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睿達原創(chuàng)392,本文7000字。
(數(shù)據(jù)來源:各地統(tǒng)計局和文旅報道)
這幾天,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國慶中秋假日8天,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jié)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國內出游總消費8090.06億元,較2024年國慶節(jié)假日7天增加1081.89億元。
各省也陸續(xù)交出成績單,河南以8100萬人次拿下人數(shù)第一,江蘇以644億拿下消費總額第一,以6075萬人次拿下第二,浙江以1454元拿下人均消費第一,廣東以6517萬人次和613億消費均位居第二。換言之,廣東和江蘇以人數(shù)和消費雙科總分遙遙領先其他地區(qū)。
再往下剝一層,我找來2024年國慶假期兩省數(shù)據(jù)。2024年國慶七天,廣東游客5848萬,消費537億,江蘇游客4880萬,消費521億元。2025年與2024同期相比,游客方面廣東增長了約700萬,增幅11.9%,江蘇增長了約1200萬,增幅24.6%。消費方面廣東增長76億,增幅14.2%,江蘇增長123億,增幅23.6%。顯然,江蘇的增速更為強勁。
為更準確找到江蘇的“狂飆時點”,我把時間線再切短,找來今年五一節(jié)假期的兩省數(shù)據(jù)。2025年五一假期廣東接待游客4608.2萬人次,消費29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和20.3%。江蘇游客?3533.02萬人次?,消費162.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2%和14.79%??梢钥闯鑫逶鲁踹@個時間點,江蘇旅游市場的增速尚不及廣東。
也就是說,江蘇2025年國慶旅游市場出現(xiàn)高達20%+以上的狂飆式增長,是近五個月里發(fā)生的事。
有分析認為這是江蘇“演出經濟”“夜經濟”“博物館經濟”和“蘇超經濟”共同發(fā)力的結果。比如國慶假期江蘇共舉辦1490場演出活動,觀演人次58.85萬,75家省級文旅消費集聚區(qū)開展市集展會等137項特色夜活動,89家博物館延時開放,其中40家推出主題夜游夜演,博物館共接待游客724.04萬人次。
事實上,“增長”和“狂飆”是兩個概念,多種元素發(fā)力可以歸結為增長,但要解釋狂飆,我認為只有蘇超一個因素。
(“蘇超”第六輪南京隊VS蘇州隊,觀賽人數(shù)達60396人,圖片來源:江蘇政研)
因為過了今年五一節(jié),5月10日江蘇進入了蘇超時間,這是五一到國慶江蘇文旅的最大變量。從數(shù)據(jù)上看,國慶三天三場“蘇超”比賽帶動南京、徐州、南通3個主場城市比賽日A級景區(qū)接待游客249.62萬人次,其中外地游客181.11萬人次,占了游客總量的73%。這里有兩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蘇超吸引的游客量遠超其他活動,二是蘇超吸引的外地游客比例特別高,與本地游客相比,“異地游客”是純增量指標,等于從別人碗里搶蛋糕的能力。
01蘇超的全面草根化
關于蘇超爆火的討論已經有很多,不少觀點認為是“草根”的勝利。參賽的足球隊員來自草根,最初是蘇超對屢敗屢戰(zhàn)又屢戰(zhàn)屢敗國足模式的一種揚棄。比如蘇超隊員平均年齡24歲,學生軍占30%以上。其它大多是教師、騎手、程序員、電焊工,主打一個業(yè)余,上班搬磚、下班踢球,沒有薪酬,沒有專業(yè)教練,不服就干,誰行誰上。
我加個“化”,蘇超是“草根化”的勝利。
參賽者的草根只是打開了“草根化”的大門,江蘇把選手的從群眾中來,進一步推廣到群眾中去,通過宣傳草根化、門票草根化、城市形象草根化,最終點燃了全國的草根。
第一,草根的隊員。“蘇超”球隊以城市為單位組建,球員多是本地的公務員、教師、企業(yè)職員和大學生。他們不是遙不可及的球星,而是“身邊的熟人”。這種身份認同消除了明星與大眾之間的隔閡,讓觀眾感到“他們代表的就是我”。
