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美國上千個城市同時上街,聲討“國王”,并非什么王室丑聞,也不存在哪位王子又鬧離婚,是反對特朗普的獨裁政策。
但特朗普不僅不理會,還公布一段ai視頻,上演了個“空投大便”的荒誕表演,面對如此緊張的局面,這場荒唐秀的推出,像是把一桶汽油潑進了本就焦頭爛額的美國。
抗議迅速蔓延,北美、歐洲多個國家也加入聲援,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街頭行動,而是一場對“民主幻覺”全面破滅的全球共振。
抗議不只是喊口號,大家是真急了
這次游行跟以往不一樣,以往游行人群中,年輕人居多,喊著環(huán)保、控槍、移民之類的口號,這回,參加的人年齡跨度大,職業(yè)背景廣,農(nóng)工科貿(mào),上班族,退休者都有參與其中,都走上街頭了,他們不圖聲勢,而是覺得必須發(fā)聲。
很多州的地方官員也出現(xiàn)在抗議現(xiàn)場,有的甚至是特朗普當年的黨內(nèi)同僚,這說明這事已經(jīng)不只是哪個黨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在遭遇碰撞,大家不約而同地站出來,只因為他們覺得,事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不能再裝沒看見的地步。
口號有時候能說明很多問題,特朗普的ai視頻甚至連引子都算不上,美國民眾被這幾年權力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嚇到了,總統(tǒng)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越來越多,國會和法院的聲音越來越弱。
特朗普的那段視頻,很多人第一眼真當是搞笑段子看了,可當大家發(fā)現(xiàn),這是他團隊精心制作、公開發(fā)布,還配上了那句“讓王國再次偉大”的標語時,笑容就消失了。
他不是無心之舉,而是在利用社交平臺,把一個政治上的極端想象包裝成“個人英雄主義”的表演,視頻里的元素非常明確:王冠象征絕對權力,戰(zhàn)斗機是武力的代表。
而那個“大便投放”的橋段,說白了,就是對制度的赤裸裸嘲諷,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jīng)踩了底線。
更關鍵的是,他的這段視頻并不是孤立行為,萬斯第一時間轉(zhuǎn)發(fā)支持,白宮團隊并不在意這場動亂,甚至還在爭奪輿論的主動權,試圖重新定義“領導力”的含義,這不是在搞政治宣傳,而是在搞政治挑釁。
社交媒體如今早已不是信息傳播的工具,像這樣的極端內(nèi)容,一旦經(jīng)過某些算法放大,會迅速激起情緒反應,引發(fā)共鳴甚至模仿,這對本就脆弱的政治環(huán)境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
政府停擺成常態(tài),制度已經(jīng)跟不上節(jié)奏
這場抗議的直接背景,是美國政府罷工超過半個月,財政預算依舊沒有批復,連一些基本的社會服務也開始斷線,大家不是沒見過政府停擺,但這次跟過去不一樣。
以前的停擺,最多幾天,國會就會在幕后達成妥協(xié),各讓一步,可這次,僵局一直沒解,議員們你吵我我罵你,完全沒有談判意愿。
總統(tǒng)那邊不妥協(xié),國會也不讓步,法院更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制度設計本來就是為了互相制衡,但現(xiàn)在看來,制衡機制根本起不到作用,誰也拉不住誰。
最高法院面對這一系列權力爭議,也不愿沾染渾水,本來大家還指望法院來解開這個死結(jié),結(jié)果人家說這屬于“政治問題”,法院不方便介入,這一回合下來,三權分立像是三個互不搭理的部門,誰也不想背鍋,誰也救不了場。
而在社會層面,這次的分裂也非常明顯,有些州公開表示支持抗議,有些州卻調(diào)派警力加強戒備,一些極端團體也在趁機活動,有地方甚至出現(xiàn)了民兵公開巡邏的情況,簡單來說原本統(tǒng)一的制度框架,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各自為政的拼圖。
全球同步響應,美國不再是榜樣
美國的這場抗議,很快就引起了全球關注,很多國家早就看出了美國正在走下坡路,不少國家也同步爆發(fā)了聲援游行,人們打著“捍衛(wèi)民主”的旗幟走上街頭,不是要替美國出頭,而是借機表達對權力濫用的擔憂。
過去幾十年里,美國一直以天堂自居,但現(xiàn)在的情況讓很多國家開始懷疑這盞燈是否還能照人,當一個曾經(jīng)的總統(tǒng),把自己打扮成國王,還要靠AI視頻來維持關注度,這說明問題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政治分歧,而是制度根子出了問題。
一些國際觀察機構也指出,像這樣的政治極化、制度僵化,再加上社交媒體上的情緒引導,很容易把一個國家推向不可控的局面,而美國這幾年不斷退出國際合作機制、對外政策反復無常,也讓很多國家對其領導力失去了信心。
過去幾年,美國政治越來越依賴個人魅力,而不是制度安排,誰說得響,誰能上頭條,就更容易掌握話語權,久而久之,大家開始忽視制度的邊界,結(jié)果就是權力越來越集中,制衡越來越虛。
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調(diào)整,后果不可預估,制度的健康需要不斷修復和維護,而美國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更像是任由裂縫擴大,希望它自己愈合,但現(xiàn)實不會這么配合。
從長遠看,美國可能還會舉行特別會議,試圖解決當前的社會危機,但即便預算通過了,抗議平息了,深層次的問題也不會自動消失,2026年的中期選舉,可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也可能是分裂加劇的節(jié)點。
更深層的變化,是國際社會對美國角色的重新評估,長期以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主導者角色,但如今它自己的國內(nèi)都顧不過來,外界自然也不再寄望于它來提供穩(wěn)定,領導力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靠行動和信任積累的。
一場抗議把美國的問題全翻了出來
這次抗議,雖然說蓄謀已久,但其實是對當前美國政治狀態(tài)的全面否定,制度失靈、權力過界、社會分裂、國際信任滑坡,這些問題早就埋下了種子,只是這次被徹底點燃了。
特朗普自詡為國王的荒誕行為雖然極端,但也恰好暴露了美國民主的脆弱性,抗議者走上街頭,不是為了推翻什么,而是想提醒大家:規(guī)則不能被踩,制度不能靠幻想維系。
眼下的美國,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但如果繼續(xù)放任個人影響力蓋過制度邏輯,未來的路就會越來越窄,對中國來說,看清這個現(xiàn)實,比盲目模仿更重要,我們不需要去追逐誰的腳步,而是要走好自己的路,才是對未來最真實的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