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生活指南#
當所有人都在期盼和平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在尋找發(fā)財機會,美國軍火商的近期利潤預期,恰好印證了這一說法。
就在當?shù)貢r間10月21日,美國兩大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技術(shù)公司公開預測,今年剩下的日子他們的利潤將迎來強勁增長。而背后推動的,正是眼下持續(xù)的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帶來的武器需求激增。
這消息聽起來著實有點諷刺,當世界各地的人們因戰(zhàn)火而承受痛苦的時候,軍火商的財務報表卻在熠熠生輝。特別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剛剛又從五角大樓拿到了一份價值125億美元的大訂單,要生產(chǎn)296架F-35戰(zhàn)斗機。
沖突背后的生意
軍火商的利潤與國際沖突程度歷來息息相關(guān),雷神技術(shù)公司也緊隨其后,預計利潤將同步增長。這兩家公司在美國國防工業(yè)中舉足輕重,它們的業(yè)績預報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國軍事投入的重點方向。
說實話,軍火商在沖突中獲利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如此直白地將其他國家的沖突與公司利潤增長掛鉤,顯然讓人感到不適。有網(wǎng)友評論說:“這不就是發(fā)戰(zhàn)爭財嗎?”這話雖有點難聽,倒也一針見血。
和平的代價
事實上,軍火工業(yè)的繁榮往往都是建立在世界某個地方的不安定之上,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老百姓擔心的是明天會不會聽到爆炸聲,而有些人卻在計算著下一個季度的武器銷售額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增長。
值得思考的是,這些高額的利潤與巨額的軍火訂單,最終要由誰來買單?答案其實很明確:就是每一位納稅人、每一個普通的消費者。而與此同時,承受戰(zhàn)爭炮火與創(chuàng)傷的,也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既要為戰(zhàn)爭買單,又要直面戰(zhàn)火帶來的苦難,這種循環(huán)似乎很難被打破。
未來與期盼
說到底,只要仗還在打,軍火商的錢包就會越來越鼓,世界亂成什么樣,他們才不在乎,反正賬上的數(shù)字一直在漲就行。
而這一切的背后,是無數(shù)普通人被迫承受的代價,既要為戰(zhàn)爭買單,又要在戰(zhàn)火中求生存。也許我們都應該明白,軍火商期待的“未來”,與我們普通人期盼的“和平”,從來就不在一條線上。
于是,一個殘酷的循環(huán)就此形成:沖突催生軍火訂單,訂單利潤又反過來滋養(yǎng)新的沖突。要打破這一循環(huán)確實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目前就有不少國在為推動和平而努力,說到底,和平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這股力量,終究勢不可擋。
—全文完
舉報
評論4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