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泰一個不起眼的小酒店里,2025年10月6日,辦了一場婚禮,新郎是本地人,二十七歲,在地質(zhì)隊干活,新娘是美國人,四十七歲,教英語的,離過婚,還帶著個十二歲的兒子,婚禮全按中式來,穿紅袍,戴鳳冠,婚鞋是新郎親手給穿上,現(xiàn)場不少人圍著看,拍照片,新郎爸媽坐在那兒,臉上沒一點笑,敬酒時也沒開口說一句話。
新娘個子高,身子壯,走路得人扶著,沒穿西式婚紗,選了件紅袍子,頭上的飾物也照著古裝劇的樣子戴,新郎一步不離,扶著她胳膊,遞水,幫她站穩(wěn),眼睛一直盯著她,英文說得利索,中文說得少,可她堅持要辦中式婚禮,為的是尊重丈夫的家,也是她自己想這么辦。
這婚事跟平常不太一樣,一般姐弟戀都是女方主動,男方跟著走,這次卻是小伙子追得勤,照顧得周到,一點不像大家說的男強女弱,別人總以為外國女人嫁中國男人是為了綠卡或者錢,可這位美國女士自己有工作,孩子也一起帶過來,不是沖著身份來的,她選在中國安家,可能是喜歡這兒的文化,也可能是這兒機會多。
最讓人留意的是新郎爸媽的態(tài)度,他們沒攔著這門親事,也沒說好,整場婚禮就坐在那兒,不笑也不搭話,現(xiàn)在年輕人結(jié)婚,父母不同意也攔不住,可父母不點頭,心里總像卡了點東西,這種不說話比吵鬧更讓人難受,日子往后過,就多了點說不出的沉。
那個十二歲的男孩也在場,他叫新郎爸爸,可法律上還沒認作繼子,中國沒明文規(guī)定繼父該管啥,將來要是遇上上學(xué)、看病、上戶口這些事,怕是說不清,沒人提,可真出了問題,麻煩躲不掉。
網(wǎng)上有人笑這對夫妻,說他們連彎路都不想走,可他們根本沒打算走別人說的正道,就覺得兩個人待一塊兒踏實,日子過得順心,可網(wǎng)友看不慣,覺得這事兒太怪,這種反應(yīng)說明,很多人還是沒法接受不一樣的愛情。
這幾年,跨國婚姻越來越多,有些是外國老師來中國教書,順手找了對象,政策也在調(diào)整,從2025年9月開始,全國幾個地方試點跨國婚姻輔導(dǎo),幫新人應(yīng)對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以前不少人覺得結(jié)婚就是為了拿身份,現(xiàn)在慢慢明白,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河南去年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一個五十歲的女老師嫁給了十九歲的非洲留學(xué)生,一開始網(wǎng)上罵得厲害,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兩人相處挺自在,女方也不是沖著什么去的,就是真喜歡,輿論慢慢就變了,開始有人聊教育者能不能有自己的感情。
這場婚禮沒有人在喊祝福,只有相機咔嗒響,新郎腳上踩著粉鞋,新娘頭上頂著鳳冠,孩子靜靜站在一邊,他們?yōu)樯秮?,為啥留下,沒人說得清,網(wǎng)上的人能笑他們荒唐,可愛成啥樣,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明白,日子才剛開頭,真正的難處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