第二,草根化甚至痞子化的城市形象。5月初蘇超剛開打時,省會南京就“搞事情”打出了“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口號,激發(fā)了其他城市的“護城”心理,回應“聽說贏了就能當省會”?;窗矊?zhàn)南京前專門將《藍精靈》改編為《南京零》,南京則迅速回擊改編《南京贏》。南通挑釁南京“看看到底誰才是真南哥”。常州以0戰(zhàn)績變成“吊州”,再到“巾州”,最后成了“丨州”后,不要臉的喊出“常州輸給誰都無所謂,誰輸給常州就身敗名裂”。這種草根化的城市形象,需要政府有勇氣放下面子,卻激發(fā)了群眾“為家鄉(xiāng)站臺”的使命,從一開始的靠單位攤派人頭觀賽,到每場人均超3萬,甚至座位不夠而被群眾投訴。
第三,草根化的宣傳。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政府對輿論的引導,不光自己造“?!保苍试S自媒體和群眾二次創(chuàng)作,對言論采取包容態(tài)度,激發(fā)群眾將觀賽行為轉化為分享的社交行為。同時還特別善于引導話題,比如常州賽場上與海瀾之家等大品牌并列的“東哈·東北街邊燒烤”,是草根化宣傳的典型案例。二是民間對熱點的捕捉。10月5日,“蘇超”泰州隊以點球大戰(zhàn)5:3戰(zhàn)勝徐州隊,晉級四強。對門將戴曜城的出色表現(xiàn),泰州溱湖旅游區(qū)任性的官宣整個10月,全國所有“戴”姓可免費入住溱湖綠洲,露營基地免300元帳篷費,全國所有名字中含有“泰”或“州”字的游客免門票,民間有力的響應了政府宣傳。
(南京和淮安互致家書。圖片來源:江蘇政研)
第四,草根化的票價。10元票價打破觀賽壁壘,使看球從一種奢侈消費回歸為一項全民娛樂。一張親民的票根,成為開啟城市消費的“鑰匙”,憑票享受景區(qū)、餐飲、住宿優(yōu)惠,成功將球迷的單一觀賽延伸為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的復合型消費。賽事期間,各主場城市在球場周邊打造集球迷集市、地方美食、文創(chuàng)衍生品、互動體驗等于一體的多元業(yè)態(tài),如常州的“恐龍主題夜市”。
第五,草根情感下的全民參與。傳統(tǒng)的文旅推廣多是“由物及人”,即推介景點、美食來吸引人。而“蘇超”模式是“由人及物”,先通過激活“人”的情感認同,再讓被吸引來的“人”主動去探索“物”(當?shù)匚穆觅Y源)。端午、國慶中秋假期蘇超成為很多人來江蘇旅游的理由,又成為更多人在觀看蘇超后分流到周邊城市的原因。這種基于情感認同所產生的旅游動機,比被動接收景點廣告來得持久。
江蘇的用心之處,還在于讓你在球場里已經接觸到當?shù)匚幕?,比如蘇州以獎杯為載體向觀眾展現(xiàn)傳統(tǒng)緙絲工藝,揚州在中場休息時以展演方式向觀眾表演剪紙藝術,南通則通過將藍印花布印制在助威道具上,讓民間工藝被觀眾抓在手中、揮舞眼前、留下記憶,比賽結束后到其他景區(qū)繼續(xù)購物消費。
所以,蘇超是國慶江蘇文旅成績單的最大密碼,通過蘇超引流的表演經濟、夜經濟、博物館經濟發(fā)揮了乘數(shù)效應,最終交出消費第一,增速20%+的輝煌戰(zhàn)績。
02草根賽事的底層邏輯
廣東,是草根文化的發(fā)源地,省鞋“人字拖”主打吊兒郎當懶得化妝,省凳“紅膠凳”主打全方位交流,路邊攤、街邊粥、烤生蠔和炒田螺主打三餐不定鑊氣要勁,這些都是草根文化的代表。在廣東,草根并不代表屌絲和貧窮,獵德村里的房東也是草根形象,草根其實是“反精致”“反裝逼”,主打“低調務實”“做回自己”,因此廣東是可以讓全國人民來了后都放下面具,不用維護人設階層的地方。
學習江蘇辦蘇超,咱們要學他的表面松弛,內里精致,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草根賽事的特性
“蘇超”的成功,在于它用極低的觀賽門檻和強烈的地域情感連接,將一場足球賽事升級為全民參與、全城狂歡的文化嘉年華,并通過精密的商業(yè)設計,把賽場上的熱情地轉化為消費。廣東要學習,粵超足球當然是一個選項。但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哪些?
