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沙地帶,兩年的戰(zhàn)爭終于在加沙停火協(xié)議達成后,暫告結(jié)束。人們開始返回家園,看到的卻多是廢墟。那些曾經(jīng)珍愛之物——或平凡或貴重,都被埋在瓦礫之下。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采訪了幾位巴勒斯坦人,他們講述了在流離失所的歲月里,那些自己始終珍藏的物品。
破舊的足球:生活的延續(xù)
阿爾坎·塔拉賓(Arkan Al-Tarabeen,22歲):
我們家是‘足球之家’,全家人都熱愛踢球。戰(zhàn)爭卻讓一切停擺。"
兩年戰(zhàn)火中,阿爾坎家唯一的足球始終隨行。阿爾坎透露,"有一次我們撤離時忘了帶球,冒著生命危險又折返去拿。"
"足球能釋放情緒,驅(qū)散負能量。我們只有這一顆球,它能讓我們繼續(xù)生活。"阿爾坎說。
友情信件與手鏈:童年的記憶
達莉婭·艾哈邁德·貝迪爾(Dalia Ahmed Bedir,15歲):
達莉婭珍藏著一個小盒子,里面裝滿了朋友們的信件與手鏈,但其中一些朋友已經(jīng)在戰(zhàn)火中遇難。
這些信寫在小學畢業(yè)時,她們說要永遠記得我。"
她說,每當在戰(zhàn)爭中感到害怕或焦慮時,就會讀這些信,重新獲得勇氣。
"有一封信來自已經(jīng)遇難的朋友。她說我讓她在學校度過了最快樂的時光,希望我永遠不要忘記她。"
有一次撤離時,小盒子丟了。達莉婭翻遍行李,淚流滿面地找尋,直到重新找到。從那之后,它再也沒有離開過她。
"房子沒了,這個盒子是我唯一的回憶。"達莉婭說。
證件:被剝奪尊嚴中的身份認證
艾哈邁德·齊丹(Ahmad Zidan,52歲)
我們被迫四處逃亡,連搬家的錢都沒有。住在帳篷里,這是種屈辱。"
艾哈邁德的牙科診所早被炸毀,兒子失學,女兒的大學也不復存在。
但他始終隨身攜帶一張聯(lián)合國家庭注冊卡——那是他作為巴勒斯坦難民的象征。
"這張卡不再能給我食物,也換不來任何幫助,但它是我的身份,是我孩子們的身份,是我的一切。在我人生的每個階段,這張卡都陪伴著我。"艾哈邁德說。
手機:連接世界的生命線
穆阿明?阿布?杜瓦巴(Moamen Abu Dwaba,23歲)
手機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沒有它我無法生存。"
通過手機,穆阿明與在異地及加沙外的兄弟保持聯(lián)系,查看新聞,繼續(xù)自己的本科學業(yè),還記錄轟炸的瞬間。
"我拍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讓外界看到我們的處境。沒有手機,就沒人知道我們還活著。"穆阿明說。
兄長的遺物:記憶的延續(xù)
胡薩姆·阿爾丁·阿布·阿爾烏拉(Hussam Aldin Abu Al Ula,26歲)
胡薩姆隨身攜帶著兄長的手表、手鏈和太陽鏡。兄長在戰(zhàn)爭初期被以軍殺害,如今只剩他與母親相依為命。
我們是同一個靈魂的兩具身軀,我們總是在一起。自哥哥去世后,母親病情加重,我自己也受傷,但我仍背著那只包——里面有兄長的遺物和重要文件。"
"我不戴它們,不想弄壞或丟失它們,想讓它們永遠保持原樣。"胡薩姆說。
婚戒: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娜賽姆·薩米·塔費什(Nasaim Samih Tafesh,25歲)
她的丈夫在加沙城的轟炸中遇難。帶著患癌的兒子,娜賽姆被救護車轉(zhuǎn)移到南部的汗尤尼斯。
丈夫是家里的支柱。自從他走后,我們一無所有。"
娜賽姆一家之前居住的小公寓也被炸毀。
"唯一留下的,是這枚結(jié)婚戒指。無論多艱難,我都沒有賣掉它。它是丈夫留給我唯一的東西。"娜賽姆說。
寵物:戰(zhàn)火下靈魂的依托
雅林·阿布·納賈(Yarin Abu Naja,44歲)
對我來說,寵物就是我的靈魂。"
雅林帶著兒子與寵物住在母親受損的公寓里。她曾多次被迫遷徙,甚至一度流落街頭,只能依靠陌生人的帳篷棲身。
雅林說,"這場戰(zhàn)爭讓我們蒙羞受辱,讓我們身心俱疲。"因此,她養(yǎng)了只烏龜和一只叫"比科"(Bico)的鸚鵡。
雅林說,這些寵物給了她無盡的安慰:"我和它(鸚鵡)說話,它會回應,還會對我微笑。還有那只貓盧卡(Luca),每當我哭泣時,它也會陪著我。它是我從街上撿來的,所以它也叫‘幸運’。"
最后一次撤離時,坦克逼近,雅林因?qū)櫸锉凰司芙^收留,不得不冒險返回母親家。
"鳥籠已經(jīng)破爛不堪,但我舍不得丟棄。無論如何,我不會讓它們受傷害。它們是我的孩子、我的靈魂。"雅琳說。
舊水瓶:維系生存的根本
哈米斯·阿布·阿邁爾(Khamis Abu Amer,37歲)
流離失所本身就是苦難。搬家、裝車、租推車、再搬回去……循環(huán)往復令人筋疲力盡。帳篷生活是屈辱的——夏天酷熱,冬天刺骨。"
哈米斯說,"我最珍貴的東西是我的水瓶。它們是生命的基礎,沒有它們,我們什么都不是"。
哈米斯靠同樣的瓶子過了兩年,多次遷徙后,四只水瓶里僅存兩只還完好。
"沒有它們,我們無法取水、無法煮飯。瓶裝水稀缺,它們就是我們的全部。"哈米斯說。
廢墟里的柔光
一個足球、一封信、一枚戒指、一對水瓶……
這些平凡的物件,是加沙人緊緊握住的生活碎片,是加沙人在戰(zhàn)火中維系尊嚴與情感的象征。
它們提醒著人們:即便在廢墟之中,人性的柔軟與愛的執(zhí)著,依然沒有被炸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