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楊振寧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要了解你自己的興趣,你如果掌握了你自己的能力跟興趣,再根據(jù)這個了解去選擇你所要走的路徑,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
這話說得懇切,仿佛冬日里捧著一杯暖茶,讓人從手心暖到心底。成功二字,世人追逐良久,卻常常越追越遠。
只因眼睛總是看著外面,看著別人的路,看著熱鬧的方向,卻忘了回頭看看自己。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帶著不同的稟賦。有人擅長言辭,有人精于計算,有人手巧,有人心細。
這些能力如同我們生命中的璞玉,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雕琢??上廊丝偭w慕別人的玉光彩,卻忘了自己的玉在何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不假。但興趣不單是喜歡什么,更是生命中那盞不滅的燈。
夜深人靜時,是什么讓你心甘情愿地投入世間?是什么讓你不計得失地沉醉其中?
那便是興趣所在了。它不聲張,不喧嘩,只是靜靜地在那里,等你認出它來。
能力與興趣,恰似一對翅膀。單有能力,或許能飛,卻飛得不情愿;單有興趣,想飛,卻可能飛不高。唯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在人生的天空中自在翱翔。
可認識自己,談何容易。我們生活在一個聲音嘈雜的時代,每時每刻都有人告訴我們應(yīng)該成為什么樣的人。
做金融的羨慕寫詩的灑脫,寫詩的又羨慕做金融的富足。在這樣的比較中,我們漸漸迷失了自己的聲音。
認識自己需要靜,需要誠。靜下來,才能聽見內(nèi)心微弱卻堅定的聲音;誠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承認什么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眼中最好的。
這需要勇氣,需要放下,需要在一片喧囂中,守護內(nèi)心的那一點清明。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明達。
這種明達不是一朝一夕可得,它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細細體會,在每一次選擇中慢慢摸索。
選擇路徑,是人生大事。許多人站在十字路口,總是張望別人走的是哪條路,哪條路上人多熱鬧。
卻忘了問自己:這條路適合我的腳步嗎?能引我到我想去的地方嗎?
根據(jù)對自己的了解來選擇路徑,這條路走起來才不覺得苦。即使有坎坷,也會因為心中的那份認同而甘之如飴。
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但真正的成功,大概就是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然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這條路不會太寬,不會太擁擠,因為它只屬于你。路上有你的足跡,你的汗水,你的歡笑。
你不會因為看到別人走在別的路上而焦慮,因為你知道,這才是你的路。
我們常常以為成功需要多么復(fù)雜的策略,需要多么辛苦的拼搏。這些固然重要,但楊振寧先生的話提醒我們,這一切的前提,是認識自己。沒有這個前提,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建在流沙之上。
認識自己,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隨著年歲增長,閱歷豐富,我們對自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昨天的認知,可能不再適合今天;今天的選擇,或許會在明天調(diào)整。這是一個不斷對話、不斷更新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喜歡做什么,更要了解自己愿意為什么而付出,為什么而堅持。
這是比能力和興趣更深的層面,關(guān)乎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如今我選擇做一個情感心靈博主,正是因為了解自己對于人心、對于情感的那份敏感與關(guān)懷。
這份工作不輕松,但它讓我感到充實,讓我覺得是在用自己所長,做自己所愛。這便是我選擇的路徑。
無論你選擇什么樣的路,都希望那是你深思熟慮后的決定,是建立在對自己的了解之上。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隨波逐流?;c時間認識自己,這或許是人生中最值得的投資。
當你在自己的路上前行時,會發(fā)現(xiàn)每一步都踏實,每一天都充滿意義。
這或許就是楊振寧先生所說的“最容易的成功”——不是最容易得到世俗的認可,而是最容易獲得內(nèi)心的滿足與安寧。
愿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并在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素以為絢兮,守其素心,方能見其絢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