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時裝周余溫未散,為期8天的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也在昨天落下帷幕。我們必須承認,當下對中國設計師來說挑戰(zhàn)重重,從日程表和showroom的排期就可見一斑。然而,越是在寒風之中,我們越需要抱團取暖,這個“抱團”,并不是指產(chǎn)業(yè)內的,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擁抱,與現(xiàn)實擁抱。
因此,在構思本季上海時裝周的每日快訊的報道內容時,我們決定把設計師們的新系列帶上街頭,去吸收一些上海城市中的煙火氣,看看這些新系列如何在日常中成為一道風景。拍攝那天,上海斷斷續(xù)續(xù)地飄著小雨,又偶爾放晴,反而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隨機的驚喜。
與此同時,我們也把采訪的方式變了變,給每位設計師發(fā)放一張快問快答的問卷,相比于季復一季地問“靈感”,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問卷里的表達更加松弛有趣了:
龔子銘(MARKGONG)最多只能接受開1分鐘的會,秀前習慣開酒給大家加油打氣;
陳序之(XU ZHI)的會議極限則是240分鐘,并且這八年來他的睡眠很好,已經(jīng)想不起上次失眠是什么時候了;
尹經(jīng)緯(OUDE WAAG)最愛的表情包P叔,觸發(fā)了我們認識他以來,最長的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此處“哈”的數(shù)量為真實還原,沒有夸張);
還有郭一然天推薦的時裝周片單《蠟筆小新》,著實與她秀場上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她還借回答問題的機會,向Shushu(Shushu/Tong)喊話,“問問他時裝周結束一起出去玩嘛?去哪兒?”
當然這些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能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時裝之外,創(chuàng)作者們的“活人感”。我們覺得了解創(chuàng)作背后生動的人格,與了解作品本身同樣重要。
除此之外,我們這季的報道也涵蓋了在秀場之外,那些在時裝周論壇和活動上結識的新老朋友們,即將與H&M合作新系列的Jacques Wei,在論壇上分享“長期主義”觀念的Steven Oo,還有以AI結合3D技術改變時尚內容生產(chǎn)方式,令我們著實感到震撼的SKAI Intelligence,以及每日快訊問世以來的首位“AI歌手”Yuri,他們的回答都非常精彩,并且讓圍繞時尚的話題得以更加理性和深入。
以下的拍攝和采訪,或許你已經(jīng)在等秀和看秀期間,在時裝周的場外匆匆讀上了幾段,或是以它充當?shù)谰咄瓿闪司实慕峙摹,F(xiàn)在,我們邀請你一起點開每位設計師和受訪者的完整內容,重新回顧本季時裝周的精彩片段,也期待,下一季的上海時裝周,可以和前幾日上海的氣溫一樣,再次火爆起來。
監(jiān)制: 劉沖 Rocco Liu
攝影:Mario Wang
編輯:楊藝 Yang Yi
造型:Zhao Hai
撰文:徐善來 Shanlai Xu
制作:張楚悅 Cherry Zhang
執(zhí)行制片:IT’S FINE PRODUCTIONS
選角:門口
模特:劉冰冰@火石文化;黃金蓉@Focus Models;閆文靜@Sparkling Talents;鄧玉鵬@星力模特;吉巴措@aart Models
發(fā)型:李佳溯
化妝:Clive.X(S Studio)
美術:Zhu
制片助理:葉一
化妝助理:嚴琳菲 孟瑤 47 vivi(S Studio)
美術助理:Eve
攝影助理:張波
時裝助理: 杜廷杰 Tean,小岳,Sheein
設計:Bino
部分圖片由品牌及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