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資料來源:《雜阿含經》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tǒng)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一些讓我們痛苦不堪的人。
他們或許傷害過我們,或許辜負過我們,甚至讓我們在漫長的歲月里念念不忘,輾轉難眠。
可是,佛陀在《雜阿含經》中曾說:"一切法因緣生,一切法因緣滅。"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那些讓你痛苦的人,真的只是來折磨你的嗎?
佛法中講"逆增上緣",意思是那些看似阻礙我們的人和事,恰恰是幫助我們修行的善知識。
![]()
就像淬煉鋼鐵,不經火燒水淬,如何成就鋒利的刀刃?那么,這些讓我們痛苦的人,到底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為什么佛陀說"緣分來渡你,必先讓你歷磨難"?放下,又為何能讓我們得到自在?
說起讓人痛苦的冤家,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莫過于提婆達多與佛陀的糾葛了。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兄弟,也是阿難的親哥哥,他曾跟隨佛陀出家修行,也曾獲得神通??墒?,提婆達多心中始終有一個執(zhí)念——他想要取代佛陀,成為僧團的領袖。
有一天,提婆達多來到佛陀面前,恭敬地說:"世尊,您年事已高,不如將僧團交給我來管理,您可以安心修行了。"
佛陀平靜地看著他,搖搖頭說:"提婆達多,我連舍利弗、目犍連這樣的大弟子都不曾將僧團托付,又怎會交給你?"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提婆達多的自尊心。從那以后,他心中的嫉妒和怨恨像野草一樣瘋長。他開始處處與佛陀作對,甚至多次想要害死佛陀。
第一次,他雇傭了弓箭手埋伏在佛陀經行的路上。可是當弓箭手看到佛陀慈悲的面容時,竟然無法下手,反而跪地懺悔。
第二次,提婆達多把佛陀引到山下,然后從山頂推下巨石。巨石滾落而下,眼看就要砸中佛陀,突然裂成兩半,從佛陀身邊滾過,只有碎石片劃傷了佛陀的腳。
第三次,他放出一頭醉象,想要讓醉象踩死佛陀。那頭象發(fā)了狂一樣沖向佛陀,僧團的弟子們都驚恐萬分。可是佛陀不慌不忙,舉起右手,慈悲的光芒從掌心散發(fā)出來,那頭狂暴的醉象竟然立刻安靜下來,在佛陀面前跪了下來。
提婆達多的計劃一次次失敗,他的心更加扭曲了。他開始在僧團中制造分裂,提出了五條苦行的主張,想要吸引那些追求極端修行的僧人跟隨他。
他說:"真正的修行人應該終生住在森林中,不能住在房子里;應該只穿糞掃衣,不能接受居士供養(yǎng)的衣服;應該終生乞食,不能接受別人的邀請;應該睡在樹下,不能有任何遮蔽;應該終生不吃魚肉。"
這些主張看似清高,實則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佛陀講的是中道,不苦不樂,不走極端??墒翘崞胚_多卻用這種方式,成功地帶走了五百個僧人,另立門戶。
僧團里的弟子們都很憤怒,他們來到佛陀面前說:"世尊,提婆達多這樣做實在太過分了!他害您不成,又來分裂僧團,簡直是罪大惡極!"
可是佛陀卻異常平靜,他微笑著說:"提婆達多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成就我的功德。"
弟子們驚訝極了:"世尊,他三番五次想要害您,您怎么還這樣說?"
佛陀說:"正因為有提婆達多的考驗,才能讓世人看到忍辱的力量。正因為有他的背叛,才能顯示出僧團的團結。正因為有他的分裂,才能讓真正的正法更加清晰。他用他的方式,讓我的功德更加圓滿。"
![]()
弟子們聽了,若有所思,卻還是不太能理解。畢竟,提婆達多給佛陀帶來的痛苦和麻煩是真實存在的。
還有一個故事,更能說明這個道理。那是佛陀晚年時發(fā)生的事。
琉璃王是憍薩羅國的太子,他的母親是釋迦族的女子??墒窃诹鹆跣r候,他回到外祖父的國家——迦毗羅衛(wèi)國游玩時,不小心坐在了新建的講堂座位上。釋迦族人非常自傲,他們認為這個座位是專門為佛陀準備的,一個小孩子坐上去是褻瀆。他們不僅趕走了琉璃王,還用牛奶清洗了座位,仿佛要洗去污穢一樣。
這件事深深刺痛了年幼的琉璃王。他發(fā)誓:"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血洗釋迦族,報這一箭之仇!"
多年以后,琉璃王真的帶著大軍來攻打迦毗羅衛(wèi)國。佛陀聽說這個消息,立刻趕到兩國交界的地方。他坐在路邊一棵枯樹下,等待琉璃王的軍隊。
琉璃王看到佛陀,連忙下馬行禮:"世尊,前面有很多枝葉繁茂的大樹,您為什么要坐在這棵枯樹下呢?"
佛陀淡淡地說:"親族之蔭,勝于他樹。"
琉璃王明白了佛陀的意思——佛陀在提醒他,釋迦族是他的親族,就像這棵枯樹雖然沒有繁茂的枝葉,但對佛陀來說,它的蔭涼勝過其他任何樹。琉璃王心中一軟,下令撤軍。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琉璃王心中的怨恨又涌了上來。他再次集結軍隊,準備攻打迦毗羅衛(wèi)國。佛陀再次來到路邊,坐在枯樹下。琉璃王又退兵了。
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三次。第四次,琉璃王又來了。佛陀的弟子們說:"世尊,您再去勸勸琉璃王吧!"
可是這一次,佛陀搖搖頭,沒有去。弟子們不理解:"世尊,您前三次都去勸阻,為什么這次不去了?"
佛陀長嘆一聲:"因果成熟了。當年釋迦族人種下的因,如今到了該承受果報的時候。這是定業(yè),無法改變。"
果然,琉璃王這次攻入了迦毗羅衛(wèi)國,進行了殘酷的屠殺。釋迦族幾乎被滅族,佛陀的家族也在這場災難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神通第一。他不忍看到釋迦族被屠殺,用神通把五百個釋迦族人裝在缽里,飛到空中。可是等他落地打開缽一看,缽里的人都化成了血水。
目犍連尊者哭著來到佛陀面前:"世尊,我用神通也救不了他們,這是為什么?"
佛陀說:"業(yè)力如須彌山,神通敵不過業(yè)力。"他告訴弟子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子,村民們捕了很多魚,在村口殺魚吃肉。當時的那些村民,就是現(xiàn)在的釋迦族人;那些被殺的魚,就是現(xiàn)在的琉璃王和他的軍隊。因果循環(huán),一報還一報。
弟子們問:"那琉璃王屠殺了這么多人,他會有什么果報呢?"
佛陀說:"七天之后,琉璃王和他的軍隊會被大火燒死。"
弟子們聽到這里,心中更加疑惑了。既然這一切都是因果報應,那佛陀為什么前三次還要去勸阻琉璃王?既然最終還是無法改變結果,佛陀的慈悲又體現(xiàn)在哪里?
![]()
更讓弟子們不解的是,佛陀為什么說提婆達多是在成就他的功德?
那個三番五次想要害死他的人,那個讓僧團分裂的人。
那個讓無數弟子痛苦的人,怎么就成了善知識了?
佛陀看著弟子們困惑的表情,知道時機到了。
他開始講述一個更深層的道理,這個道理關系到每一個修行人如何看待生命中的磨難。
如何看待那些讓我們痛苦的人...