接拉出去就行??芍鲗彿ü賱⒃亪?,卻反其道而行,因為他知道吳石不是一般人,他所做之事,也不是一般的事情。別人催他快點結案,他反倒一頭扎進卷宗堆里,翻了一個多月。劉詠堯越查越心驚:原來吳石家徒四壁,連張像樣的床都沒有;僅有的十兩黃金,還分給了幾個陣亡戰(zhàn)友的遺屬。在審訊時被打瞎了一只眼,他一聲沒吭,只淡淡說了句:“我做的事,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百姓和人民?!?/p>
吳石將軍這句話,很快傳到了劉詠堯耳朵里,他心里猛地一揪。因為他太清楚吳石是什么人了,這不是叛徒,這是老戰(zhàn)友,是當年一起在戰(zhàn)壕里啃干糧、在炮火中畫地圖的兄弟。
他們的交情,早在1926年漳州戰(zhàn)役時就結下了。那時吳石教劉詠堯怎么用等高線標地形,劉詠堯則手把手教他騎馬越障??箲?zhàn)那幾年,一個在前線搞情報,一個在后方管糧草,配合得像左右手一樣默契。1943年在重慶,兩人喝到半夜,吳石醉醺醺地靠在桌邊,喃喃道:“等仗打完了,我想回福建老家,種幾棵樹,養(yǎng)幾只雞,再也不碰槍了?!?劉詠堯當時笑著拍拍他肩膀:“行啊,到時候我給你搭籬笆?!?/p>
可誰能想到,仗是打完了,可和平卻越來越遠,時局也越來越混亂。1948年的遼沈戰(zhàn)役一敗涂地,國民黨大勢已去,如今的天下,早就是民心所向。吳石開始秘密聯(lián)系中共,不是為了投靠,而是因為他看透了,這個政權已經(jīng)從根上爛了。而劉詠堯呢?還在南京拼命整編殘兵,試圖扶大廈于將傾。兩人明明還能同桌吃飯、舉杯碰盞,可心里早已隔著千山萬水。
劉詠堯明知道吳石的心已經(jīng)向我黨,但即便如此,劉詠堯從未舉報吳石,只當是不知道。他知道,老友不是背叛國家,是在試圖“救”這個國家。
所以當吳石被捕,劉詠堯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劃清界限,而是想辦法保他一命。當時劉詠堯和另外兩位法官私下多次商議,在一番深思熟慮后,他們最終提出辦法,判處吳石死刑。,但緩期兩年執(zhí)行!他們當時找了一個理由:吳石雖傳遞情報,但未造成實際重大軍事?lián)p失;且其動機并非私利,而是憂國憂民,這話聽起來非常合理,但實際上卻是讓幾位法官都受到了打壓。
消息很快傳到了老蔣耳中,蔣介石看到報告,當場暴怒,大筆一揮:“審判不公,革職查辦!后來幾位法官都受到打壓。” 老蔣震怒,所有的程序、流程?直接省了!槍決!在1950年6月10日,吳石和另外三人被火速押赴馬場町刑場,十分鐘內全部槍決,而劉詠堯也只能眼看著吳石被處決。
在吳石將軍行刑那天,劉詠堯作為主審官,他必須宣讀判決書。據(jù)說他手抖得厲害,鋼筆尖“咔”一聲劃破了紙。在劉詠堯簽字之時,他在“立即執(zhí)行”四個字下面,遲遲不簽字,最后不得不用紅筆重重的畫了三道橫線,可想而知當時劉詠堯的內心是多么的煎熬。旁人只當是筆誤,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告別,是無聲的抗議,更是對良心的交代。那三道線,不是墨水,是血…
吳石走了,但劉詠堯的“贖罪”才剛剛開始。
他沒聲張,悄悄把吳石年幼的兒子送進臺北最好的中學,建國中學,還托關系讓軍需署按“烈士遺孤”的標準,每月悄悄打150塊臺幣到吳家。要知道,那時候一個普通士兵的月薪才三四十塊。更讓人動容的是,他還冒險把吳石生前藏的一本古畫冊偷偷還給吳家人。畫冊封面,是他親手題的四個字:“不負家國”。
幾十年后,吳石的遺孀王碧奎收到一個匿名包裹。她輕輕打開,原來是一本泛黃的兵學手稿,除此之外還有一張小巧的紙條。紙條之上,三個字格外顯眼 :“善存之。”” 她盯著那熟悉的字跡,眼淚瞬間涌出來,和當年法庭上的審判筆記一模一樣,她知道劉詠堯還是之前吳石認識的那個劉詠堯。那一刻,她終于明白:那個判丈夫死刑的人,其實一直在替他活著。
根本沒人知道劉詠堯當時冒了多大風險,在那個“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年代,幫“共匪”家屬,等于自毀前程,甚至可能搭上性命??伤隽?,而且一做就是一輩子,從不張揚,從不留名。
可最扎心,痛心的,是吳石將軍臨刑前那句沒說完的話…,吳石將軍到底說了什么話呢?當時吳石將軍直視劉詠堯,聲音小得可憐,卻字字如刀:“你我都明白,真正的敵人不是共產黨,是這個爛透了的…” 吳石將軍的話沒說完,就被拖走…但此時的劉詠堯似乎聽懂了,他們恨的,從來不是彼此,而是那個把好人逼成“叛徒”、把忠臣逼成“罪人”的時代,他們都是無能為力。
至于劉詠堯,他在當時并沒站隊,也沒喊口號。那三道紅線、那本手稿、那每月150塊的資助……都不是官場套路,而是一個老友對另一個老友最后的溫柔與敬意。
吳石和劉詠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卻在靈魂深處走到了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