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歲的楊振寧,溘然長逝,令人痛心!
盡管已是百歲高齡,他的離去仍是學術(shù)界的一大損失。
就在半個月前,楊振寧先生剛度過壽辰,與妻子翁帆一同題字,當時他思維清晰、下筆有力,未見病容。
不料短短半月后,先生便與世長辭。
據(jù)清華大學知情人士向《生命時報》透露,楊振寧2022年曾因摔倒導致脊椎受傷與骨裂,此后身體狀況明顯下滑。
病床上的他,依然堅持工作,精神令人動容。
楊振寧逝世后,新華社、人民日報及清華大學等紛紛發(fā)文悼念。
他曾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任教33年,退休后辦公室仍予保留。
有學生在得知消息后凌晨獻花,并附文“good night”以示敬意。
10月19日,翁帆在《光明日報》發(fā)表悼文,深情回顧丈夫一生。
她表示,楊先生離世時應(yīng)是欣慰的——他為民族復興、國家強盛與人類進步交出了滿意答卷。
翁帆還分享了楊振寧九十歲時所作的詩,并贊其一生“有理想、有奮斗、有責任、有擔當、有幸福、有感恩”,感慨“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21年前,28歲的翁帆嫁給82歲的楊振寧,外界多不看好。
然而這段感情持續(xù)了21年,世人的看法也隨之轉(zhuǎn)變。
如今49歲的翁帆,未來將如何度過沒有楊振寧陪伴的日子,引人關(guān)注。
若無楊振寧的光環(huán),翁帆本身亦十分優(yōu)秀:她1976年出生,品學兼優(yōu),1994年考入汕頭大學英語系,一直是優(yōu)等生。
1995年,楊振寧攜夫人杜致禮回國,翁帆作為學生代表接待,彼此留下良好印象,并保持多年書信往來。
翁帆大學畢業(yè)后曾在汕頭、香港工作,有過一段兩年婚姻。
2002年離婚后,她返校攻讀碩士,持續(xù)進修。此時楊振寧已回國,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
2003年杜致禮病逝,楊振寧生活陷入低谷。
翁帆去信安慰,兩人聯(lián)系漸密。
2004年5月重逢后,感情迅速升溫。
因互相欣賞與陪伴,兩人同年出游時牽手定情。當年國慶期間,楊振寧在82歲壽辰之際向翁帆求婚,年底在汕頭登記結(jié)婚。
這段年齡懸殊的婚姻曾引發(fā)廣泛爭議,有人預(yù)言翁帆不久便會離開。
然而楊振寧的子女與翁帆的父親均表示支持,外界議論逐漸平息。
翁帆父親曾對媒體表示,女兒能協(xié)助楊教授工作并照顧其生活,“就算做出一些犧牲也是光榮的”。
婚后,翁帆成為楊振寧的得力助手,不僅協(xié)助整理資料、陪同講學,更在生活上無微不至。
盡管外界視婚姻“不對等”,翁帆卻感到平靜滿足。
2011年,她在訪談中表示,彼此感情堅定,未受外界非議影響。
翁帆也未停止自我提升:同年她獲清華大學建筑系博士學位,并與楊振寧合著多部作品。
即便沒有楊振寧,她亦擁有充實的精神世界。
兩人唯一的遺憾是未育子女。
這一點婚前已有共識,楊振寧一直著力培養(yǎng)翁帆的獨立能力,希望她未來能繼續(xù)從容生活。
楊振寧生前已妥善安排遺產(chǎn):現(xiàn)金與專利收益約18億元,分給與杜致禮所生的三名子女;翁帆則獲得他生前每月高額薪金及日常開支結(jié)余。
此外,翁帆享有清華大學所建別墅的“終身居住權(quán)”。
憑借積蓄、版稅與穩(wěn)定居所,她未來的生活依然有所保障。
從這一點看,楊振寧盡責而周全。
盡管年齡差距顯著,翁帆的付出并未被辜負。楊先生為她鋪好后路,這已是彼此最好的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