這項活動至少有以下三個特征,首先是極低的參與門檻,其次是對抗性和觀賞性,最后是能觸發(fā)傳播。低票價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群眾參與的容易程度,一項活動如果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怎么常見的,自己要參與這項活動要買服裝,要買器材,要在特定場所,參與成本高了參與度就低了。
比如足球這項活動,五星為最高評分的話,無論觀看還是比賽基本無門檻,參與度是五星級。一旦賦予了城市,學校,職業(yè)等群體特征,它就具有很強的人群劃分進而有了對抗性,對抗性是五星級。便于參與和高對抗性,又賦予了引發(fā)討論的話題屬性,傳播上還是五星。
咱們廣東,什么樣的活動能像足球那樣觸發(fā)裂變呢?或者還是以足球為切入,能設計出和蘇超不一樣的玩法呢?
第二,對抗式團結的輿論導向
蘇超的“梗”可以概括為對抗式團結,看起來是對抗,實際上是團結,本質是在比賽中和觀賽中觸發(fā)自豪感,而不是進行人身或地域攻擊。這是江蘇宣傳部門極為高超的平衡手段。
(新華日報推出蘇超海報,圖片來源:江蘇政研)
首先,區(qū)分“梗”而非“辱”。當一個評論讓旁觀者看了會笑,甚至對方球迷看了哪怕心里不爽也會忍俊不禁時,這就是“梗”。當你一個評論讓自己爽了卻引發(fā)別人憤怒,這就是“辱”。蘇超梗的評論區(qū)充滿著無貶低的戲謔,比如“贏了吃早茶(南通),輸了做試卷(泰州)”,又如蘇州和無錫1:1戰(zhàn)平后,球迷調侃“蘇州保住了太湖,無錫保住了機場”。
其次,足球話題邊界。絕大多數(shù)梗都嚴格限定在足球領域內。很少會延伸到對方城市的經濟狀況、民生問題、教育水平、居民素質等非足球領域。一旦越界,就從“足球?!弊兂闪恕暗赜蚝凇?,這是輿論的尺度。
最后,強大自黑精神。江蘇各市對于輿論的引導有著高度的默契,當自己球隊表現(xiàn)糟糕時,他們會搶在對方之前制作自黑梗。這種姿態(tài)極大地化解了惡意,“我們玩得起”的態(tài)度將整個活動維持在一種“游戲”的基調上。例如,常州常輸,城市的輿論并不是渲染黑哨和經濟優(yōu)越,而是自黑“常州”—“吊州”—“巾州”—“丨州”,甚至懇求鎮(zhèn)江放水,正因為常州有強大的自嘲能力,才在球場外收割了最大的游客流量。
蘇超過程中肯定會有不理性的聲音,江蘇宣傳部門不僅能夠制止負面聲音,更能識別出有意義的梗,甚至自己造梗,并且大大方方通過電子屏、公眾號,視頻號等公開傳播這些梗,這也是城市草根化的體現(xiàn)。像南京官媒不端架子,敢挑事的“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絕對需要勇氣。
03辦更草根化的廣東賽事
廣東應該用一場什么活動來點燃草根?“粵超”“粵BA”固然是一種選擇,但在全國各地都“超”的背景下,廣東要辦足球和籃球,就要辦出和蘇超,貴州村超不一樣的精彩,避免落入跟風的質疑。無論選取什么賽道,草根化的低門檻、高對抗、廣傳播、重引流,都是不變的原則。比如以下項目。
