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又發(fā)新圖:火星南半球,沙丘表面一條條細(xì)長溝槽,像誰用樹枝劃的,又像巨型蚯蚓鉆過。評論區(qū)里一堆人喊“火星生命實錘”。別急,真相比科幻還離譜——干活的,是干冰。
干冰也能挖溝?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xué)的LonnekeRoelofs博士也納悶。她盯著照片,越看越像地球沙漠里水流沖出的溝,可火星空氣稀薄,水根本流不動。于是她把目光挪到火星冬天最不缺的東西:二氧化碳冰,也就是干冰。
零下120攝氏度的夜里,火星沙丘被一層干冰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最厚能堆到70厘米。春天一到,太陽曬熱坡面,冰層崩裂,大塊干冰順著斜坡滑。地球人看不到的是,冰底貼著沙子那一面,溫度驟升,冰直接氣化,體積瞬間膨脹上千倍。砰!氣體炸開,把沙子噴得四散,干冰塊像被無形之手推著往下鉆,邊滑邊挖,一條溝就這么刻出來。
實驗室里復(fù)刻“火星開溝”
為了驗證,Roelofs跑去英國米爾頓凱恩斯的“火星艙”——一座能模擬火星溫度、氣壓的大盒子。她和學(xué)生把干冰塊放在不同角度的沙坡上,前幾次啥也沒發(fā)生,直到把坡度調(diào)到和火星沙丘差不多,干冰突然活了:像只胖鼴鼠,一頭扎進(jìn)沙里,邊噴邊滑,留下一條筆直細(xì)溝,溝旁還堆起小沙脊,跟衛(wèi)星照片里的一模一樣。
她當(dāng)時的感覺?原話:“像在看《沙丘》里的沙蟲?!?/p>
地球?qū)W不到的招式
這套“干冰開溝術(shù)”在地球玩不轉(zhuǎn)。地球氣壓高,干冰氣化慢,氣體來不及憋大招;火星空氣稀薄,溫差又大,干冰才能炸得這么痛快。換句話說,火星自帶特效濾鏡,連地質(zhì)過程都自帶爆炸音效。
溝挖完,干冰繼續(xù)升華,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沙坑里那道細(xì)長傷疤。再過幾年,風(fēng)吹沙走,溝被填平,新的冰層又蓋上來,循環(huán)往復(fù),火星沙丘就這么被干冰一遍遍“紋身”。
火星為什么讓人上頭
Roelofs說,火星離地球近,又剛好在太陽系的“宜居帶”邊上,水能以液態(tài)存在,生命有沒有來過,答案可能就在這些溝溝坎坎里。更妙的是,研究火星地貌,等于換一副眼鏡看地球——有些在地球想當(dāng)然的過程,換個星球就全變了調(diào),回頭再看自家沙漠,說不定有新發(fā)現(xiàn)。
下回看到火星照片,先別急著喊外星人。也許只是干冰在玩沙,炸出一場無人聽見的微型煙火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