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樹,等鳥來
《單讀41·我看見了鳥》新書分享會 成都場
做自然觀察,時間久了,會覺得自己像一棵樹。根系向土地深處扎去,逐漸熟悉了當?shù)氐耐寥?、水流、冷暖變化和風吹來的節(jié)律……時間久了,和生活在周圍的物種也成了朋友,相互陪伴,相互支持。
在成都,有不少在當?shù)亻L久地做自然觀察的朋友。他們在快速變化的城市生活中,走向了時間尺度更長的自然。他們耐心地等,等來了自然的禮物,他們持久地行動,希望能與更多物種在成都共生。
《單讀 41·我看見了鳥》的新書活動將于 10 月 25 日來到成都。作者陳創(chuàng)彬會與自由撰稿人、圖書譯者戚譯引,自然觀察者圖圖一起做客方所成都店,聊聊如何做在地的、長久的自然觀察,當他們變得靜止、緩慢,眼中的世界會有什么不同。
【時間】
2025 年 10 月 25 日(周六)
15:00 — 17:00
【地點】
方所成都店
成都市錦江區(qū)中紗帽街 8 號成都太古里負一層 M68-70 號
【嘉賓介紹】
陳創(chuàng)彬
廣東潮汕人。從事了六年分子生物學相關工作,后辭職去了瀘沽湖,在那里看見了鳥。2020 年回到家鄉(xiāng),開始進行持續(xù)的自然觀察,尤其是鳥類的生活,并開始書寫它們。
戚譯引
筆名瑪雅藍,自由撰稿人、圖書譯者。長期關注環(huán)境生態(tài)等領域,有多年自然觀察經驗。譯有《樹的秘密伙伴》《不可思議的樹》《昆蟲記》等。
圖圖
自然觀察者,「植街出門」系列活動策劃人。當前在成都組織 Tree walk,導覽成都街巷公園的樹木鄰居。
【相關圖書】
越來越多的朋友在觀鳥。不只是鳥,其他物種和自然系統(tǒng)的各個細部,都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失敗故事里,變得可見起來。于是繼《單讀 30·去公園和野外》之后,本輯《單讀》再度以“自然”為題,收錄了周瑋、任寧、安小慶、陳創(chuàng)彬、歐陽婷、沈書枝六位寫作者的新近作品。
在地拉那認識不同物種,在盈江觀鳥,在橫斷山間學習森林的智慧,在潮汕鄉(xiāng)間守護水雉降生,在北京的公園看鳥和植物……他們用自己的感官和知識,敏銳地捕捉著不同時節(jié)、不同地域的生命細節(jié),并為此流淌出豐沛的感情,時而因為美的景象,時而因為發(fā)現(xiàn)了新知,更多時候是因為看到了它們生存的艱辛。
此外,本輯《單讀》繼續(xù)發(fā)表“水手計劃”的作品。馬來西亞華人女性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西南鐵路工人背負了怎樣的過往?第三屆“水手”林雪虹和芮蘭馨的寫作都以自己的家庭史為原點,編織起被歷史掩蓋的普通人所留下的生命印痕。
《單讀 41·我看見了鳥》
正飛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