第一,用好粵港澳的全運會時間
作為賽事經濟,對比蘇超,在星級分布上,群眾參與門檻是五星,對抗性和觀賞性是五星,傳播度是五星。缺點是全運會持續(xù)時間過短以及不可循環(huán),延伸影響力有限。
(十五屆全運會,圖片來源:金羊網)
1.定位“粵全運粵精彩”,宣傳來廣東看不一樣的粵味全運。比如進行中的火炬?zhèn)鬟f,火炬手不限于體育明星和名人,更多運用科技手段輔助非遺傳承人、網紅店主、行業(yè)達人等“身邊的榜樣”參與傳遞。
2.提供觀眾參與的衍生體驗。設立“場外紀錄挑戰(zhàn)賽”、“全民跑全運”路線串聯(lián)城市地標,讓游客和市民也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全運成績”。
3.邀請完賽的優(yōu)秀運動員參與游客互動。組織部分運動員賽后游廣東,與游客互動或參與公益體驗,將明星效應轉化為線下流量。
4.讓全運元素遍布廣東角落。打造“全運主題文旅線路”,“冠軍美食地圖”,采訪運動員請他們推薦喜愛的廣式茶樓,并推出“冠軍同款套餐”。
5.打造“粵潮”視覺體系。吉祥物和視覺系統(tǒng)可以融入粵繡、潮汕木雕、嶺南畫派等元素,打造獨特“粵潮”美學,開發(fā)文創(chuàng)周邊。
6.體驗 “舌尖上的全運”:在賽場外設立 “粵味食足”美食市集,展示廣東21個地市的特色小吃,讓觀眾“看場比賽、吃遍廣東”。
7.打造全運社交話題。發(fā)起短視頻挑戰(zhàn),鼓勵網友曬出自己運動的創(chuàng)意視頻,或與城市打卡點的合影,達到一定瀏覽量或被官媒采用的可獲得獎勵和贈券。
8. 一張票根游廣東。憑十五運門票可在合作景區(qū)、酒店、餐廳享受專屬折扣或特權,延長消費鏈條。
第二,城市對抗龍舟賽
廣東龍舟以對抗性,觀賞性和廣泛參與性獨樹一幟,將其從一項傳統(tǒng)的各地自行開展的民俗活動,升格為一場融合了體育競技、地域文化、社群認同和全民狂歡的持續(xù)性文旅IP,將有助于提升對境外、省外游客吸引力和省內游客以拉拉隊身份城際流動。
在星級分布上,群眾可參與性是三星,主要是場地規(guī)模和技能的限制,對抗性和觀賞性五星,傳播度五星。
(廣東佛山疊滘賽龍舟現(xiàn)場圖。圖片來源:陜西網)
1.廣東龍舟超級聯(lián)賽。在清明至端午舉辦主客場制循環(huán)賽,汛期過后,在中秋至重陽舉辦第二賽季。例如廣州獵德隊VS佛山疊滘隊,東莞中堂隊VS順德勒流隊,將地域競爭和房東爭霸徹底激化。
2.打造差異化競賽場景。為每支強隊打造鮮明的“人設”。比如“技術流”的佛山疊滘隊以在狹窄彎道競速聞名、“力量型”的東莞沙田隊以在大江大河競賽聞名、“歷史傳承”的汕頭溪口隊以表演觀賞性聞名。通過不同地區(qū)、不同比賽場景實行差異化的引流,旅客在不同地區(qū)觀賞有不同體驗。
3.植入“全民參與”。鼓勵各地為自己的龍舟隊眾籌裝飾、征集口號,通過網絡投票選定鼓手和本隊形象大使。讓外地游客也可以通過線上渠道為自己支持的隊伍“云打氣”、購買虛擬助威道具。在宣傳時渲染賽隊特點,讓觀眾有隊可站。
