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冬天電動車要多久能充滿電?充電器亮綠燈后還會充電嗎?
老話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這不,剛進“三九”,寒風就像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咱北方的冬天,那叫一個透心涼。前兩天我騎著心愛的小電驢去上班,半路上就感覺不對勁,這車怎么越騎越?jīng)]勁,速度也提不起來,電量還掉得飛快,到公司一看,好家伙,明明昨天晚上充了一宿,這才騎了不到十公里,儀表盤上的電量已經(jīng)下去一大截了!這不禁讓我心里犯起了嘀咕:難道是我的電池不行了?還是說這天冷,電動車也跟我一樣,開始“冬眠”了?
這事兒吧,還真不是我一個人遇到。群里好幾個老伙計都抱怨,說這大冬天的,電動車就跟個“電老虎”似的,續(xù)航縮水得厲害,關鍵是,充電也變得磨磨唧唧的,以前晚上插上,第二天早上準滿,現(xiàn)在呢?綠燈是亮了,可心里總不踏實,總覺得沒充滿,拔了吧怕影響續(xù)航,不拔吧又怕充過頭把電池搞壞。這“充電焦慮”啊,比堵車還讓人鬧心。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嘮嘮這個事兒,把冬天給電動車充電那些彎彎繞繞,一次性給你整明白!
冬天充電慢,是電池“凍僵”了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冬天電動車到底要充多久才能滿?相信很多車主和我一樣,腦子里都有個大概的時間概念,比如我的車配的是48V12Ah的鉛酸電池,按照常理來說,用1.8A的充電器,7個小時左右就夠用了??蔀樯兜搅硕欤@個時間就不準了呢?難道是充電器壞了?
其實啊,真不是充電器的問題,鍋得讓“低溫”來背。咱們電動車里的心臟——不管是鉛酸電池還是鋰電池,它們內(nèi)部的化學反應都是靠離子在電解液里“跑圈”來完成的。天氣一冷,這電解液就跟結了冰的河面一樣,變得粘稠,離子們跑起來自然就磕磕絆絆,速度慢了下來。這就好比夏天你騎車,風在耳邊呼呼地吹,動力十足;冬天你頂著北風騎,每蹬一下都費老勁了,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低溫直接導致了電池活性降低,充電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原本7小時能搞定的事兒,現(xiàn)在可能得9到10個小時。你要是按老黃歷,7小時一到就拔掉充電器,那你的電池其實只“吃”了個半飽,長期這么干,不僅會影響續(xù)航,對電池壽命也是種傷害。有網(wǎng)友就調(diào)侃:“這哪是充電,這是給電池‘溫補’呢!”所以啊,冬天充電,咱就得有耐心,別圖省事,該充多久就充多久,讓它舒舒服服地吃飽喝足。
綠燈亮了=滿電?別被“騙”了!
再來說說第二個更讓人糾結的問題:充電器亮綠燈之后,到底還會不會繼續(xù)充電?這事兒可太玄乎了。我見過不少人,包括我媳婦兒,她就是典型的“綠燈主義者”,只要看到充電器變綠,立馬就把插頭拔了,生怕多充一秒會把電池充炸了。可也有老司機說,綠燈亮了才剛開始,得再沖倆小時才算真正滿電。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這就得聊聊咱們電動車充電器的“三段式”工作法了。第一階段叫“恒流充電”,這時候電流最大,就像給水池子猛灌水,電池電量蹭蹭往上漲。等電量充到七八成的時候,進入第二階段“恒壓充電”,電流會慢慢減小,就像水流變細了,但還在持續(xù)補充。關鍵來了,通常就在第二階段快要結束的時候,充電器的指示燈就會從紅變綠!
所以,綠燈亮起,其實只是告訴你:大容量的“主餐”已經(jīng)上完了,現(xiàn)在開始上“甜點”——涓流充電了。這個階段電流非常小,就像用針管往電池里一點點注水,目的是為了把電池的每個“細胞”都徹底填滿,達到真正的100%飽和狀態(tài)。這個過程雖然耗時,但對延長電池壽命至關重要。如果每次都是綠燈一亮就拔,那你的電池永遠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久而久之,容量下降、續(xù)航縮短也就成了必然。
更有意思的是,就算涓流充電結束了,如果你還不拔充電器,它真的就完全停止工作了嗎?維修師傅拿專業(yè)儀表測過,結果讓人有點意外:哪怕是號稱“智能斷電”的充電器,在充滿后依然會有微弱的電流間歇性進入。長時間這樣“浮充”,反而容易導致電池失水、鼓包,這才是真正傷電池的行為!所以說,“綠燈即滿”和“徹夜長充”都是誤區(qū),正確的做法是:綠燈亮后,再充1-2小時(具體看電池大?。缓蠹皶r拔掉。
冬日續(xù)航縮水,有啥妙招能“續(xù)命”?
最后,既然說到冬天,續(xù)航打折幾乎是所有電動車用戶的“通病”。動輒30%-50%的縮水,誰看了不心疼?網(wǎng)上各種“神技”也層出不窮,比如把電池抱回家充、加裝保溫套等等。這些方法到底靠不靠譜?
首先得明確一點,低溫導致的容量下降是物理特性,沒法根治,等開春回暖,一切自然恢復正常。所以,別指望有什么“神奇藥水”能讓冬天續(xù)航翻倍,那都是忽悠人的。但是,咱們可以想辦法盡量減少損失。
比如,選擇合適的充電環(huán)境就很重要。雖然文章里強調(diào)了不要在室內(nèi)充電,安全第一,這點我完全贊同。但我們可以選擇在車棚、或者避風向陽的地方充電,避免電池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中硬扛著充電。溫度稍微高一點,充電效率就能提升不少,相當于“少吃多餐”,總比餓著強。
另外,養(yǎng)成良好的騎行習慣也能省電。冬天盡量避免急加速、急剎車,勻速騎行最省電。有網(wǎng)友分享經(jīng)驗:“我冬天騎車,就跟老太太散步似的,穩(wěn)當?shù)煤?,反而比別人多跑好幾公里?!边€有,定期檢查胎壓,保持在合理范圍,胎壓不足也會增加能耗,這可是隱藏的“電老虎”。
總而言之,冬天給電動車充電,講究的就是一個“穩(wěn)”字。別著急,別焦慮,了解它的“脾氣”,順應它的規(guī)律,才能讓它陪你走得更遠。那么問題來了,面對這變幻莫測的天氣和捉摸不定的續(xù)航,你覺得未來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徹底解決電動車的“冬季焦慮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