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說“地下文明看陜西,地上文明看山西”,陜西都不說了,十三朝古都,從始皇帝開始,多少王公貴族都埋葬在西安、咸陽的地表下。而山西,地處中原大地,為什么會有“地上文明看山西”的說法呢?直到了解了臨汾市,看過汾城古城,才知道山西到底有多古。
臨汾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古籍《帝王世紀》記載“堯都平陽”中的平陽就是今天的臨汾,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小小地級市擁有包括晉國遺址在內(nèi)的20多處國家級文物,這其中就包括汾城古城,位于臨汾市襄汾縣汾城鎮(zhèn),地處襄汾縣西側(cè)城郊位置,緊鄰雙龍湖濕地公園,距離襄汾西火車站不遠,只有10公里的路程。
汾城古城又叫汾城古建筑群,歷史悠久,最初可以追溯到唐初,為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恭的封地之鄂公堡,唐貞觀七年,也就是公元633年,古太平縣城由古城鎮(zhèn)遷于此地,沿襲至今有1400多年,古城經(jīng)過歷代發(fā)展,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譽為“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
汾城古城古建筑群的最大特色是“真”,這里的古建筑跨度上千年,既有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后大力推廣的城隍廟,又有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朝圣之地文廟,還有縣衙大堂、社稷廟、明倫廟、鼓樓、學前磚塔、關(guān)帝廟、洪濟橋等幾十處,雖然歷史上汾城古城多次在保護原建筑基礎上修繕,由于保護得當,所以才有古樸古香。
汾城古建筑群多是明清建筑風格,以鼓樓為中心軸線,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城隍廟、文廟、縣衙大堂、關(guān)帝廟等核心建筑,這些建筑雖然跨越千年,但主要的還是明清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屋頂多采用歇山式或硬山頂,展現(xiàn)出典型的北方傳統(tǒng)民居特征,飛檐翹角,特色鮮明,以至于電影《黑神話:悟空》就在這里取景拍攝。
千年臨汾古城在歷史上經(jīng)過多次修繕,最著名的是康熙、光緒年間,在近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達了,反而無暇顧及,直到06年被公布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后,才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保護,21年西城門修繕完畢,如今又在全面整治,封閉施工,主要建筑都看不到,只能在文廟里面走一走,專程前往,不能全面欣賞古城風貌,多少有些遺憾。
山西是全國擁有古木質(zhì)建筑最多的省份,元代以前的木質(zhì)建筑占據(jù)全國80%的份額,文物眾多,保護難度自然都大,就拿臨汾古城來說,現(xiàn)在能夠全面修繕,還是得益于國家級文物身份,來之不易,雖然沒有全面目睹容顏,多少有點遺憾,但也是幸福的事情,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