4. 一日龍舟手體驗,將“觀看”轉化為“體驗”。在比賽間隙開設面向游客的迷你龍舟體驗營。由專業(yè)隊員指導,在安全水域進行短程體驗,讓普通人也能感受“扒龍舟”的樂趣。
5.打造全域文旅場景。打造冠軍龍舟線路,設計“尋味龍舟之鄉(xiāng)”美食線路,串聯(lián)順德、中山、東莞等地的龍舟強隊所在地,游客不僅可以觀賽,還能品嘗當?shù)氐墓谲婟堉埏?、特色菜。推出“龍舟制造探秘之旅”,帶領游客參觀龍舟造船廠,了解國家級非遺的龍舟制作技藝;參觀龍舟博物館,體驗“起龍”、“點睛”等傳統(tǒng)儀式。
6.營造城市氛圍,賽季期間在機場、高鐵站、熱門商圈布置龍舟主題花壇、燈光秀和打卡裝置。提供賽事指南、文創(chuàng)產品售賣,并發(fā)放印有龍舟元素的文旅消費券,憑券可在合作商家享受折扣。
7.為其他廣東特色引流。比賽前舉行傳統(tǒng)的“點睛”儀式,潮汕英歌舞助陣。比賽中可以融入廣東粵劇的曲牌。賽后頒獎時,獲勝隊伍獲得的不僅是佛山陶瓷獎杯,還有一整只湛江燒豬。在比賽間歇,在岸邊舞臺進行非遺表演,如英歌舞、咸水歌、木偶戲等,讓等待的時間也充滿文化趣味。
8.通過票根延長消費鏈條。推行 “一張船票游廣東” ,憑龍舟賽門票可在合作景區(qū)、酒店、餐廳享受專屬折扣。
第三,粵語歌曲挑戰(zhàn)賽
經過香港發(fā)揚光大的粵語歌曲曾經是潮流的代名詞,今天《海闊天空》《男兒當自強》《彩云追月》這些經典的粵語歌曲依然被大江南北廣泛傳唱,沒有語言障礙,就像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也沒有傳播障礙,愛聽、能哼、會唱、精通四個層面是可以循序漸進,各有愛好群體的。
廣東和香港澳門是粵語最重要的傳承地,京劇能唱響,國風能流行,粵語歌曲也可以重振,并且是沒有任何省市可以模仿的超級IP,其核心在于將“聽粵語歌”這一懷舊行為升級為可體驗、可參與、可消費的全民文旅派對。
星級分布上,全民參與度三星,要區(qū)分粵語和粵語歌曲,對抗性和觀賞性四星,傳播度五星。
(2025東莞超級草莓音樂節(jié)。圖片來源:羊城派)
1.舉辦“粵唱越強”城市音樂聯(lián)賽。以廣東21個地級市為單位(或以廣佛肇、深莞惠、珠西等都市圈為單位),通過城市海選、主題競演、直播投票等方式,進行賽季對抗。
2.塑造戰(zhàn)隊人設。為每個城市戰(zhàn)隊打造鮮明標簽。例如“勁歌金曲”的香港隊代表世界音樂潮流的本土化改造,“葡語風情”的澳門隊代表葡萄牙語國家音樂的本土化改造,“經典傳承”的廣州隊代表粵曲和經典音樂的粵語話改造、“潮流電音”的深圳隊代表新派粵語與國風的融合創(chuàng)新;“俠氣江湖”的佛山隊可以結合武術文化表演,“僑鄉(xiāng)風情”的江門隊可以結合影視金曲IP。宣傳時重點渲染不同音樂風格和城市文化之間的“對決”,吸引本地人為家鄉(xiāng)打Call。
3.深度植入全民造星。采用主客場制,主場城市負責設計主題如“廣州西關情”、“汕頭僑鄉(xiāng)夢”,并組織本地市民、非遺傳承人作為“超級樂迷團”參與現(xiàn)場互動,將比賽變成城市文化的秀場。
