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張頭口述
坐在老家陽臺的藤椅上,曬著暖融融的太陽,腳蹬著雙剛買的538塊錢老年健步鞋,這是我活了71年,心里最踏實舒坦的一天。
不是因為兒子孝順,恰恰相反,是我終于甩掉了那個壓了幾十年的“包袱”——我含辛茹苦養(yǎng)大,最后卻寒了我心的獨生子。這話,得從40多年前說起。
1、1個兒子,2老口,把“最好的”都給他
當年我和老伴兒在農村種地,30多歲才盼來這個大胖小子,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里雞蛋我和老伴兒舍不得吃,攢著給孩子補營養(yǎng);過年買件新衣服,永遠先緊著他,我倆的舊衣服縫縫補補能穿好幾年。
就一個念頭: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能跳出農村。沒成想孩子還真爭氣,考上了大城市的重點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我請了全村人吃飯,覺得這輩子再苦再累都值了。
2、1套房首付,8年退休金,我把老骨頭都“搭”進去
兒子畢業(yè)后留在大城市,找了個城里媳婦,要結婚時,大城市的房價像天文數(shù)字——首付就要80多萬。我和老伴兒沒猶豫,把一輩子攢的25萬積蓄全拿出來,又跟親戚朋友借了10萬,湊夠35萬給兒子打了過去。
想著他剛成家壓力大,我每月4200塊的退休金,硬是擠出4000塊固定給他寄過去,這一寄就是8年。那8年,我和老伴兒在老家,青菜豆腐是日常,買點肉要掂量三天,一年到頭添不了一件新衣服,可每次打電話聽到兒子說“家里夠花”,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3、3年沒見,1趟探親,擊碎最后一點念想
前幾年兒子還會回來過年,后來理由越來越多:“爸,工作忙”“孩子小,折騰不起”,連著3年,我連他的面都見不著,電話也越來越短,說不了兩句就掛。
直到上個月,兒子突然打電話讓我去看大孫子,我高興得好幾宿沒睡著。趕緊收拾行李,把地里種的20斤花生、磨的5斤芝麻油、晾的10斤干菜塞了滿滿三大包,還花200多給孫子買了衣服,興沖沖坐了6小時火車趕過去。
可第二天親家來吃飯,我才知道真相:親家母笑著說“你兒子出息了,都當副總了,年薪快百萬”,親家公接著補了句“上次發(fā)獎金,立馬給我換了1萬多的按摩椅,衣服都是名牌”。
我坐在那兒,臉上僵著笑,心里像被潑了盆冰水。年薪百萬?他從沒跟我說過;我每月省吃儉用寄4000塊,他轉頭給岳父買上萬的東西;我這個親爹,他連我穿42碼的鞋都不知道。
當天下午,我看著用我血汗錢付首付的房子,眼淚止不住地流——原來我從來都是外人,是個只懂付出的提款機。我沒跟任何人說,收拾行李就回了老家。
4、1通電話,1個決定,我終于為自己活
這個月,兒媳婦突然打電話來,語氣特別沖:“爸,這個月的4000塊怎么還沒轉?我們等著用呢!”
那一刻,我積壓了幾十年的委屈、心酸全沒了,只剩冷靜。我對著電話說:“錢以后沒有了,我的退休金,要留著給我和你媽養(yǎng)老。”
掛了電話,我長長舒了口氣,渾身都輕松了。第二天就去商場,花538塊買了這雙健步鞋,穿著走在路上,比過去幾十年穿的任何一雙鞋都舒服。
現(xiàn)在我才算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不是空話。我們老輩人太傻,總想著虧自己不能虧孩子,可你把心掏給他,他未必懂感恩,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養(yǎng)孩子到成年、供他讀書成才,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剩下的路,該讓他們自己走。咱們辛苦了一輩子,晚年該為自己活:攢點養(yǎng)老錢,該吃就吃,該穿就穿,把身體照顧好,把心情打理順,這才是最實在的。
別像我以前那樣,掏心掏肺換不來真心。愛孩子可以,但別丟了自己。老伙計們,你們說,我老張頭這次做的,沒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