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覺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是曖昧的借口了,它根本不是想搞關系的托詞,而是被科學研究反復驗證過的、能實實在在提升效率的相處方式。
很多人對 “異性搭配做事” 總有種偏見:不就是男女生湊一起容易擦出點不一樣的火花嗎?與其花心思調整團隊性別配比,不如多定幾個 KPI、多催幾遍進度來得實在。
甚至有人覺得,強調異性搭配是在弱化個人能力 —— 難道沒了異性,我們就做不好事了?
但事實還真不是這樣,早有研究給出了明確答案:
- 若是有女性觀眾在場,男性運動員的體育競技水平會提高;
- 女性職工會提升男性職工的工作努力程度,進而增加產出水平;
- 一個團隊中有男有女時,將會比單一性別的團隊擁有更良好的表現(xiàn);
- 女性職工的比重越高,整體的全要素生產效率越高。
這些數(shù)據(jù)不是在說異性比同性更厲害,而是異性相處時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這也正是我們今天要聊的“異性效應”。
為什么有異性參與的場景里,我們會不自覺地更專注、更努力,做事也更順利?
異性效應不是曖昧,而是互動增益
很多男生家里亂糟糟,但只要有女生來做客,大家會立刻收拾桌面;甚至上學時的小組作業(yè),有男生有女生的隊伍,總比全同性隊伍完成得又快又好。
這些日常小事,本質都是異性效應的體現(xiàn)。
異性效應,又稱為磁鐵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指的是當異性在場時,個體在生理、心理或行為上產生的積極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效率提升、愉悅感增強、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等。
將異性效應用在實處,解決問題
不管是職場、社交還是親密關系,掌握這幾個小技巧,就能讓異性效應幫你加分。
?職場:按優(yōu)勢分工,不搞性別區(qū)別對待
職場運用異性效應,不是找異性幫忙,核心是利用優(yōu)勢互補。
之前看到過一個數(shù)據(jù),當團隊里某個性別的比例低于 20% 時,異性效應基本沒有什么效果,團隊成員容易陷入信息繭房,思維模式趨同、問題視角單一,時間久了,動力消耗遠大于產出。
另外,做項目時,不用刻意區(qū)分男女性,而是看優(yōu)勢:讓邏輯強的人負責“梳理項目流程、對接技術方”,讓共情力強的人負責“用戶溝通、整理需求反饋”。
?單身社交:從共同做事切入,避免冷場
很多單身朋友怕和異性聊天,一見面就緊張到無話可說,其實不用硬找話題,從一起做件小事入手,就能自然激活異性效應:
- 朋友聚會時:別坐著刷手機,主動說 “我去拿飲料,你要喝可樂還是果汁?”通過共同做小事,打破陌生感;
- 參加活動時:如果是徒步,男生可以說 “這個坡有點陡,我拉你一把”;女生可以說 “你帶的導航好準,我之前走錯過一次”。用感謝對方的優(yōu)勢開啟話題,比問 “你多大了”、“做什么工作” 自然多了。
單身時用異性效應,不是為了快速脫單,而是先學會自然和異性相處,相處舒服了,緣分才會慢慢來。
?親密關系:喚醒優(yōu)勢欣賞,找回新鮮感
結婚或戀愛久了,很多人會覺得彼此像室友,其實是忘了欣賞對方的異性優(yōu)勢,可以試試這兩個小方法:
- 男生:主動展現(xiàn)保護欲,而非大男子主義
不用做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比如妻子加班晚歸,主動說 “我去接你,晚上不安全”;家里燈泡壞了,主動說 “你別碰,我來換”等等,這些小事能讓女生感受到被保護,喚醒她對男性特質的欣賞。
- 女生:多夸他的能力,不是只夸 “他對我好”
男生其實很在意自己的 “能力被認可”,比如他修好了家電,別說 “你真棒”,而是說 “你居然能修好,太厲害了,我都不知道從哪下手”;他做了一頓飯,說 “這個菜的調味比外面餐館還好吃,你怎么想到的?”
這種對能力的認可,比單純的甜言蜜語更能讓他有成就感。
需要避開的誤區(qū)
雖然異性效應很有用,但踩了坑就會適得其反,這 3 個邊界一定要守?。?/p>
(1)職場里保持工作邊界
和異性同事合作,別聊私人話題(比如工資、感情狀態(tài)),別做親密動作,夸人只夸工作能力,一旦越界,不僅會讓對方尷尬,還可能影響職場口碑。
(2)異性效應是助力,不是主力
不能覺得“有異性在,我就能偷懶”,異性效應是幫你做得更好,不是 “替你做事”。真正靠譜的關系,還是要靠能力,而不是性別優(yōu)勢。
(3)看場景,別硬用
比如和比你大10歲的異性領導合作,更多是上下級關系,異性效應的作用就很弱,這時重點還是做好工作;再比如有利益沖突的場合,想用異性效應拉好感,反而會顯得不專業(yè)。
最后想說
其實說到底,異性效應是尊重性別差異,并用好這種差異,但核心依舊是真誠:不是為了利用效應而接近異性,而是通過這種自然的吸引力,讓彼此的相處更舒服、更有價值。
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呢?
比如和異性合作時效率突然變高,或者用某個小辦法緩解了和異性相處的尷尬?歡迎聊聊~
如果今天的內容對您有一點幫助,就請隨手點個「贊」吧~
關注我,定期分享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