4.全民票選金曲。通過網絡平臺,讓全國歌迷票選每個城市戰(zhàn)隊的“隊歌”和當期競演曲目,讓觀眾擁有決定權,從而深度卷入。
5.打造“循著歌聲游廣東”文旅路線。比如經典粵港線(粵港澳大灣區(qū)),影視IP線(佛山-江門-中山),市井煙火線(湛茂和潮汕揭)。
6.觀眾從“聽歌”到“參賽”,從觀看到下場,邀請觀眾助力所在城市參與PK,既可以以觀眾對抗賽并有一定占分比例的方式參與,也可以與本陣營參賽選手同臺競技方式參與,還可以與對方參賽選手競技方式參與。
7.賽事體驗情景化,競演不只是在臺上唱歌,而是打造微型音樂情景劇,比如中山孫文西路到香山劇場和陽臺劇場,只要有競技類鏈接入省級聯(lián)賽,孫文西步行街就是一條天天開唱、天天不重樣、唱功有保障的舞臺。
8.舌尖上的粵語歌。與本地老字號合作,推出 “歌詞套餐” 。比如隨機點唱一首歌,會給予游客開盲盒式驚喜。聽到《夕陽之歌》可能給你上一杯清酒,聽到《友誼之光》可能給你來一份監(jiān)獄餐蛋面,將聽覺與味覺深度綁定。
04從廣東走向世界
再綜述一下蘇超的打法,省賽,市賽,縣賽都是這個邏輯:
一是選定賽道,草根化定位。
二是對抗性和觀賞性,激發(fā)觀眾為城市打Call。
三是對抗式團結,制造話題引發(fā)傳播。
四是賽事與本土文化深度綁定,賽事是引流,文旅是變現(xiàn)。
還有一點是咱們特有優(yōu)勢,就是廣深港澳對外國游客的吸引力,據(jù)統(tǒng)計國慶期間外國游客人均消費達到1.6萬元,是國內游客十倍以上。
大灣區(qū)作為外國人中國旅游首選目的地,可以借賽事實現(xiàn)對外國游客深度分流,比如飛機降落寶安機場,往東是深圳市區(qū),往西是中山江門珠海和粵西地區(qū)。珠海,中山和江門單一城市宣傳對外國人吸引力有限,可以在機場聯(lián)合做宣傳,比如“向西,尋找200年來中國走向世界的密碼”,口號之下配以珠海的漁女和日月貝、開平碉樓以及中山孫文西路的老街風貌,附上二維碼鏈接三地聯(lián)合的旅游網站,并提供詳細的線路規(guī)劃和交通指南。
蘇超的爆火并不在于一開始就精心設計,而在于江蘇的從善如流,對群眾喜聞樂見的精準捕捉和引導,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草根精神發(fā)源地的廣東也能在弘揚嶺南文化中引發(fā)世界共鳴。
參考資料:
1.《情緒傳播與熱梗共創(chuàng),“蘇超”出圈機制研究》張媛,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5第8期
2.《群眾體育賽事促進“體文旅”融合發(fā)展研究——以“蘇超”為例》周思宇,孫文波,路云亭,體育學刊2025第5期
3.《解碼“蘇超”——兼及做好工作的方法啟示》宿遷市委研究室調研組,《調查與研究》2025第16期
4.《國慶長假江蘇再奪異地文旅消費全國第一》長三角商業(yè)地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